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杨桂芳/文 记者 王访贤 张郁/图

1995年,是中原商业的一个节点:掀起中原商战的亚细亚陷入产权纠纷、机构瘫痪之中。

同是当年,中原商业的闯荡者们正待崭露头角:一代传奇人物汪远思推出了思达连锁商业,成为旗下三大板块之一;王任生主掌的台湾东裕集团正在筹备零售业态郑州丹尼斯百货;任长旺带领下的九头崖以年租金55万元的大手笔开办了九头崖超市总店。

至此,中原零售业迭代史拉开帷幕,无论是本土弄潮儿,还是高薪引入中原的商业操盘手,都在期待在商贸郑州一展身手。

郑州市罗森便利店在哪(7-11高调杀入丹尼斯)(1)

7-11国贸360店

便利店,这个几乎被追求“大店”的商业巨头们所忽略的业态,才得以依附而生,形成脉络。

筚路蓝缕,便利店多起源于批发商贸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老城区形成的集贸市场、以及航海路华中副食品批发市场,为最原始形态的便利店诞生提供了思路和货品支持。

作为商贸集散地,彼时大量的货品在郑州转拨,批发行业异常旺盛,依靠进出货渠道优势、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夫妻店、小烟酒店、杂货铺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像康和、四邻等从商贸公司衍生出来的便利店品牌。很难说中原第一家比较标准的便利店,是出自思达、九头崖,还是出自丹尼斯,但不可否认的是,直到2000年后,中原便利店才迎来一个节点,从标超中脱离出来、努力按便利店标准来完善自己的过渡业态相继出现,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便利店”。

1993年,任长旺带领13名职工,筹借1.4万元在平顶山推出了一个200平米的食品商店,后来成就了九头崖连锁帝国。在2000年时挺进郑州的九头崖店面已扩展至50多家,并试图冲向全国。同是当年,九头崖谋划推出左右间商业连锁,并在2003年在市面推出,首创河南便利店经营先河,高峰时期左右间便利店在郑达到数百家店面,和九头崖超市代表本土超市连锁的最高水准。

便利店行业的另一个传奇人物,是小糊涂神、小糊涂仙的河南总代徐建奇,他在2001年推出了美嘉美超市,首个连锁量贩店面位于国棉六厂附近,面积达到4700平方,随后又接连推出南阳路店、东明路店。

2003年,美嘉美的便利店业态开始推进。一位彼时在美嘉美工作、而今已是中原商业领袖的业内人士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当时美嘉美采用靠供货招加盟的办法,在全省迅速扩张,仅用一年半时间,也就是到了2005年初,加盟店已经达到200多家,连着已签合同的加盟店合计达到了300多家。但受到总公司酒品囤货、资金被占等因素影响,总店资金链断裂,物流配送难以保证,从鼎盛时期到商业巨轮沉没,只一年时间。

2006年,其创始人徐建奇被员工和供货商追堵讨债,徐建奇为了在围堵中脱身,只得自己拨打110报警。美嘉美未挺过危机,自此没落。

便利店“荒漠”,初探国际便利店运营思路

和九头崖并称“连锁双娇”的思达,将目标对准了社区超市,在中原率先开打“开架销售、自选消费”方式,店面从数百平方到几千平方不等。2002年思达超市以“托管”形式把阿波罗便利店17家门店收入门下,使思达郑州门店突破100家。

但九头崖和思达后来走向不同的路径。2005年后大卖场风行,以小型超市为主线的九头崖失利,退守平顶山,并探寻过变脸“左右间生鲜超市”的办法,2016年其在平顶山的23家超市突然闭店,一个月后九头崖宣布“卖地、卖超市”,自此之后九头崖超市板块零落。任长旺侄子任启龙所负责的左右间在郑系列公司也相继注销。

郑州市罗森便利店在哪(7-11高调杀入丹尼斯)(2)

7-11国贸360店

此时聚焦大卖场、精品超市的思达在2008年迎来顶峰,一度和家乐福争夺庆丰街店选址、夺占郑州黄河生鲜农场直供生意。但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的到来,也让正处于上升期的本土商业们惊醒,他们纷纷布局社区生活店,对巨头形成封锁。

据一位在思达工作多年的高管回忆,在2010年前后,日系便利店品牌刚涌入珠三角,国内标准意义上的便利店刚处于起步阶段,中原商业们的眼光还盯在卖场身上,郑州市场上几乎难以看到有特点的商品。

“虽然也有便利店,但形似神不似,也就是有了便利店的外壳,但内容还是卖场的内容。”他说。

据他回忆,2011年,彼时思达已经将100多家便利店和3家大卖场打包出售给正道,后者组织团队到中国台湾地区考察7-11、全家、莱尔福三大便利店巨头后,在2012年推出了更为标准意义的便利店业态,店面位于文化路与红旗路附近,引入台湾地区7-11的核心战将谢道宏任直接掌舵人。

郑州市罗森便利店在哪(7-11高调杀入丹尼斯)(3)

7-11国贸360店

这也是正道入主思达后颇为高调的行动,被媒体解读为正道对便利店板块“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资料显示,2013年到2014年上半年,正道思达的门店骤增近一倍,对旧有门店规模化改造,推出60家24小时便利店。

据河南商报记者所采访上述高管回忆,中原的便利店市场彼时已经有了国际便利店巨头的基因,在谢道宏的带领下,在2012到2015年间,正道的便利店标准体系建立起来、供应链体系也得以培养,在此期间便利店一度在郑扩张至110多家、生活超市扩张到130多家,堪称一方王者。

但随着谢道宏离开,搭建起来的标准体系被逐渐打破,供应链改造迟迟没有进展,“无有特点的商品可卖”制约便利店发展,店面逐渐萎缩,仅剩70多家。

B2B纷乱之中,本土势力崛起

前有折戟者,后有赶路人。稍晚于正道的丹尼斯采用布局社区生活超市的办法抢占市场终端,2001年推出社区生活超市全日鲜,随后规模布店。

无论丹尼斯自身是否把社区店归入便利店类别,它都被人们习惯性的归入其中。甚至在每年中国经营连锁协会发布的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中,丹尼斯亦多年代表河南打榜前列,今年郑州和洛阳店面数量更是累计拓展至400多家。

在丹尼斯的历史上,也有更类似现代意义的便利店出现,就是目前仍可见到的便利丹。

据其内部一位知情人士介绍,2003年时,丹尼斯的店面体系中已经出现便利丹,第一个店面在郑州东里路附近的一处家属院楼下,店面约140平方。在2008年时,丹尼斯开始探索什么是真正意义的便利店,并组队到南京、上海等城市考察。可便利丹在丹尼斯体系里并没有成为主要业态,店面数量一直保持在两位数。在2020年丹尼斯亦有计划着力发展便利丹,只是受到突然而来的疫情影响,只得调整仍以开发社区店为主。

在此之间,电商的崛起也催生了一批面向B端的便利店品牌,2013年前后,以豫便利、爱便利为代表的便利店B2B和社区O2O派别搅动便利店市场,受制于造血能力缺乏、严重依赖融资等因素,不到五年时间这些品牌很快被外来电商巨头们攻破,顺丰嗨客、U ,以及后来的天猫小店、苏宁小店、京东便利店等涌入下沉市场,夫妻店们再翻门头。

郑州市罗森便利店在哪(7-11高调杀入丹尼斯)(4)

苏宁小店

拔剑四顾心茫然。从制造行业进军新零售行业的悦来悦喜成为破局者,在2015年推出的悦来悦喜品牌被业内誉为“河南版的7-11”。

当年,悦来悦喜先后推出人民路店、桃源路店等首批店面,打破本土便利店看地点决定是否采用24小时营业的传统,而是选择适合24小时营业再决定布店的思路,在豫首创24小时便利店品牌,也是河南首个有冷热链、鲜食工厂的便利店企业。

据悦来悦喜方介绍,为了保障鲜食供应,公司于2016年投资数亿元在原阳筹建了一个建筑面积25000平方的中央厨房,大力研发三明治、便当、寿司、包子、玉米等鲜食和自主品牌。

虽从传统制造业衍生而来,在零售领域悦来悦喜的打法十分魔幻。在团队建设上,悦来悦喜引入了罗森前中国区总经理、台湾7-11资深职业经理人等打造顾问团队,迄今已经有近1500名员工。

在店面拓展上,悦来悦喜也曾经历过两年时间的沉寂,店面数量不足百家。但是其在2018年开始发力后,打法纷沓而至,直至今日其店面已经覆盖河南、江苏,达到450家店面(其中郑州350家)。2020年中国便利店百强中位于第56位,河南第一位。

根据其计划,还将进一步打造本土特色鲜食产品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加快店面开发,到2022年前店面将达到2000家,且目标是打造“国际一流便利店品牌”,并有上市计划。

外来巨头抢滩,便利店迎来淘汰赛

曾经的“便利店荒漠”头衔,显然已经不适合郑州。便利蜂、美宜佳这些国内一线品牌的涌入,以及近日7-11在豫首店开业当日销售额刷新全球记录的信息,正搅动满塘春水。

据多方信息反馈,有企业将明年发展规划的研究时间提前了一个多月,也有企业连夜召集会议商讨应对策略,甚至有便利店前所未有的推出“全场第二件半价”活动。

郑州市罗森便利店在哪(7-11高调杀入丹尼斯)(5)

便利蜂正商经开广场店

据一位零售供应链人士推测,7-11对本土便利店的冲击需要两年之后才会看到,至少在今年和明年7-11在豫店面拓展上不会有特别大的动作,预计不会超过50家店面。

他举例说,7-11进入西安已经有5年时间,但直至今日店面数量并不多。从7-11在以往的发展轨迹来看,这是一个厚积薄发型的品牌。只是7-11的到来也透露了一个信号,罗森和全家进入郑州将为期不远。

目前郑州便利店已经形成本土品牌、国内一线品牌、外资品牌三方抢滩格局,三方都在计划加大阵营。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一线品牌们正在加速跑马圈地,根据美宜佳计划,明年在河南将增加300家店面,达到全省都有美宜佳便利店的状态。

据河南商报记者粗略统计,在店面数量上,包含传统意义上的社区生活超市在内,目前思达在郑有约170家店面、丹尼斯有344家左右店面、悦来悦喜有350家店面、美宜佳有100家店面(河南省310家)、苏宁小店有32家店面、每一天有52家店面、亿佳便利有30家店面、全时亟有6家店面,便利蜂有30家店面(包含3家将开店面)。

在上述零售供应链人士看来,随着外来品牌涌入,而今的便利店数量对垒格局预计在两年后被打破,中原便利店市场也将进入淘汰、吞并整合时代,洗牌期不会太远。他还提到,本土企业三全不仅了解本土市场、口味,其和7-11在豫的合作将会极大的缩短产品研发周期,这势必给中原零售业态带来改变。

但也有商业研究人士认为,本土便利店并不惧7-11等外资品牌涌入,以悦来悦喜为首的品牌们更了解中原人的口味偏好,也可以通过学习、打造“门店 ”等思路来一比高低。

郑州市罗森便利店在哪(7-11高调杀入丹尼斯)(6)

7-11国贸360店

他认为,以后的便利店不止是“方便”,更要通过经营内容和产品组合来吸引客流。对于本土便利店来说,如果还不改变产品结构,仍然依靠加速货品周转率和现金流来抢占市场的传统思维,将越来越不受市场欢迎。

品牌更迭,商业浮沉。从当初的杂货铺到而今的外资抢滩,中原零售二十载,便利店这个曾经被本土商业巨头们或者忽略、或者是当作卖场补充的业态,正在迎来变局,也在昭示着中原消费活力的蓬勃时代已经到来。

这是一个处于城市末梢的业态,知人世悲喜哀乐,感世间酸甜苦辣,商业巨头们所博弈的财富江湖,其实就是你我的生活故事,都市的人间烟火。

(编辑 熊子文 吉倩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