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代威是海军“蛟龙突击队”的一名副班长。入伍5年来,他先后参加中俄海军联演、海空军交叉跳伞集训比武等重大演训任务,是战友眼中的“尖兵一号”。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蛟龙突击队最新情况(蛟龙突击队地狱周)(1)

“蛟龙突击队”队员代威

特别有种的兵

■翟思宇 曹可轩

蛟龙突击队最新情况(蛟龙突击队地狱周)(2)

代威

“小心!抓紧我别松手!”眼看队友要被甩出,掉入冲锋舟和可疑船舶的夹缝里,代威闪电般徒手把他从死亡线拉了回来。付出的代价是右手肘骨折。

“有事没?”“哪能有事!别说一个,就是俩儿我也能给拽上来!”面对队友的关心,他丝毫没有“暴露”伤势。接下来几个月,他依旧坚持警戒巡逻。护航任务结束后,他才在身体复检时被发现伤情。

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代威的右臂撕裂韧带已经畸形愈合。那片碎骨成了他身体里的一枚勋章。

代威是海军“蛟龙突击队”的一名副班长。入伍5年来,他先后参加中俄海军联演、海空军交叉跳伞集训比武等重大演训任务,是战友眼中的“尖兵一号”。

“特种兵,要特种不要孬种!”这是代威对特种兵的解读。

“尖兵—2015”集训,是他特战生涯的分水岭。残酷、血腥、贴近实战是集训的标签。瓦斯熏、泥潭泡、丛林钻,睡眠不足3小时……这样的日子,他坚持了3个月,一次次用行动诠释着“特种”的含义。

“呜……”凌晨两点,尖锐的警报声划破了静谧的夜,几枚瓦斯弹随之飞入帐篷内,顿时一片混乱。有人开始捶胸,有人爬到了帐篷门边,却被狠狠踹了回来。

半小时后,扩音器传来:“全员全装,紧急集合!”站在集合队列中,代威染血的脸格外醒目,他左脸被瓦斯弹炸伤了。

“有没有需要救治的,打报告!”5人相继下去。“那个流血的,你也出列!”教官扫视的目光落到代威身上。“我行,没问题!”就这样,他被赶入了泥潭,直到次日第一抹阳光从山间露出才上岸。这段时间里,“我是特种兵,是特别有种的兵,绝不认输!”被他念了无数遍。

一个月后迎来了“地狱周”训练。他和战友们要在五天五夜的时间里,不间断承受超强度的体能训练和心理磨炼。

凌晨3点,寒风瑟瑟。睡梦中的代威和战友们突然被教官喊醒、赶入海里。他们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牙齿不停“打架”,双手不自觉地抱在了胸前,身子渐渐蜷缩……本想就这样硬撑过去,可谁料到教官又让他们上岸,站在海滩上“沐浴”刺骨的海风。

湿透的衣服毫不留情地带走他身上不多的热量,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冻晕,倒在了地上。

此时的代威全身发抖、双目眩晕,眼皮不自觉地想要合上,大脑也渐渐空白……紧要关头,脑海中残存的一丝清醒告诉他:我是“蛟龙”,绝不认输!

他牙齿狠狠地咬在了下嘴唇上。顿时,一股咸涩的滋味涌入嘴中,疼痛感让他重新打起了精神。就这样,晕了咬、咬了醒。训练结束时,他的嘴上留下一道深深的伤口。

这五天五夜中,代威又累又乏,有时甚至在跑步时大脑都处于迷迷糊糊的状态。一次他上厕所时睡着了,时间不到2分钟,就被教官发现,罚了500个俯卧撑。

“地狱周”的最后一天,从凌晨开始代威就被爬泥坑、拖舟艇等课目“折腾”着,一直到下午4点滴水未进。训练快结束时,教官把饥肠辘辘、疲惫不堪的他赶到水沟里,扔进去一个面包,然后就不断往沟里扔炸药。面包炸个稀烂,只能捧着吃,他却感觉特别香……

集训结束时,代威总评成绩第一,获评“蛟龙突击队”最高荣誉:尖兵一号。

“特种兵特种兵,你不特种还当啥兵。”这几天,代威又要参加“魔鬼特训营”,他渴望和对手来一场硬碰硬的对抗。

心声

时刻准备上战场

■代 威

经得了磨难、受得了痛苦、熬得过寂寞,才能成为战场上真正的强者。

特战女兵徐晓林

挑战无停滞

▇陆 超 陈 霖

蛟龙突击队最新情况(蛟龙突击队地狱周)(3)

天空骤然飘起雪花,冷风让参赛队员噎了一口寒气,速度明显减缓。

只听一声大吼,赛场上唯一的女兵奔跑速度不减反增,逐渐超越男兵进入3000米越野的第一波次中角逐。风雪交加不仅让视线变得模糊,脚下的跑道也变得更加湿滑。女兵巧妙地控制着身体重心,犹如猎豹般稳健又迅速地奔跑。

很快,赛程进入到最后一圈。暂列第三的男兵几次试图超越她均未成功,场下蒸腾起欢呼的热气……

这位女兵何许人也,竟在高手如云的男兵中名列前茅?

她就是第71集团军某特战旅女子特战班下士徐晓林。

说来也怪,一名不起眼的女兵居然有这样的本事,这一切源于她最爱向那些别人看来无法完成的极限发起挑战。

4年前,18岁的徐晓林迎来梦想花开,参军入伍,走进了特战旅。穿上特战迷彩的徐晓林显得格外精神。

说起向极限叫板,徐晓林新兵时就有这样的潜质。

“挑战失败,下一位。”女兵第一次挑战20米踩绳上,两名女士官接连尝试失败后,一时无人敢上前。

“报告,我来!”徐晓林踢步向前,手握主绳纵身攀爬。

“新兵?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队伍中,有人默默私语。

绳索摇晃、技巧不足,还未过半徐晓林手脚渐渐无力,如蚯蚓蠕动般向上爬,大家原以为她会打报告下来,没想到她紧紧抱住主绳,调整后继续向上,尽管耗时13分钟,但她如愿拍响了终点的铃铛。

“当接近身体极限时,靠的只有意志,能做的就是奋力拼搏。”徐晓林说。

去年,听说旅里要组织猎人集训,徐晓林主动 “请缨”。

“女兵参加猎人集训,凤毛麟角。”面对徐晓林的请求,连长潜正有些担心。

可徐晓林嘴一噘,当即立下军令状:“不拿名次不罢休。”

豪言易说,本事难练。集训中,她每天清晨5公里雷打不动,在战友早上的酣睡中,徐晓林从“软妹子”渐渐跑成“铁脚板”。只要一休息,她就跟着教员了解武器常识、特种技术;晚上点名后,铆在操场跑圈数,一身汗水却激情不减。

“女兵差不多就行了,折腾个什么劲?”集训的男队友很不解。

没想到这句话把徐晓林激怒了,她双眼冒火撂下狠话:“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这天晨光刺破云朵,霍然照亮了沉寂的山谷,一个瘦长微晃的身影由远及近。一场50公里高强度综合演练正火热进行。10多个小时后,徐晓林明显感到身体瑟瑟发抖,体力已经透支。

“就剩一半的队员,你下来不丢脸。”教员劝她退出。

“这时候退出跟上战场当逃兵有何区别!”徐晓林犟起来谁也拦不住。她毫不犹豫地挥起拳头砸向自己的脸庞,用牙齿咬小臂给自己“提神”,为冲刺作奋力一击。

8公里丛林越野、陌生地域目标引导、连续跳入2米多深的“蚂蚁洞”……傍晚,演练进入最后一个课目:20米低姿匍匐。看着以往异常简单的课目,此时的徐晓林感觉头皮发麻,额头上细微的冷汗逐渐凝聚成豆大的水珠。

“拼了!”徐晓林心里默念。

“脚跟发力,手脚如发动机般运转……”凭着这股钢铁般的意志,徐晓林仅用了40多秒完成了课目,成为了为数不多完成演练的队员。

“战场上,风雪不会对谁变得温柔。即使超越身体极限,咬牙也要战斗到最后。”站在终点线上,徐晓林话锋如刀,目光如刃。

(图片摄影:宋湘武)

心声

战胜自己方称雄

▇徐晓林

很多时候,你不逼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年轻有梦就去闯,挑战无极限。

军械员王秀芬

痴迷的魅力

■宋海军 王翔明

蛟龙突击队最新情况(蛟龙突击队地狱周)(4)

“咔咔——”拉枪栓,关保险,放入枪械柜,动作干脆利落。

就在刚刚,一名新战士在保养这把95式自动步枪时,把它拆解得七零八落,上油擦拭过后又没有按照顺序摆放,要组装了才发现脑袋突然“卡壳”。

“班长,这该怎么组装呀?”新战士无奈地看向身旁的女下士。

“你看好了!”女下士拿起枪管,双手飞快,三下五除二就把枪组装完毕。

她叫王秀芬,是火箭军某团保障队的一名军械员。1米65的个头,齐耳短发、眉目清秀……人如其名,秀外慧中,芬芳隽丽。

可“萌妹子”却不爱红妆偏爱刀枪。王秀芬对枪支有着天生的痴迷,小时候,就跟小伙伴们拿着玩具枪演“警匪片”。王秀芬善于设伏,每每战罢,她最得意的就是缴获了各式各样的枪支。

但接触真枪那天,王秀芬反倒出了糗。入伍后第一次打靶,她竟吃了个“鸭蛋”。

靶场,枪声四起,巨大声响让站在待定区的王秀芬心跳加速。

“卧姿装子弹!”“打开保险!”“前方100米胸环靶,瞄准射击!”

“砰——”指挥员刚下达完口令,有人就击发了。王秀芬顿时脑袋嗡嗡作响,身体僵硬,她机械地扣下扳机……

“7号靶,脱靶!”王秀芬从对讲机里依稀听到报靶员声音,“那一刻,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也是从那天起,王秀芬跟枪支死磕上了,一有时间就研究学习枪械知识。去年9月,保障队文书兼军械员退伍,王秀芬毛遂自荐军械管理员岗位。

“枪械管理是个心细活,女兵应该适合。”当上军械管理员后,王秀芬从最基本理论知识开始,反复背记掌握枪械性能和构造。利用枪械保养机会,王秀芬对各式枪支进行分解组合。

经过一番努力,王秀芬熟知枪械存放保管、温湿度调节要求,熟练掌握枪号枪型记录、零件检查修理、库室整理清理以及出入使用登记,她甚至把各种枪名改成贯口。

“今天,我给大家来一段《报枪名》:手枪、步枪、冲锋枪、轻机枪、重机枪、霰弹枪、狙击枪、电击枪、火焰喷射枪……”听得大家连连叫好。

天天跟冷冰冰的枪械打交道,也让王秀芬的双手粗糙了不少。一次次拆卸组装枪托、枪管、准星、复进簧等零部件,手上沾满了机油,手指划出了口子,手掌磨出了茧子。

“你瞧瞧她手上缠着的胶布,手掌长的老茧,就知道她有多痴迷枪支。”保障队队长严易华说起前不久团里的军械员比武,忍不住直夸。凑近细看,发黑的胶布上还渗着血渍。

那次比武考核,王秀芬成了一匹场上“黑马”。

“开始!”裁判员话音刚落,就听现场咔咔声四起,近20名参赛选手围成一圈,正对桌上的95式自动步枪进行分解组合。

“报告完毕!”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正是参赛唯一女兵王秀芬。

裁判员掐表读秒:“30秒!动作到位,第3个完成分解组合。”

从靶场吃“鸭蛋”,到赛场拿名次,王秀芬可谓百炼成钢。如今,她已是团军械员队伍中的佼佼者。前不久团组织野外驻训演练,她被点将加入演练枪械保障组。在反“敌特”袭扰演习中,万分紧急关头,一名战友携带的手枪击锤突然卡死,王秀芬火速赶到,仅用2秒就让击锤复位,帮助该战友成功“击毙”2名“敌特”。

(图片摄影:叶 涛)

心声

成功就在战位

■王秀芬

有一种魅力叫痴迷,当你痴迷于你的战位、你的事业,那么成功也就在向你招手了。

侦察班长燕泽斌

猎鹰之眼

■杨 磊 靳赞赞

蛟龙突击队最新情况(蛟龙突击队地狱周)(5)

西北戈壁风卷冷雨,蓝军阵地远远地笼罩在灰蒙蒙的雾霭中。

“班长,这种天气蓝军的阵地根本观测不到,要不咱们撤吧?”浑身打颤的中士魏洋小声说道。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侦察班长燕泽斌。气温骤降至零下,他们已潜伏几十个小时,干粮所剩无几,指挥所却迟迟没有下达撤退命令。

“任务没有完成决不撤退!”燕泽斌扭过头来,一字剑眉下猎鹰般冷峻的目光格外坚毅。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坚决得不容置疑。

一阵风吹来,燕泽斌也不禁打了个寒噤,他裹紧身上湿冷的单衣,揉了揉干涩生疼的眼角,查看北斗终端,刚发出的信息仍没有回复。这个16年兵龄的老侦察,面色愈发凝重,多年前一段往事浮现眼前。

这年8月西北某戈壁滩,地表温度直逼50℃。侦察兵比武最后一个项目,15公里武装越野正在进行。燕泽斌艰难地迈着步子,头部的血管嘣嘣直跳,脚底也像着了火一样。距离终点不到几十米,他突然双眼晕眩,一头摔倒在地。

“醒醒!”在战友的呼喊声中,躺在担架上的燕泽斌渐渐恢复了意识。他挣扎着想要站起来,几次尝试却提不起半点儿力气。他定了定神,发现就倒在距终点不远处。那是燕泽斌比武首秀,却最终因体力不支、经验不足折戟而终。

天擦黑,燕泽斌内心弥漫着一股焦灼的情绪,“越是艰难的时刻,越离胜利不远!”

只听“嘟嘟——”几声,燕泽斌缓过神来,与指挥所失联近20小时后,北斗终端的页面终于再次闪烁:任务不变,继续潜伏!只是寥寥数字,燕泽斌悬着的心总算着了地。

翌日清晨,潜伏进入第四天,红蓝双方战斗进入胶着状态。红军指挥帐内,侦察营长白鹏宇踱来踱去,额头的皱纹拧作一团:“告诉燕泽斌,一个小时内找不到蓝军预备队,就不要回来了!”

燕泽斌深知营长是个急脾气,他也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预备队近在眼前,可测距仪电量耗尽,坐标难以获取。

“班长,我跑得快,要不我拿回去充电再回来!”上等兵陈帅的建议让燕泽斌有些心动,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很可能就此贻误战机。紧急关头,他决定冒险用方向盘手动定位。

燕泽斌先用北斗手持机测出站立坐标,尔后用方向盘找到瞄准点、转动并读数。一阵写写画画后,蓝军预备队的坐标及时传回了指挥所。

开战不到5分钟,蓝军预备队就冒起了蓝烟,出局!燕泽斌顾不上欢喜,率领队员迅速转移阵地,继续侦测蓝军目标。随着一个个坐标信息传回后方,战局很快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傍晚时分,硝烟散尽。撤退的命令传来,燕泽斌和队员们欣喜不已。

然而,回撤之路并不顺利。 蓝军在关键路口设卡布哨,整个防御区域壁垒森严,想要全身而退,谈何容易。

燕泽斌拿出地图,思虑再三,沿着山势确定了最近的突围路线。他背起重达70斤的测距仪,率先走在最前面。疲劳和饥饿透支着每名队员的身体极限。连续4小时,燕泽斌带着队员深一脚、浅一脚地翻过8座山头,绕行10余公里,终于在古长城的西向冲出突围。

5天4夜,侦察重要目标信息45个,战友们纷纷为燕泽斌点赞,“猎鹰之眼”的雅号也从此不胫而走。

(图片摄影:马振平)

心声

任务重于生命

■燕泽斌

在我们侦察兵的字典里,任务重于生命,使命高于一切。不论多艰难,都坚决完成。

蛟龙突击队最新情况(蛟龙突击队地狱周)(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