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简称“冀”,与河南省相对应,河北省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名。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河北地处中原地区,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称,是英雄辈出的地方。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下辖11个地级市。其中,就故城县来说,人口超50万,隶属于地级衡水市。故城县地处河北、山东两省的交界处,拥有700多年的建制历史。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故城县的历史吧。

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县区(河北省一个县人口超50万)(1)

首先,故城县隶属于河北省地级衡水市。在地理位置上,故城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京杭大运河西畔,西北距省会石家庄150公里,东与山东省武城县及德州市隔卫运河相望,也即地处河北、山东两省的交界处。就故城县的历史来说,春秋时期,该地区成为晋国的疆域。在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晋国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到了战国时期,魏赵韩三家分晋,今河北省故城县一带成为赵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衡水市故城县一带属巨鹿郡厝县。西汉时期,故城县南半部属冀州刺史部清河郡东阳县、复阳县、东武城县。北半部属信都郡广川县、历县。

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县区(河北省一个县人口超50万)(2)

东汉时期,今故城县的建制基本沿袭西汉制。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故城县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彼时,该地区分属冀州清河郡东武城县、渤海郡广川县。西晋时,今故城县一带分冀州清河郡武城县、渤海郡广川县。北魏时,该地区南部属相州清河郡武城县,北部属冀州长乐郡广川县;北齐时,武城县、广川县分别省入丘县、枣强县。南宋时期,今故城县一带南部属大名府路恩州武城县,北部属大名府路恩州历亭县。那么,问题来了,故城县是什么时候建县的呢?对此,根据史料的记载,公元1264年,元朝正式在该地区设立故城县,县治所设于漳南“故城”,故城名故城县。

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县区(河北省一个县人口超50万)(3)

最后,不过,在元朝时期,不久之后废故城县为故城镇。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恢复了故城县的建制,今故城县一带南部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东昌府武城县,北部属北直隶省河间府景州故城县。清朝时期,今故城县一带的疆域依然分属武城县、故城县。1913年,该地区南部属山东省济西道武城县,北部属直隶省渤海道故城县。1964年,以运河为界,将山东省武城县运河西部地域划归故城县,同时将原属故城县运河南部地域划归山东省武城县,至此故城县的区域固定。截至2018年底,作为河北省衡水市的下辖县,故城县总面积达94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53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