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不过在时下的一些年轻人看来,天堂或许还有另外的模样——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你或许能收获前半生单位时间内最集中的赞美。一群素不相识的人舌灿莲花,唯一的目的,就为了夸你。夸你的脸、你的名、甚至你发言时用的表情包和标点符号。

这不是宗教仪式,也非什么粉丝见面会现场,而是正在大火的夸夸群。进群就夸,夸完就踢,在这里,你不用假装谦虚或是“红着脸躲避”,只需心安理得体验三五分钟的“天堂之旅”。

这也许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也是最无聊的地方,是激情、快感、无聊、生意大融合开出的魔幻之花。

大概率是朵昙花。

“夸夸”起源:年轻人需要的宣泄出口

“是来采访创业项目还是夸夸群呢?” 被认为是“夸夸群”创始人物之一的郝西哲,对找上门来的记者早已司空见惯,“不急,慢慢来。”他说。

成为复旦夸夸群元老级人物之前,郝西哲一直在一个由复旦校友组成的“哈哈群”里潜伏着。在这个只能发段子和“哈哈哈”的群里,一年来,大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交流。

直到 今年 3 月 1 号,夸夸群的二维码在哈哈群中出现,大家压抑了许久的交流欲望也随之爆发。郝西哲在知乎上记录,第一次奠定夸夸群画风的对话来源于网友”Vivian_WQin”的一句“我想被夸。”随后,网友们便脑路清奇的从头像、姓名、发言风格甚至标点符号进行夸赞,自此以后,夸夸群席卷各大高校,很快占据年轻人的微信聊天页面。

不到 12 小时,第一个“复旦夸夸群”便到达了 500 人上限。郝西哲是 1 群的第 9 位成员,2 群的第 7 位成员,3 群的第 6 位成员,随后也成为多个复旦夸夸群的群主。

“每个人都会遇到烦心事,不会每次都可以去找爸妈或者朋友倾诉,在夸夸群里讲不管是烦心事还是开心事,都会得到正面的反馈。被夸的人开心,夸人的人也开心,就是一件很正能量的事情。大家宣泄的方式不一样,年轻人宣泄的方式可能就是在聊天或者社交中化解了。”郝西哲谈到初衷时说。

即便现在夸夸群里的夸人手段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在他看来,夸人也是有讲究的,并非毫无目的一通赞美,也不是复制粘贴,好的赞美需要用心去发现一个人的闪光点,用常人注意不到的角度来阐释赞美,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此,对于在群里尬吹或者毫无营养的发言者,郝西哲也会定期清理。“有人会发个早饭的图片求夸,也没有什么亮点,有人不会夸,就说你还有钱买手机发消息,这样就没什么意思了。

夸人无数之后,有些人在说说笑笑中淡忘了,也有些人让人印象深刻。郝西哲清楚的记得有位创业者在群里留下了一长段文字,讲述自己创业一年来的艰辛,与合伙人不合,融资受阻,运营不利等等。“当时群里很多人都来安慰他,鼓励他,我也知道这些安慰可能不会让他的状况180度大转弯,但起码能给他的心灵带来些温暖和善意,能鼓励他继续走下去。”

如今的夸夸群规模早已超出高校范畴,很多年轻人深陷在求夸和夸人漩涡中乐此不疲,甚至淘宝上也有上百家提供专业夸人服务。郝西哲对于现在爆火的程度并不意外,因为一开始,“几乎一个人身边就有 60 个人想进夸夸群”。郝西哲手里有好几个优质的“高校夸夸群”,但从没想过变现,“别人想搞商业变现,就让他们搞去吧。”

进群就夸,夸完就踢,按时计费的“上帝待遇”

夸人之风吹起之后,各地纷纷揭竿而起,很多人找门路加入各式各样的夸夸群或者自己建群,金子就是一个。

金子是早期豆瓣玩家,在豆瓣听说过夸人的小组,之后在微博看到夸夸群居然上了热搜,便想来建一个夸夸群来玩,一开始只是身边的朋友,不到一周时间便运营了两个三百人左右的夸夸群。“谁都可以拉人,感兴趣的就可以进,所以人还是聚集的挺快的。”金子说。

“禁止广告、撩人、闲聊。”金子对于夸夸群的管理也比较随意,群规只有三个禁止。万物皆可夸,群里发言的一般句式是:我今天做了一件什么事,末尾加一句,求夸,这件事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倒霉事。“ 群里很多人都很有才华,可以夸的天花乱坠,语出惊人。”金子对于现在群里状态很满意,她自己平时工作不算清闲,偶尔窥屏,开心一下。“以前在微博上看到的都是喜欢喷人的键盘侠,现在看到夸夸群的网友都很正能量,很善良,也会觉得生活挺美好。”

金子对于收费的夸夸群不能理解:“毕竟都是陌生网友,本来是一个正能量的群体,牵扯到金钱肯定会变味的。”

郭全却不这么想。“免费是不可能的,大家(夸手)都蛮辛苦的,谁会闲着乐意一直去夸你呀。”还在南京读大三的郭全,在淘宝上有一家店铺,专卖夸夸群服务,手下有两个接单的夸夸群,销量在淘宝上前几名,标价 30 元 3 分钟,40 元 4 分钟,50 元 5 分钟。

在购买服务后,会通过微信发给你一个简单的信息收集,比如昵称、年龄、职业、兴趣爱好、夸的方向等。排队等候后会被拉到一个虚位以待的群里,群名都可以改成以你名字命名的粉丝群。群内夸手会根据你之前的信息,从各种角度来吹捧夸赞你,再加上适当土味情话,复制粘贴的万能句式,直到把你夸到天花乱坠,飘飘欲仙。

一开始是欢迎词:“欢迎小仙女的到来”“小仙女的降临让我们群蓬荜生辉!”“欢迎男神”……接下来就是铺天盖地的甜言蜜语,从职业、性格、兴趣爱好到每一个夸手们能想到的角度……在这五分钟里,你会得到一群完全陌生的人无所不用其极的赞美。五分钟结束后,“我们要收摊了”意味着甜蜜的时光结束,群主会将你踢出群聊,迎接下一个“上帝”。

夸夸群宗旨(起底夸夸群满嘴)(1)

“大部分是学生,还有律师之类的其他行业”郭全介绍他们群里的夸手,一开始都是身边的同学一起做,后来人越来越多了,也有买过被夸服务想要留下来做夸手的,慢慢逐渐成为两批一百人左右的“专业夸手群”。每天业务结束之后,群主根据单数结算,每单夸手提成两块钱。

“一开始都是贴钱在做的,我不缺钱,做这个只是为了好玩。”小郭说道。大学的空余时间太多,总得找点乐子来做。想做多久呢?“没想到做起来这么累,我也想过不做了,但是群里很多人不想散没办法。不过应该也没多久,大家就会觉得不新鲜了,到时候我就可以卸任啦。”郭全笑嘻嘻地说。

可能是因为清华北大的神仙打架,夸夸群的热度只增不减。小郭这几天的业务猛增了起来,他一会在一群里喊“大家嗨起来”,一会又到二群求救“快!一部分人分流到一群”,忙到没有时间吃饭。

在记者观察中看来,付费夸夸群已经不是单纯的来满足自己被吹捧的欲望,大部分都是买来送朋友或者家人,有人买来送闺蜜想让大家给她减轻工作压力,有人买来送哥哥让大家一起来送生日祝福,有人买来表白……

“我们群撮合了好几对呢,不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顾客买给患抑郁症的姑娘,姑娘在离开我们群的时候说,两年了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郭全说。

上瘾的夸手和“体验一次就够”的买家

“夸人挺爽的,我都感觉停不下来了。”短短几天,身兼数个夸夸群夸手黄冬已经从一个菜鸟迅速成为老手。在几天前,黄冬看到有新闻报道夸夸群,自觉自己有夸人的天赋,也因为平时工作非常清闲,便从淘宝、咸鱼上找到夸夸群然后毛遂自荐。

经过他契而不舍的追寻,几位群主同意他进入特定的夸夸群成为一名兼职夸手,似乎没有什么门槛或面试,成为兼职夸手比他想的还要简单。群主在接任务之后,都会公布被夸人的性别、年龄和要夸的方向,他只需要借题发挥一下,再套用几个模版就能完成任务,这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份轻松又有趣的兼职。

3 月 19 日这一天应该是黄冬接单最多的一天,几个群加起来夸了 50 多个人,大概能收入 100 多元,每个人夸三到五分钟来算的话,他花费在夸夸群上的精力超过三个小时。“我来做夸手兼职,不是为了挣钱,打发时间吧,要不然太无聊了。而且,夸人会上瘾的!别人开心自己也觉得开心,还能多少有钱挣就很爽”黄冬说完,又去夸夸群里打了一个象征着可以“接客”的“1”。有时候也很不想夸,比如说长得并不好看还要夸美,对黄冬来说有点痛苦,这样的单他就会宁愿不说话也不挣钱。

25 岁的小芒在下班的路上因为跟男朋友抱怨了一句“今天工作好辛苦哦”,然后就被男朋友拖进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群”。一开始进群,铺天盖地的“仙女”“女神”称呼向她袭来时,她还是被群里莫名的热情吓“懵了”。

后来才了解到自己是进了传说中的“夸夸群”,在群里听到大家无所不用其极的语言来夸赞自己的时候,她后来描述说:“很意外,很热情,虽然没有很真诚,但是还是挺搞笑的,心情会变好。”小芒还会在群里很有礼貌的感谢大家。在被移出群后,她也有自己的疑问:“群里真的都是真人么?不会有机器人么?有一些话一看就是复制粘贴的,还有人还在夸上一个客人。”

“新奇大于开心”小芒总结,“体验一次就够了,我以后也可能买给我的朋友,比如过生日之类的。”不过,当得知这次五分钟的体验收费 50 元的时候,她还是感叹:贵了。

在动点科技此次的采访中,无论是夸夸群主还是夸手或者顾客,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识:“大家都是图个新鲜罢了。”即使付费形式的夸夸群诞生了,它也不会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但几乎在所有参与或者正在组织夸夸群的人眼中,夸夸群就算只是互联网文化裹挟中的一阵风,也是希望是能够带来温暖的春风。

“大城市中抑郁的年轻人太多了,夸夸群对我来时就像是一个天使般的存在。”金子最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