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太清小说(顾太清才情可比)(1)

晨曦微露,斜月尚明之际。姑苏城内是一派安静祥和的景象,远处有些零零散散的声音传来,原来是街头的商铺在为开张做着准备。

此刻正是初夏时节,波光粼粼的湖岸边开遍了姹紫嫣红,细风扶着弱柳,送来暗香缕缕。窗外的画眉鸟似乎很喜欢这样舒爽的气候,一大早就练起了歌喉,扰了顾太清的清梦。顾太清瞧着天色尚早,便燃上蜡烛,翻了两页书。

顾太清出身名门,原姓西林觉罗氏,本名是西林春,满洲镶蓝旗人,祖父是清朝大学士鄂尔泰的侄子、甘肃巡抚鄂昌,可谓是家世显赫。可惜在乾隆二十年,顾太清的祖父受到了"胡中藻案"的牵连,被赐帛自尽,家产尽数充公。一个偌大的家族,由此没落。

即便家族落败,但顾太清的家人还是很重视对后辈的教育的。顾太清出生时便养在祖母膝下,三四岁起就由祖母教导习字,到了六七岁时,又请来先生教学。

家中虽不指望顾太清能像男子一样参加科考光耀门楣,但也是竭尽全力把她往大家闺秀的道路上培养。毕竟输了家世,可不能再输了才学啊!幸运的是,顾太清本就天赋异禀,而在经历了悉心的培养之后,更是才华横溢。

顾太清小说(顾太清才情可比)(2)

没有显赫家世的光芒,自然也不用承受其背后的条条框框。所以此时的家风是相当开明的,顾太清借此也就养成了潇洒随和的性格。她不必拘束于封建社会的缠足陋习,还有穿一身男装于市井游玩的机会。因此,她又比那些端庄持重的大家闺秀多了几分英气与灵动。

佳人又怎少得了才子倾慕呢?

某次聚会,顾太清结识了荣亲王永琪的孙子奕绘。一个是江南烟雨养出来的清秀佳人,一个是皇室王府走出来的翩翩少年。二人一遇自然是一见倾心,深入交谈之后更加坚定了对方是自己此生寻觅的良人。

可得知奕绘已经娶了嫡福晋之后,顾太清痛苦不已,伤情之际只好将那份朦胧的暗恋藏于内心深处。而对于顾太清这样清贵脱俗的女子,奕绘也舍不得将她卷入尔虞我诈的王府中。两个人就这样你不言、我不语的错过着。

但情之一字,总教人魂牵梦萦、忧思难忘。想到人生短短数十载,有些人错过了就是一生,饱受思念折磨的奕绘便决定主动出击了。

每每约顾太清出来,奕绘总要绞尽脑汁的想个由头,且回回都有他人作伴。毕竟男女有别,顾太清还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呢!

今儿赏花,明儿喝茶,奕绘想了许多法子,都只为了能与顾太清说上两句话。日久天长里,顾太清也渐渐被奕绘的真心打动。她这才知晓,原来奕绘和嫡福晋只是皇上赐婚,而非情投意合。这下,她才将心结放下,重新将心门打开。

爱一个人,自然舍不得她受半点委屈。因此,奕绘花了很多心思想要给顾太清一个名分。只是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顾太清一个罪臣之后如何能配得上奕绘这天潢贵胄的身份呢?

顾太清小说(顾太清才情可比)(3)

那时,他们分开了很久。正所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顾太清久久不见奕绘,心里焦急得很,于是给奕绘写了一首《江城梅花引·雨中接云姜信》,以此来慰藉心中那份思念,诗曰:

故人千里寄书来,快些开,慢些开,不知书中,安否费疑猜。

别后炎凉时序改,江南北,动离愁,自徘徊。

徘徊,徘徊,渺予怀。

天一涯,水一涯。

梦也梦也,梦不见,当日裙钗。

谁念碧云,凝伫费肠回。

明岁君归重见我,应不是,别离时,旧形骸。

相思之苦跃然于纸上,奕绘心如刀绞,他恨自己无能,迟迟不能给心爱之人一个交代。无数个深夜里,他都难以安寝。

柳暗花明尚有一村,奕绘终于想出了一个极好的法子,他求助于王府护卫顾文星,让顾太清假借顾文星之女的身份来摆脱宗人府的审查。最后,顾太清成功嫁入王府为侧福晋。

春日里同赏百花争艳,夏日里凉亭避暑,秋日里琼台赏月,冬日里踏雪寻梅。和所爱之人在一起,顾太清觉得神仙眷侣的生活莫过于此!

顾太清小说(顾太清才情可比)(4)

所以在幸福之余,顾太清文思泉涌,便有了那首《南乡子·咏瑞香》:

花气霭芳芬,翠幕重帘不染尘。

梦里真香通鼻观,氤氲。

不是婷婷倩女魂。

细蕊缀纷纷,淡粉轻脂最可人。

懒与凡葩争艳冶,清新。

赢得嘉名自冠群。

十多年的幸福时光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在奕绘多年的疼惜与爱护下,岁月对顾太清也颇为仁慈,她的容颜与当年相比别无二致。顾太清这才发现只羡鸳鸯不羡仙不是傻话,而是这世间确实有比成仙更美好的事情。

奈何人有旦夕祸福,奕绘不过四十岁,就被重病夺去了生命。痛失所爱,顾太清日日以泪洗面。她望着这王府中的每一个角落,似乎都有奕绘的影子,耳边仿佛还能听见奕绘的声音。好端端的一个美人,没过几日,便玉减香消。相思成疾,大抵就是这个模样吧!

在王府中唯一的依靠没了,几个子女又尚且年幼,顾太清的日子非常难过。因为承袭爵位的长子载钧痛恨顾太清已久,觉得她是夺走父亲宠爱的毒妇,所以苛待顾太清母子,并一直在暗中寻找扳倒顾太清的机会。

顾太清小说(顾太清才情可比)(5)

奕绘死后的第二年,顾太清因不喜风流文人陈文述的做派,写过一首诗,得罪了陈文述,诗曰:

含沙小技大冷成,野骛安知澡雪鸿;

绮语永沉黑暗狱,庸夫空望上清宫。

碧城行列休添我,人海从来鄙此公;

任尔乱言成一笑,浮云不碍日头红。

陈文述本就心胸狭隘,又怎会放过顾太清呢?这时恰逢顾太清的诗友龚自珍写下一首《己亥杂诗》:

空山徒倚倦游身,梦见城西阆苑春;

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

单看这诗,倒是没什么,但偏偏这诗的末尾处还有一句小注“忆宣武门内太平湖之丁香花”,而太平湖畔恰巧离王府不远。陈文述见此就动了歹念,他凭借这些微薄的证据大肆宣扬顾太清与龚自珍的绯闻。面对这样的谣言,顾太清觉得很是荒谬,她相信谣言止于智者,便没有理会。

而陈文述不达目的又岂会罢休?他煞费苦心的琢磨着龚自珍的《桂殿秋》:

明月外,净红尘,蓬莱幽谧四无邻;

九霄一脉银河水,流过红墙不见人。

惊觉后,月华浓,天风已度五更钟;

此生欲问光明殿,知隔朱扃几万重。

明明只是一阙记梦词,陈文述却无中生有,将其曲解为龚自珍对顾太清的思念。这回,顾太清不守妇道的罪名算是落实了。载钧本就对顾太清不满,如今出了这样的丑事,他立刻就将顾太清母子逐出了王府。

一夕之间,跌落云端。顾太清不是没有想过随奕绘共赴黄泉,只是她实在放心不下她的孩子们。伤心之余,她将泪水融入诗词,寄托一份愁绪:

陋巷数椽屋,何异空谷情;

呜呜儿女啼,哀哀摇心旌。

几欲殉泉下,此身不敢轻;

贱妾岂自惜,为君教儿成。

食不能果腹,居所不能遮风避雨,想要生存下去着实太难。若不是有信念支撑,她又如何能担得起这份艰难呢?

顾太清小说(顾太清才情可比)(6)

善恶在人心中,也在苍天眼中。日子一天天流逝,一晃眼,顾太清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出头之日。

这一年,载钧离世,膝下无子嗣继位,顾太清的孙子顺理成章的承袭了爵位。一别多年,顾太清终于回到了这个满载她与奕绘所有美好回忆的王府,也开启了她人生的新篇章。

晚年时候,她以“云槎外史”为道号,写下了小说《红楼梦影》,赢得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的盛名。而因为文采斐然、才满天下,八旗也曾给予她“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顾太清)”的高度评价。

半生的起落,无尽的风雨,成就了一个格局更大的顾太清。命运多舛又怎样?顾太清这一生见识过最高处的繁华,也经历过最低谷的落魄,又何惧这些起落无常呢?

作者:西柚,一直都喜欢诗词文化,愿将一切情思都付诸笔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