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衡量加工行业的制造能力,常用的是CPK的模式,我们的数据分析也是按照同样的操作模式。

标准工时作用(实用型标准工时)(1)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二、制造能力的强弱判定标准;

标准工时作用(实用型标准工时)(2)

三、操作方法

2.1. 在Excel文档中,输入收集的15个数据;

标准工时作用(实用型标准工时)(3)

标准工时作用(实用型标准工时)(4)

举例数据

2.2. 表格程序已经设定参数,将自动生成合格的数据;

标准工时作用(实用型标准工时)(5)

绿色背景数据,为合格的数据

2.3. 将正确的数据输入CPK计算软件中,具体操作方法见文档;

2.4. 通过计算,此数据得出的CPK =0.49,根据评判标准,此工位的制作能力 / 数据收集的方法 有问题,需要优化改进。 若此时的数据 大于1.0时,就可以将合格后的数据填入标准工时中,作为最终的数据。

四、计算该工位或者产品的标准工时

4.1. 按照上几节课程的内容,进行技术,宽放率,人数,设备计算出工位的标准工时;

4.2. 计算出该产品的平衡率,以及产能UPPH 。

注:

1. 相关的可操作的表格,软件等资料可与本人联系。

2. 标准工时分享到此结束,下节课程将探讨SOP(标准作业指导规范/书)的操作方法。

温馨提示:欢迎各位留言,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