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盛极一时的打铜街,如今只剩三位铜匠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1)

百十年前的汉口花楼街,有一条非常有名的打铜街

打铜街出的铜活,几乎无所不能。文具、玩器、日用品、祭器等,只要木头、铁、石头或者其它别的材料能做的物件,打铜街的铜匠都能用铜打出来,且出的活无所不精。无论是脸盆、锁具、香炉……用起来顺手,看起来悦目。

那是往昔的辉煌,最近,潮妹花了一整天在花楼街走了一遭,却只找到了三位铜匠。

1

受访人:胡家全

坚守祖辈铜货铺,他可能是最后一个了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2)

在满是美食小吃的花楼街,突然遇到一位老师傅站在店铺门口,认真地看着自己的报纸,仿佛身后花楼街清晨的热闹非凡,是另一个世界。

曾三代祖传,如今却成了唯一会打铜的了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3)

胡师傅一家几代人都是打铜匠,这家名为“胡祥兴自造铜货作坊”的铜货铺,已经在花楼街开了34年了,也是武汉为数不多至今仍在打铜的店铺。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4)

“胡祥兴是我伯伯的伯伯,”十几岁就开始接触打铜的胡师傅,现在是家里唯一还会打铜的人,也可能是最后一个了。

“我屋里爷爷和父亲都是打铜的,伯伯也是。 现在家里没有人在做了,基本上就剩我还在打铜了。以后花楼街拆了,我也不做这个了。

有些打铜工具比老师傅年龄还大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5)

这间铺子里,完整地保留着打铜需要的各种工具。地上这些零散的工具,把原本只有几平方米的小店,堆得满满当当的。光锤子就有二三十把,打铜的铁砧“年龄”比胡师傅还大。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6)

▵胡师傅向我们展示铁锤上刻下的年号

最畅销的竟然是‘捂脚壶’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7)

除了日常用的锅、碗、暖手壶,铺子里还有他打的一组供器,是他打了半个月才全部完成。胡师傅自家用的一些生活品,也都是自己打的铜制品。胡师傅说,现在摆件做的很少了,烧水壶做的比较多。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8)

胡师傅说,一般都是将铜片在家里煅烧后,在店里打。一个壶要做一天半到两天,“我不能只做一个,我要做一次才划得来,一批起码要做7个,不然工时就浪费了。做完,我基本上要一个星期吧,不像流水作业那样。”

胡师傅还说,现在上好的红铜铜料纯度可达到99%,而且大小均有,不用再像从前那样反复捶打很久。但铜器的整体质量却无法与过去相比,因为打铜需要的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现在的煤,烧不出那么高的温度。胡师傅说到这些时,口气倒还算释然,“毕竟现在都不用煤了”。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9)

“一般都是捂脚壶(热水壶)卖得很俏一个水壶280块。灌水了放到被窝里面,非常环保啊,第二天早上水还是热的,还可以洗脸啊。”

“现在还有人用热水壶?”说完,我们相视大笑。胡师傅见我们笑了,连忙说,“年轻人也用啊!”末了又加上一句,“年老的人也用啊。你们年轻人喜欢买那种塑料的、橡胶的暖宝宝,那就用个几年。买这种,够你们用的撒!”

有人开网店,卖火了他的铜器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10)

我们在胡师傅的店里待了半天,也没遇到一个客户,确实印证了现在还在用铜器的人很少了。或许,现在的生意大不如从前,也是这门手艺濒临失传的重要原因吧。胡师傅说,有个姓杜的年轻人,把他的东西加工后在网上卖,生意不错。

我们联系到了那位姓杜的年轻人,为了呈现手作的价值,他在网上开了一家叫“触造TOUGE”的店,卖一些手工制品,胡师傅的铜器,只是其中一部分。

他说,“一些热衷手工制品,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人才会购买铜器。”一款黄铜盘是他网店里卖得最好的铜器,因为使用比较广泛。胡师傅是跟他最早合作的,也是武汉唯一的一位合作者。

离胡家全师傅的铜货铺大概100米左右,还有一家李记金属店经营铜货,店主李师傅打了几十年的铜,是我们此行采访的第二家。

2

受访人:李师傅

即使来钱慢,我还在坚守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11)

20岁时就开始跟着爸爸打铜的李师傅,今年已经60多岁了。提到这门手艺的传承,李师傅说,“我儿子看都不看,他觉得划不来。别的钱来的快些,这来得慢些。”

问及他自己的想法,也跟胡师傅一样,“房子拆了就做不成了,那(手艺)肯定断了,家里人各忙各的。”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12)

李师傅的铺子开在巷子口,门朝巷子里开,路过时看到的不是门头,而是墙里露出来的一堆铜器。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13)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14)

同样是只有几平米的小地方,塞满了各种铜器和工具。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15)

李师傅坐在小板凳上,看着《经视直播》。平时没生意时,这是他唯一的娱乐方式。听到我们的来由后,李师傅很自豪地说,他以前还上过电视、报纸呢。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16)

除了铜器,电焊、铝器、铁器李师傅都做。有些锅底坏了的也可以补,有时候还会修理坏掉的高压锅,有点技多不压身的意思。“以前买铜器的人多,现在基本没有了。”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17)

“不锈钢、铝制品的东西多了,而且都流水线生产了,谁还来买铜器。”李师傅说,曾经想过打造些精致的铜器收藏品,也许会有人愿意收藏,最终无奈放弃,“客人要求太高了,我们这些做铜器生活品的,达不到。”李师傅说得很坦诚。

李师傅还告诉我们,一些患有白癜风病的病人,常常是特意找到他们买铜器。因为患有白癜风的病人体内缺铜,用铜壶烧水,铜锅炒菜,可以补充体内的铜,铜器生活品,必不可少。“还有一些中药店,会买铜制的药盆碾碎药材,因为铜的稳定性好,不会氧化生锈。”

3

受访人:李师傅的弟弟

新一代的打铜匠,新生存方式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18)

李师傅的对面有间更大的店铺,是李师傅的弟弟开的。今年48岁的小李师傅,似乎是这里最年轻的打铜匠了。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19)

同样是十几岁就开始学打铜的小李师傅,理念要更先进点。除了打铜,他还适应时代,做一些电焊、不锈钢、门窗等的生意。闲暇时,他喜欢看看股票一类。

但,问及是否会让下一代能传承打铜手艺,小李师傅的回答跟前两位师傅也无差别,“他们不学”,下一代有下一代的生活方式。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20)

这间相对大很多的店子里,挂了一墙的铜器,大大小小品类多样。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21)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22)

烧水壶、火锅、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小李师傅总结得非常精辟,现在使铜器的人用都是“缺铜元素的人,再就是怀旧的人。”

武汉的花楼街为什么叫花楼街(汉口花楼街曾经的)(23)

除了店铺更大,小李师傅店里还有一些小型机械,它们似乎也从侧面彰显着,纯手工艺品的时代,已经慢慢远去。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适应当下的潮流了。

打铜街上叮叮当当的打铜声,只有作为城市记忆,偶尔从城市历史文化积淀的深处,才被人们回忆起来……而这些手艺人身上的那股精气神儿,却已经无人追寻。

有人说,让老手艺结合现代文化,二次加工后再放入市场,一定会更受青睐。但,随着这些老手艺人的消失,新生代们已经不在意这些老传统了,即使真有人有心想学,也只怕没了去处。归根结底,老手艺们,还是需要更多的媒体宣传,和更多外在力量的扶持。

没准,有天,你的小孩也会发现,原来“汤婆子”比暖宝宝更环保、更好用呢?讲真,临走的时候,我一度很想给我奶奶买个铜水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