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常说魏晋风骨,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分裂混乱,久经离患的文人们内心无一不具有空灵的美感,折戟觉沙,六朝如梦,诗人们把心灵的自由之美和山川自然之美放大到了浑然遨游天地间的地步,魏晋诗文是美的结晶,空明澄澈!——前言

品味魏晋诗文(品读魏晋杂诗借景抒情)(1)

【魏晋诗词 杂诗】王粲

日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

上有特栖鸟①。怀春向我鸣。褰袵欲从之②。路险不得征。

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风飚扬尘起。白日忽已冥。

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幷。

品味魏晋诗文(品读魏晋杂诗借景抒情)(2)

[赏析]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从游园写起,借景抒情,在弯曲的池水中,还有成行的木丛里,将满心的愁绪托付给了这一片赏心悦目的景色。 明代文人王夫之有言道:“以乐境写哀,以哀景写乐。”王粲正是这样做的。他以文人独有的清明内心和强大的自我意识,以及细腻的情感,将他对人世间无常情感的看法一一描摹出来。

品味魏晋诗文(品读魏晋杂诗借景抒情)(3)

诗人以细腻的感情触角,想象到“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进而由树上孤独的飞鸟,想到了远方的友人。如同在对他召唤一般哀鸣, 所以诗人快步向前,希望可以追随上这份召唉的脚步。

品味魏晋诗文(品读魏晋杂诗借景抒情)(4)

但却是道路险阻,举步维艰。游园之内自然不会难行,所以诗人隐瑜的是世间动乱,难以前行,在这首诗歌中,诗人将自己的幽思和社会的动荡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当现实与理想交织之后,所带来的冲击已经能掀起惊天的波浪。

品味魏晋诗文(品读魏晋杂诗借景抒情)(5)

由虚人实,王粲的内心情感随着诗句的延续而延伸下来,在无法抗拒的恶劣环境中,王粲最终也只得选择退回房中,暗自叹息“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幷”?吸吸担心难以与友人再度重逢,却偏偏还要安慰自己有什么可怕的,纠结内心在摇摆的世俗中孤独地摇曳。深沉含蓄。

品味魏晋诗文(品读魏晋杂诗借景抒情)(6)

王粲的这首《杂诗》真诚动人全诗直抒胸臆,将对友人的深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比起刘祯的《赠徐干)来,多了几分哀思,少了几分愤慨。

品味魏晋诗文(品读魏晋杂诗借景抒情)(7)

[注释]①特:单的、独的, 这里指没有配偶的鸟。②褰:揭起,撩起(衣服)。袵:同“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