1979年,由斯琴高娃主演的电影《归心似箭》拍摄完成,可是李俊导演总觉得最后几个画面显得有点空,感觉应该加上一首抒情的歌曲,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雁南飞创作?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雁南飞创作(雁南飞亲人分离之痛的经典作品)

雁南飞创作

1979年,由斯琴高娃主演的电影《归心似箭》拍摄完成,可是李俊导演总觉得最后几个画面显得有点空,感觉应该加上一首抒情的歌曲。

李俊导演反复琢磨,想出几句词“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之后又请著名作曲家李伟才谱曲,才形成了这首《雁南飞》。

《雁南飞》虽歌词寥寥,却深情厚重,它道出了抗战年代恋人在分别时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别离之情和不得已的分别之痛。

因为大雁很守信,秋天时南飞,冬去春来时又飞回,所以自古以来大雁都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电影里,男女主人公分别时,高空中大雁飞翔而过,寓意也就不言而喻了。这世上最让人无奈的事莫过于在错的时间里遇到对的人,最让人揪心的事莫过于两人即使再相爱也要忍受别离的那一天。

由李俊填词,李伟才谱曲,原唱人是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单秀荣。

为了唱出这首歌的韵味,单秀荣拿着曲谱独自回家揣摩了好几天,还请她的丈夫做第一听众。

其实,单秀荣的丈夫可算是一位专业的老听众了,每次单秀荣接到新歌都要先唱给他听一听,这一次也不例外。

她丈夫原来也在部队工作过,他就启发单秀荣,你想一下,假设我也要为了部队的工作到很远的地方去,你会是什么心情呢?

是啊,我会是什么心情呢?单秀荣想着想着就唱出了歌词:“雁南飞……”这一飞就飞得很远,她把这个“飞”字从字头到字尾都做了处理,用以情带声的方式演唱了这首歌,录音结束后,导演非常满意。

作为配唱者,单秀荣的演唱恬淡得体,细腻而委婉,很好地贯彻了音乐配合意图。

虽然这首歌曲后来有很多人唱过,但人们都认同一点,与电影高度契合的配唱,还要数单秀荣版本;这不是先入为主,是演唱思路所决定的。

这部影片的配乐是由中央芭蕾舞团乐队完成的,指挥王若忠先生本是一名演奏员,因指挥芭蕾《红色娘子军》配乐而成名。

这首歌的旋律在整个影片中出现过三次:

第一次在片头:竖琴引出的第一次无词女高音独唱,配合着男主人公在冰天雪地跋涉的画面,显示了歌曲的诵咏风格,是对男主人公坚韧不拔气概的歌颂。

第二次在影片后半部,玉贞闻听老人们谈论自己的婚事,含羞低头,音乐出现,镜头转向红叶、泉水、天空、晚霞等绚丽多彩的自然风景,暗喻着女主人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烘托出她的心情。

第三次在片尾,是带有歌词的歌曲演唱,很好地表达了男女主人公的分别心境。歌曲吸收了东北民歌的风味,又接近现代抒情歌曲的格调,既歌颂了男主人公不屈和坚毅,也表现出对男女主人公对光明和幸福的憧憬。歌曲以情动人,旋律优美。

歌曲以情动人,旋律优美,后来有很多人唱过,比如朱逢博、刀郞等。

延伸阅读:

单秀荣,1946年出生 ,汉沽人, 中国歌剧舞剧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声乐研究学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她是新中国颁发的第一张居民身份证的获得者,被媒体誉为“中国第一公民”;她是著名歌唱家,电影《归心似箭》里那熟悉的“雁南飞,雁南飞 ,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的旋律,至今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她是原山西电力系统职工,许多山西电力人在电视上看到她都会感到非常亲切……

要说起这位“中国第一公民”单秀荣的故事,还要从中国的身份证制度如何诞生说起。

1946年,单秀荣出生在天津汉沽。在她8岁那年,因为父亲调动工作,全家由汉沽迁到了山西太原。由于部分亲属还在汉沽,所以这么多年来,她经常往来于太原和汉沽。也算是半个太原人。

1963年,单秀荣初中毕业到太原一电厂参加了工作。因为爱好唱歌,就参加了工厂的宣传队。1965年初的一次偶然机会,她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宫演出,正赶上中央音乐学院去招生,学院的老师那天正好在台下看演出。听了单秀荣的演唱,感觉她在声乐方面很有可塑性。演出刚刚结束,他们就到后台找到单秀荣,问她“你想上学吗?”“当然想上!”单秀荣脱口而出。几天之后,中央音乐学院的两位老师来到她所在的工厂,找到领导提出能不能送单秀荣去上学。领导说,为国家输送人才,当然同意。就这样,单秀荣凭着自己对音乐的爱好和理解,又有领导和朝夕相处的厂宣传队的大力支持,从初试、复试一直到三试,顺利过关。6月份文化课考试合格。8月初录取通知书就到了单秀荣的手里。其实,单秀荣虽然几次参加考试,但一直到录取通知书真的发到手里,去还是不去她还没拿定主意。当时,她的母亲不愿意让她去。她姐妹七个,只有她和父亲两人上班,她虽然刚参加工作收入不高,但在60年代,20几块钱,对九口之家也是个补贴。这个时候,她父亲的一句话决定了单秀荣今后的命运:“砸锅卖铁也要上学!”

就这样,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走进了全国最高的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这对单秀荣来说,真是太偶然了。但是接下来的学习,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她的同班同学,除了来自什么音乐附中的,就是省市级文艺团体的,而单秀荣进入音乐学院之前连钢琴都没见过。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和毅力,她就像上满了弦的钟表,紧张忙碌地充实自己,完成学习,收获果实。

由于学习成绩优秀,1969年毕业时,学校正式分配的名单还没下来,单秀荣就被提前选调到中央芭蕾舞团工作,担任独唱。后来调到了中国歌剧舞剧院。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她不辞辛苦,经常深入山区乡下进行学习采风。尽管当时的条件很艰苦,但是她都特别珍惜每一次采风的机会,像勤劳的蜜蜂一样不断吸吮着民间艺术的营养,使她的民歌演唱风格日臻完善。就这样,单秀荣凭着一股汉沽人特有的朴实、真诚和吃苦的精神,很快在演唱事业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收获着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