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故宫武英殿飞檐儿上站着的一行怪兽叫什么名字吗?你清楚獬豸、斗牛、狮子、狎鱼、狻猊、天马、海马、行什、骊龙、谛听、朱雀、飞鱼们,它们来自何方、有何神力吗?你听过这些古灵精怪的家伙在宫里生活了六百年而积攒的满肚子故事吗?

冰心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知名童话作家常怡的系列童话《故宫里的大怪兽》,以故宫里的一系列萌兽为主角,讲述小学生李小雨跟随怪兽们的大历险。该系列童话自2015年出版以来,简体中文版图书已发售300万册,版权输出到十余个国家,深受无数孩子和家长的喜爱。

奇趣故宫里的大怪兽(跟着大怪兽玩穿越)(1)

4月13日,《故宫里的大怪兽》(第四辑)新书发布暨系列畅销300万册纪念活动在西西弗书店·北京华联常营店举行。常怡给读者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怪兽知识主题分享;慢学堂创办人、深耕阅读研究所所长李一慢,海淀区定慧里小学《故宫里的大怪兽》阅读项目发起人、教师王欣,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国辉来到现场,阐释了对该书的阅读体会,传统文化传承、故宫与文学创作,以及儿童阅读等方面的理解;来自定慧里小学的两位小读者还在活动中讲述了自己与《故宫里的大怪兽》的故事。

奇趣故宫里的大怪兽(跟着大怪兽玩穿越)(2)

新书展示新怪兽、新特色

《故宫里的大怪兽》系列童话是首部走进孩子视野的故宫题材童话,已共出版12册,本次活动发布了最新第四辑的三册。它通过小学生李小雨在故宫捡到了一个神奇的宝石耳环而展开。李小雨借助“洞光宝石”的神奇魔力,居然听到在故宫里生活了几百年的怪兽、仙人们开口说话,并经历了许多惊险故事。

奇趣故宫里的大怪兽(跟着大怪兽玩穿越)(3)

第四辑延续了前三辑的主要角色和叙事方式,并有了新的特色:首先怪兽的来源更广,除了故宫常见宫殿与建筑上的怪兽之外,还讲述了许多展品上的怪兽;其次想象力更加丰富,故事更加精彩,如李小雨穿越到清朝,与小宫女交上了朋友;再次融入了更多的历史传说、传统文化以及自然知识;最后以故宫中真实存在的宫猫为原型创作出了几个小故事,如景仁宫的鳌拜请杨永乐帮忙遛狗;此外,故事还扩大到了故宫周边的建筑,如大高玄殿“闹鬼”事件,带小读者们逛得更远。

童心表达传统文化契合儿童阅读特点

在常怡眼中,冷冰冰的石狮和铜兽背后都有各自的故事,它们是有血有肉的神兽,它们的地位不同,承载着不同的意义与职责,古人在雕刻这些神兽时也是非常考究的。在这些怪兽、神仙故事中,有西式的梦幻,也有中式的传说,还穿插着很多生活、自然常识,民俗文化,以及善良、正直、信念、爱与责任等的启迪。它不仅带领小读者“纸上游故宫”,还向大家打开了琳琅满目的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宝库,又将当代少年儿童的生活元素融入其中,让小读者倍感亲切。

对此,李一慢从“传统文化的童心表达”的角度对该书作出解读,他表示,传统文化是需要当代表达,更需要儿童化的表达的。他说:“《故宫里的大怪兽》将人类传说与无形遗产置放在故宫这个有形的特定空间,把皇家的、理想化的、神秘性的、建筑的祥瑞变为儿童文学的、艺术的、人文的‘童话部件’,除了故事的讲述外,更重要的是给小读者以情感的影响。特别是在影响儿童之前先打动了父母和老师,转变了我们成人观察游览故宫的视角,让故宫在我们心目中日益亲切起来。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孩子们的中国心传统情越发普遍和深厚。”

搭建孩子们与故宫之间的桥梁

作者常怡通过故宫实际存在的、看得见的这些“怪兽”和看不见的“神仙”,巧妙而深入地挖掘众多中国神话和传统文化资源。她深耕中国传统文化宝藏,查阅参考了大量关于故宫的典籍和《搜神记》《山海经》等历史书籍,提炼出中国神话精髓,用文学的笔触,赋予神兽迥异的性格和经历。

奇趣故宫里的大怪兽(跟着大怪兽玩穿越)(4)

刘国辉指出,故宫文化越来越大众化的当下,如何真正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吸引孩子走进故宫是值得思索的问题。他说:“《故宫里的大怪兽》正是一次成功的实践,它巧妙地以孩子喜爱的怪兽形象为切入点,改变孩子对故宫的传统印象,让孩子开始更加愿意走进故宫,探索故宫,进而爱上故宫。”也正因如此,这套书获得了故宫“官方认证”——得到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的特别推荐,被称为“孩子们与故宫之间的桥梁”。

刘国辉认为,作者常怡怀着一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心,用丰富的想象力与出色的故事讲述能力,将传统文化、怪兽形象和当代孩子的生活这些元素完美地糅合到一起,将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生活落实到笔尖,再送入孩子的心中。

奇趣故宫里的大怪兽(跟着大怪兽玩穿越)(5)

据悉,由常怡主讲的《故宫里的大怪兽》主题知识讲座已经走进了全国各地100所左右的学校,深受师生欢迎;同时,有不少学校还根据图书开发了立体的阅读课程。作为炙手可热的文化大IP,由《故宫里的大怪兽》改编的音乐剧已于2018年开启全国巡演,其动画片、电影等也将陆续上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