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鹤龄简介:

张鹤龄(1867—1908)清末教育家。字诵莱、长孺,号筱圃。阳湖(今常州市区)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改户部主事,曾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后以道员分发湖南,任粮储道、按察使等职。三十二年任奉天提学使,创建法政学堂、女子高级学堂、女子师范学堂、中等农业学堂等,首开东三省新式学堂之先河。卒于任所。治学务实,主张废科举,兴学堂,曾制定过学堂章程,主张对文字改革,强调语言与文字表述上的一致、全国应统一语法等。病逝后,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有“天下言学使皆曰张公”的赞誉。著有《变法经纬功例论》。

生平履历:

张鹤龄(1867-1908),字诵莱、长孺,号啸圃、箭谱。江苏武进县城(今常州市区)人。清末教育家、文字改革家。

清同治六年(1867)生,出身书香之家。其父张慎斋为浙江循吏,其母赵氏,犹通礼教,其启蒙教育皆来自其母所授,13岁即通训诂词章之学。

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

光绪十八年(1892),参加壬辰科殿试,中第二甲第2名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二十四年(1898)四月,散馆,著以部属用,改户部主事。时值甲午战争,张鹤龄极力主张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告假还乡,创立经世学社及江苏学会(为江苏教育总会的前身)。

光绪二十七年(1901),被张百熙聘任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期间为普及中国的新式教育,曾拟订《学务纲要》等20个系统规则,通称“奏定学堂章程”,由张之洞、张百熙等呈奏清廷颁布施行。

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鹤龄在提倡新学之同时,主张对文字进行改革。认为中国的汉文字存在“字义难识”、“律例不一”、“宗派繁多”三大难于推广的障碍。改革的办法是:“字义”盯避难趋简,改变过去“以义辨字为以音”识字,效法“欧美非澳”国家推行的拼音法,强调语言与文字表述上的统一,做到“能语言之人,即能文字之人”;“律例”上主张全国应统一语法,不能因地而异,各自为主,使初学者无所遵循;至于“宗派繁多”的问题,应规定统一格式,奏疏用“立言之体”,并牍以“运典为工”。同年冬,任南洋公学总理。

光绪三十年(1904)二月,日俄战争爆发,张鹤龄就此事与张美翊、已离开南洋公学到商务印书馆任职的张元济及赵风昌、吕景瑞等人紧急磋商:“诚恐以后各国大会媾和,始终置我局外,尽失主权”,议定由张美翊收集巴黎及柏林和会资料,呈送盛宣怀,并拟请盛约瑞方、吕海寰电告清廷。奏请实行。

同年,赵尔巽出任湖南巡抚,上奏朝廷将张鹤龄从京师调到湖南,署理湖南粮储道总办,并兼洋务、学务、营务及督办文案事宜。后任湖南按察使。湖南省在其新学规划布置下先后兴建多所学堂。同年政府与列强签订粤汉铁路借款合同,张鹤龄公开呼吁“废约保路”,支持人民收回主权,官声大振。

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月,清廷下令停止科举教育和科举考试,实行新学。任命张鹤龄奉天首任提学使,命其主持东三省新学教育。到任后,在省城设立学务公所,创办师范教育,陆续办起格致测算专修科、实验学堂、省立中学堂,接办商业学堂,对维城小学、蒙文学堂及简陋的城乡小学加以修缮,添置设备,使这些学校初具规模。并在奉天成立省教育会并督促各县兴办教育。

光绪三十四年(1908),据调查,全省学堂增至2122所,在校学生达8.5万余人。其办学实绩可与长江流域的省、市媲美。并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当时所办师范简易科学生成绩,经清廷学部考试验收,评价颇佳,获嘉奖传示全国。并在奉天创办全省最早的省城图书馆(今沈阳图书馆),同年七月,图书馆开馆。

同年9月5日,因积劳成疾逝世,年仅42岁。

张鹤龄病逝后,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率各司道府县同仁前往吊唁,并拨款3000金作为治丧之费用。9月23日,其灵榇返回家乡,沿途送行者极众。《沈阳县志》记载:“送者充塞达衢,既复设位,遥祭致敬,致哀省垣绅衿学子数千人咸莅焉。”墓在江苏武进县安西乡孙公塘。

张鹤龄治学严谨,博览群书,尤好欧美译著,主张“废科举,兴学堂”,提倡科学文化。所言“变法改革”之主张,被管学大臣张百熙评为“博大宏深,开拓万古心胸,推倒一世豪杰”。著有《文敝篇》等。

张鹤龄的诗文:

拟庾子山咏画屏风诗 其一(清·张鹤龄)

五言律诗押灰韵

南牺回紫极,鄠杜春光开。华林候气转,琼葩照地来。

暂迎飞盖举,将看舞袖回。侍饮香春殿,未惜流霞杯。

其二(清·张鹤龄)

五言律诗押先韵

碧汉歇微雨,层澜霁旭前。桥平疑断渚,花香碍荡船。

新歌倚烟棹,过锦出丛莲。低映芙蓉面,回波始惘然。

其三(清·张鹤龄)

五言律诗押真韵

虹楣延丽春,莺燕动芳邻。蹑带恰香芷,辑佩遗美人。

犀筝促凤柱,鸾吹发腥唇。明睐自呈露,愿逢洛波神。

其四(清·张鹤龄)

五言律诗押元韵

步廊周扣砌,虚阁折璇源。水出珊瑚气,山开云母门。

选骑长杨苑,飞觞金谷园。芳华未衰晚,留醉枕云根。

其五(清·张鹤龄)

五言律诗押尤韵

江东盛文宴,冠盖足遨游。杨枝狎文羽,桃叶送烟流。

石梁遥擘径,云栈近依楼。何事悲田宅,东陵故彻侯。

其六(清·张鹤龄)

五言律诗押先韵

旧舞青溪记,新歌子夜连。钗花翻宝扇,钏玉砑珠弦。

酡颜低障后,密态出镫前。谁谓无青鬓,欢娱四十年。

其七(清·张鹤龄)

五言律诗押麻韵

窈窕排丹闼,回翔出钿车。春旗拂岸柳,轻吹落山花。

似出齐遄室,将宴楚章华。夷庚休畏险,峻坂隔褒斜。

其八(清·张鹤龄)

五言律诗押侵韵

锦卫香如海,金庭花作林。新霜拭明镜,飞雪绕青琴。

干将赠知己,琅玕结素心。风前莫喻意,杯酒自清深。

其九(清·张鹤龄)

五言律诗押阳韵

丹霞丽藻楶,碧霭萦兰堂。步障艳围锦,歌尘长绕梁。

连房箫管竞,映水绮罗香。竟日陈长簟,红豆自安床。

其十(清·张鹤龄)

五言律诗押萧韵

凉秋砧杵急,击响逐风飘。流黄出纤手,束素怯轻腰。

吴绫刚就织,蜀弦应罢调。边书迟塞上,校尉旧嫖姚。

其十一(清·张鹤龄)

五言律诗押歌韵

列嶂明浮黛,水纹生薄罗。长星耿清旦,房露转商歌。

原陵望松柏,汀洲搴芰荷。南都歌舞地,金粉苦无多。

其十二(清·张鹤龄)

五言律诗押先韵

连楹璧珰启,洞户珠缨悬。翔禽恋丛薄,鯈鱼戏水莲。

芙蕖时葺盖,鸳鸯不碍船。遗簪未捐弃,清尊话年前。

其十三(清·张鹤龄)

五言律诗押齐韵

密篁匝地迥,高树带云齐。华斿双道卷,黼帐四围低。

丹岩游锦凤,云外叫天鸡。芳菲共珍惜,流莺绿树啼。

挽张百熙联(清·张鹤龄)

对联

九天哀诔表公忠,清亮孤忱,遗疏尚为忧国语;隔岁手书成诀别,行藏共证,不才愧作受知人。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自隋唐始,到清未止,沿用了1300多年。科举制对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俗以至民族性格的深刻广泛的影响,是很少有一种“制度”能够和它相比的。它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反映。在古代社会是最公开、公平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金榜题名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

该成语的本义是指科举时代考生考中进士,荣登殿试录取榜单之上,后泛指考试被录取。

自隋唐创立科举考试以来,读书做官就成了天下士子求取功名的一条正途。据统计,从隋唐到明清的一千三百年间,产生过百万名以上举人,十万名以上进士,七百多名文武状元。“状元”一词,在唐代曾称为“状头”。殿试录取后放榜,位居榜首者就是“状头”。直到明代初年,朝廷才明确规定“状元”为一甲头名进士的专称。殿试是科考的最后冲刺,也是最荣耀的一场考试。按清朝规例,殿试之后,新科进士要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立于百官之后候旨。皇上驾临太和殿,宣读考取进士的名次,称作传胪或胪传,其实就是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这种方式成于宋代,明清时最为隆重。如此隆重的典礼,传出的佳话很多,怪事也不少。

以清代为例,读书人在县级考秀才。在省级考举人,第一名叫“解元”。全国(会试)考试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笫三名称“探花”。其余叫“进士”,前三名保送进翰林院,其他进士须通过考试选拔后,才能进翰林院再读三年书。进入翰林院和状元是同一待遇。在清朝做大臣、宰相,进士出身还不行,须翰林出身。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四喜“有“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指称人生最大的四件喜事。

进士及第的著名文人(金榜题名137)(1)

进士及第的著名文人(金榜题名137)(2)

作者说明:会陆续发表介绍中国历代〈金榜题名〉人物的图文,有喜欢的读者,可以在“今日头条”搜索上输入「林东加」三个字,即可查阅发表过的文章和图片,也请关注和点赞。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