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我的命运是从鸿门宴开始的,他们错了,我的一生都是鸿门宴。

《王的盛宴》是新生代学院派代表导演陆川拍摄于2012年的一部历史剧。该片讲述了沛县人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因为抗秦起义而结识。后刘邦率先攻陷咸阳,他因贪恋权利与财富,占领了秦王宫,意欲称王。致使彼时实力远胜于他的项羽大怒,不仅大军压境,还设下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但奈何历史的天平倾向了刘邦,项羽因仁慈和犹豫放过了刘邦,最终只能泪别虞姬,血洒乌江。

刘邦终于成了汉高祖,与昔日的战友张良、萧何与韩信,还有自己的发妻吕雉一起,成为天下的主人。但兔死狗烹,贵为天子的刘邦早已忘记了昔日的战友之情,在吕雉的挑拨下,刘邦陷入对功臣们猜忌和被谋反的恐慌之中不可自拔。终于,生性狂傲的韩信成为杀鸡儆猴的目标,一场新的鸿门宴在汉宫中悄然拉开序幕。

该片保持了陆川作品一贯的犀利风格,不仅大胆地颠覆了传统历史片的叙事结构和拍摄手法,还大胆地用电影去“推理”历史真相,使得该片一经上映,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评价几乎两极分化。

我认为,《王的盛宴》作为一部历史剧,在服化道等方面极尽考究,做到了对历史进行高度还原。而交叉蒙太奇的叙事手法和声光镜头的完美配合,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至于对于该片中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我认为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独特的艺术创造是应该被鼓励的,这也为历史剧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方向。

刘邦帝王之术介绍(借助历史的外壳)(1)

服化道的极尽考究,如同把摄像机架在了两千年前,真实地还原了历史场景。

据说陆川在拍《王的盛宴》之前,曾花了十三个月的时间去筹备,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考据,通过历史文献的记载、出土的文物、壁画等史料,考据两千年以前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样的东西、甚至是人物走路的形态,建筑物的细节等等。

这样做的目的,就好像把摄像机架在了两千年之前,能够真实而生动地还原历史场景。正因为这些详实而严谨的考据,使得这部片子的服化道不仅制作精良,而且还原度非常高。下面举三方面个例子来证明我所言非虚。

①在人物服饰道具方面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王的盛宴》里人物的服饰,无论是军装还是宫服,没有特别华贵艳丽的,但却非常有质感和代入感。这是因为,该片中的服饰都是采用汉代的纺织和染色方法,用的是手工织布机和植物染色剂。

服饰和道具的样式,也是根据按照出土文物及文献记载精准还原的。比如项羽“霸王甲”的样式,参考的是秦始皇兵马俑、台湾红头峪土人短甲、日本甲胃等文献资料,颇具考古价值。再比如弓箭的弦,不是用动物筋条,而是十分简陋的麻绳,这也是因为当时民间的武器受秦始皇压制造成的。

刘邦帝王之术介绍(借助历史的外壳)(2)

②在人物举止习惯方面

在人物的举止习惯方面,包括走路、坐卧、作揖、下跪、吃饭的方式,都是参考壁画及文献资料记载,力求真实还原场景。比如片中宫廷内侍女走路都是弯腰九十度移着小碎步,仪态十分夸张,这是因为殷商乃至汉代的女子走路要“鲤趋而过庭”。

再比如鸿门宴场景中,刘邦用手来抓饭吃。虽然筷子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但在汉朝初年,筷子都只用在较为体面的宴席当中,何况是在秦末的军帐当中。所以这样的场景也是十分写实和具有代入感的。

刘邦帝王之术介绍(借助历史的外壳)(3)

③在建筑物的细节方面

之前看很多所谓历史剧里,演到宫廷戏,都是亮堂堂一片,像是安了灯泡一样,其实古代宫殿因为光源不足,多数都是光线昏暗的。《王的盛宴》中就充分考虑到了这样的问题,宫廷戏多采用烛火照明,昏暗萧杀,既还原了真实情况,也利用光线营造出环境氛围,一举两得。

同样的例子还有军帐中的场景。因为古代的军帐多是用牛皮制成,四周除门之外全封闭,都是从顶部采光。所以本片中军帐内的场景全部采用顶光,打造出军帐内部正式的视觉体验,也同时营造出一种舞台剧的神秘效果。

刘邦帝王之术介绍(借助历史的外壳)(4)

平行蒙太奇的非线性叙事手法与声光镜头的完美配合,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

《王的盛宴》一篇采用非线性叙事手法,以主角刘邦的视角,穿插描述刘邦在称帝前后的经历,包括一些幻听和噩梦场景。很多镜头都是运动的,近远景不停地切换,场景看上去似乎极度混乱,有些场景和旁白甚至近似于痴人呓语。

但熟悉陆川的观众都知道,这是陆川最擅长的电影风格,就是利用镜头剪辑、光影声乐配合等,烘托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①平行蒙太奇配合多样化的景别切换,交待并推动剧情发展

平行蒙太奇的应用,使得整部片子如同一部悬疑侦探剧,回忆与现实反复交织,各种细节在刘邦的内心世界里反复咂摸、纠缠不清,这样的情感通过多样化的镜头切换,以一种艺术放大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比如鸿门宴之前,刘邦请求项伯帮忙说服项羽,送给他一颗夜明珠,此时特写镜头映衬着火光,把刘邦的惊恐和项伯的贪婪暴露无遗。接着镜头一转回到十几年后,已是皇帝的刘邦接见项伯,一个远景镜头隔着栅栏慢慢推进,营造出压抑紧张的气氛。接着镜头一转,夜明珠再次出现,配合着刘、项二人的特写镜头,物是人也是,只是这次,惊恐的是项伯。

接着萧何来见,提到韩信功高盖主,引得刘邦气急吐血,镜头从中景慢慢逼近,光线也从烛光渐渐转为惨白的顶光,刘邦沟壑丛生的面部特写配合着“沛县,刘季”的画外音,把刘邦的思绪和镜头又拉回了十几年前的鸿门宴。这样的叙事方式,能够让观众充分体会到,刘邦晚年那种被惊恐和猜忌折磨到发疯的痛苦内心。

刘邦帝王之术介绍(借助历史的外壳)(5)

②大量顶光的运用配合场景配乐,营造出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

在人物影像上,大部分场景里所运用的顶光,让整部片子拥有一种舞台剧的既视感,既烘托出整体环境的幽暗阴冷,也使得人物面部的明暗对比更加鲜明,更易于揭示人物内心情感,配合各个人物的造型,营造出丰富立体的形象。

比如同样是褶皱的脸和深陷的眼窝,顶光打在刘邦身上,配合着灰白蓬乱的头发和惊慌失措的眼神,表现出的是一个惊恐猜疑而又垂垂老矣的帝王形象,而顶光打在吕后身上,配合着华贵却深重的宫装和阴沉的眼神,则显示出一个阴险毒辣、老谋深算的帝后形象。

配乐更是给本就内涵丰富的画面添加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在《王的盛宴》一片中,主角刘邦的情绪一直在不停地转变,时而惊恐,时而猜疑,时而愤怒,时而痛苦。而特定的场景音乐配合着这些跌宕起伏的情感,让观众更深入地体察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塑造出一个多维立体的人物形象。

比如电影开篇伴随着低沉的萧声和诡谲的编钟,以及“噩梦,噩梦......”的画外音,把观众一开始就拉入到刘邦内心巨大的情感纠葛当中。在刘邦和韩信一起在战场上驰骋的场景,音乐则浑厚有力,表现出他们年轻时一起战斗的豪情壮志。在最后死时的配乐婉转凄凉,仿佛给刘邦的一生画上了一个沉重的句号。

刘邦帝王之术介绍(借助历史的外壳)(6)

对于刘邦形象的辩证思考: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艺术创造,是历史剧发展的新方向。

《王的盛宴》这部电影,与其说是一部历史片,还不如说是一部“刘邦回忆录”,因为全片都以刘邦为第一视角,用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来进行叙事过渡。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注定了人物的形象会夹杂大量的导演主观情感,因此引起评价的两极分化是肯定的。

但我认为,作为影视作品,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艺术创造是无可厚非的,与死气沉沉的传统历史剧相比,这样的创新反倒可以成为历史剧发展的新方向。接下来我就来谈谈,陆川所演绎的刘邦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①秦王子婴埋下的欲望种子,在草根刘邦心里开了花

进入秦王宫之前的刘邦,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草根形象,只是为了单纯地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他胆小自卑却也乐善好施,贪财好色却又怕老婆,爱慕虚荣却也有着自己单纯的快乐和梦想。

然而这一切,在刘邦进入秦王宫之后,被彻底打破了。当秦王子婴亲手奉上象征权力的玉玺,当刘邦面对着一览眼底的锦绣河山和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时,他不再是以前那个单纯的草根了,欲望的种子已经在他的心底开始萌芽。他再也回不到过去了,不再安于一隅,而是最终在垓下之战中打败了项羽。

刘邦得到了天下,得到了至高的权利和用不尽的财富,却再也找不回曾经驰骋天下时的自由,找不回曾经惺惺相惜的战友之情,甚至也找不回与吕雉的夫妻患难之情和与戚夫人的纯粹爱情。刘邦没有想到的是,任何命运的馈赠,早已暗中标好了加码。

刘邦帝王之术介绍(借助历史的外壳)(7)

②骨子里的自卑感笼罩了刘邦的一生,令他惶惶不可终日

《王的盛宴》一片里,现实中的场景与刘邦的回忆场景有很明显的感官对比:现实中的宫廷阴冷昏暗,死气沉沉,充满了猜忌与不安,而回忆当中的场景则多数色彩丰富,氛围轻松 ,显得有朝气和活力。这就是刘邦在称王之后的心态变化。

在称王之前,草根刘邦有的只是野心,而称王之后,野心变成了担心。“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他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口号,也是激励自己的鸡血,还是最终为韩信定罪的来由。这句话,其实从侧面也印证了他骨子里的自卑感:出身血统不如项羽高贵,带兵打仗不如韩信厉害,谋略眼光不如张良高明......

在称王之后,这些自卑的想法在时刻提醒刘邦,他这个王做的“名不正言不顺”,不能让昔日战功累累的战友们信服,他们功高盖主,肯定会造反,夺了自己的王位。这些想法每天都在疯狂地折磨着刘邦,让他活在巨大的恐慌和猜忌当中,直到皇后吕雉设计将他心中的“不安分子”韩信铲除之后,他才安心的死去。

陆川巧妙地将刘邦的个人命运以及内心活动,融入到整个历史事件背景当中,让观众能够从单个人物的内心角度看待整个历史事件,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这样的刘邦,看似腹黑可恨,实则也是可怜可叹,是个十足的悲剧人物,令人唏嘘。

刘邦帝王之术介绍(借助历史的外壳)(8)

写在最后:

《王的盛宴》这部历史剧,不仅对司马迁《史记》中关于灞上之争、鸿门宴以及垓下之战等历史场景进行了高度还原,并通过声光镜头等独特的艺术展现形式,突出描绘了晚年的汉高祖刘邦惊恐猜疑的形象。该片在服化道上的极尽考究,以及在叙事手法上的独特创新都值得称道,对于历史人物形象的艺术加工方式也为历史剧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