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人的特点,在福建并不显著,但在国内却是特立独行,特别是一开口便暴露了。然而这还不是闽南人的专利,真正的闽南人大隐隐于市,司空见惯的每一个习惯,都可能成为国人眼中闽南人的特点,不信的话,你接着看下去。

天下之大,闽南人以四海为家,一出门就只自称福建人,这确实是源自对福建说不清的爱意,以至于让人误会福建话就是闽南语,福建人就是闽南人。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圭海君博采众长,特意挑了几个闽南人无意中的标签,算是识别闽南人和其他福建人的差异。

以下,总有几项你是认可的:

一、对“虾米”情有独钟

前阵子,在抖音上风行着一首闽南语歌曲,那小歌词是这么唱着的“恭虾米,我亲像,天顶的仙女...”,无独有偶,闽南人对“虾米”也是有着偏执的爱,有事没事就要“公虾米”、“做虾米”,吃吃喝喝自然也要有虾米,比如猫仔粥、沙茶面、面线糊,虾米也是跑不掉的。所以说,闽南人对“虾米”是真爱。但有时候,虾米也会长大,长大之后就变成了“三小”,“做虾米”收到的是对方的微笑,“做三小”可能会是板砖,反正都是火辣辣的体验。

九十年代闽南习俗(来自福建的塞林木)(1)

图/晋江红烧牛肉,能和虾米PK的大概只有晋江的牛肉吧

二、“爱拼才会赢”,会唱,但不爱唱

都说闽南人爱拼才会赢,这是实在话,或许因为如此,闽南语歌“爱拼才会赢”成了闽南人标志性的代号,也跟着风行大半个中国。很多人以为这首歌是闽南人的挚爱,每次点歌时,但凡有闽南人出现,一定会有三五好友帮忙点歌。作为闽南人实在好为难,只好硬着头皮唱咯,要是不巧,不会唱,恐怕连闽南人的身份都要被质疑。其实,闽南人,应该有大半人不爱唱“爱拼才会赢”的好吧,我们更喜欢“男人情女人心”还有翁立友的坚持,再不济,一只小雨伞也可以的。

九十年代闽南习俗(来自福建的塞林木)(2)

图/龙海埭尾,闽南人最爱功夫茶

三、人间冷暖,都要来句“冷凉卡好”

闽南语圈,有个响当当的娱乐大佬,堪称天王,那便是台湾的猪哥亮,很长一段时间他因欠债太多跑了路,直到前几年,被狗仔发现,在大家的呼声中终于复出,而一复出,便带来一个经典的广告,那便是灿坤空调的“冷凉卡好”,是的空调质量好,要冷要凉刚刚好,闽南人也爱讲,“冷凉卡好”。似乎有的漳州人,对冷凉挺感冒的,于是他们换了个方式,用“柴刀”来体验温度,也算是一种别样的创造。

九十年代闽南习俗(来自福建的塞林木)(3)

图/漳州中山公园,福建山美水美,绿化率几十年来蝉联中国第一

四、喜欢“问候”别人的家人,出口成“脏”

对应刚才的“冷凉卡好”,闽南人的出口成“脏”,想必也不算特点,因为在全国,应该都是一样的,只是,闽南人的口头禅就是这么几句,常常问候别人的家人,特别是家中女人,实在很不雅。特别是闽南不同地方,称法也不同,比如戈壁神木“塞林木”,草原畜牧“赶羚羊”,风吹山林“草枝摆”,手工艺品“破残杯”,以及空调的“冷凉卡好”。

呃,以上来自吴宗宪我猜我猜我猜猜节目的一首诗,大家不要对号入座为好。

九十年代闽南习俗(来自福建的塞林木)(4)

图/闽南大厝,闽南人的目标:赚大钱,起大厝,娶水某

五、“淫祀”至极,各种各样的神灵无数

要说,全国各地哪个地方最迷(you)信(ai),哪个地方最开放,我想,闽南称第二,大概没几个敢列第一的。不用说三清大帝、菩萨、如来以及土地公公这些全国性的佛道主角,就单单淝水之战的谢安、蜀汉刘关张、西游的齐天大圣和通天大圣、医者孙思邈等等历史人物就足够我们研究一番了,更何况还有本土的保生大帝、妈祖、清水祖师、三平祖师、朱池李三姓王爷、开漳圣王等,真是五花八门、各种人物、动物以及静物都能被闽南人搬上供桌,如老虎、石头、野鬼、蛇等。

九十年代闽南习俗(来自福建的塞林木)(5)

图/南普陀寺

六、听不懂的星期和时间表示法,完全不知所云

闽南人是最早接触西方国家的中国人,是中国海洋文明的先驱与代表,因此在西方的事物开始全国风行前,闽南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表示方法,比如星期,闽南人称之为“礼拜”,因为外国人周日要做礼拜,所以闽南人称周日为“礼拜”,周一到周六依次称为“拜一、拜二...拜六”。

而时间的表示法也同样诡异,如十点十分,称十点两个字,十五分为三个字,也就是说一个字对应五分钟。

九十年代闽南习俗(来自福建的塞林木)(6)

图/泉州清净寺,泉州市井十洲人,最先开启中外交融的港口

七、普通话溜不起来的十二生肖读法

曾经,圭海君听一个河北人以普通话念十二生肖是这样的:“子鼠、丑牛、寅虎...”,我当时是大吃一惊的,好厉害,把子丑寅卯都一起念了,我表示很佩服,因为在我的闽南语中,子丑寅卯是很难记忆的,或许只是我不会。于是,我和他比念十二生肖的速度,结果呢,我大胜,他念一遍,我可以念两三遍。

闽南人的生肖念法,很简单,按数字加动物连着读,成了口令,一鼠、二牛、三虎....,以口音的话大概是“一处,李古,撒hot,西tall,五零...拾李猪母跟人走(表示不会闽南语拼音,就此简单略过)”,这种快速的念法是每一个闽南人从小就具备的技能。

九十年代闽南习俗(来自福建的塞林木)(7)

图/洛阳桥,闽南人是与海最亲近的民系

八、吐槽一个,婚宴总是不准时

闽南人对于婚宴,其实是很注重的,每次郑重的下帖子,上面写的端端正正的“十二点”、“六点整”却都是骗人的,每次准时到,都要再等个一两小时,实在太不准时了。话说,圭海君每次都是推迟一小时到,但还是要等,本来以为只是自己居住一带的坏习惯,经历多了,原来是闽南人的特性。

究其原因,是这样的,闽南人婚宴,亲朋好友是要捧场的,而且有点必须出席的意味,婚宴一拖再拖,很多时候是在等人,等人齐了再开桌是对客人的尊重,但每个客人都不愿意等人,于是一个比一个晚到,最终死循环结成,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了。不过,也有一些地方是流水席,可能就会好一点,只是没那么热闹了吧。

以上,是闽南人的一些特点,你觉得闽南人奇葩吗?如果是,那么赶紧报名奇葩说吧。

九十年代闽南习俗(来自福建的塞林木)(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