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初有一位著名的将军名叫马援,大家或许对马援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大家一定知道纸上谈兵的故事吧。纸上谈兵的主角是赵括,他的父亲赵奢比起赵括可靠谱得多了,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也因此被赵惠文王封为“马服君”,而赵括也被称为“马服子”,于是赵氏一族便改姓马,一直延续了下来。说到这里大家一定反应过来了吧?没错,马援就是赵括好几代之后的后辈,在光武帝刘秀平叛反贼的几次大战中,英勇善战的马援都为东汉王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东汉建立之后,他又率兵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在公元41年被刘秀封为伏波将军,新息侯,封邑三千户,成为东汉立国后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大将军。

赵括多少岁死的(纸上谈兵的赵括)(1)

过了三年,马援再次从西南方打了胜仗回到京城洛阳,亲友们都很高兴地向他表示祝贺,恭喜他又受到皇帝嘉奖了。道喜的人中呢,有个名叫孟翼的人,平时以智谋过人而出名,他也向马援说了几句恭维话,给他贺喜。但没想到,马援前面都高高兴兴的,听了孟翼的话却突然拉下脸来,皱着眉头对他说:“前面我的亲友对我说那些话就算了,我本盼望着孟先生您能说些指教我的话。怎么先生也随波逐流,一味地只对我说夸奖的话呢?”原来马援并不是看不起孟翼,也不是讨厌他,只是希望自己得到有识之士的指教才这样说。

孟翼心想,阿这!怎么会搞得这么尴尬呀,我对你道喜不也是尊重你嘛。一时半会儿不知道怎么回答。马援见他不说话,就继续说道:“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他开拓了七个郡那么多的土地,得到的封地却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多了,却也被封为伏波将军,封地多达三千户。我觉得非常惭愧啊!赏过于功,这使我怎么能长久保持下去呢?先生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孟翼还在心里盘算着怎么回应呢,马援见他还是不说话,便继续说下去:“如今呐,这匈奴和乌桓都还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再向朝廷请战,当先锋,做一个有志的男儿。我觉得好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用棺材敛尸,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我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

孟翼听了非常感动,他深深地为马援豪迈的报国热情所感动,实在批评不出什么话来,不禁真诚地说:“将军真不愧是大丈夫啊!”并将他的这番话传扬开来,这马援将军也不是说空话的人,在洛阳仅仅呆了一个多月,听说北方的匈奴和乌桓又发起侵袭,便主动请缨,前往北方迎战。

又过了几年,这时的马援已经六十二岁了,在古代人均寿命都不高的情况下,马援已经算很年迈了,但马援仍旧老当益壮,坚持跟皇帝申请领兵远征五溪平定南方蛮夷的叛乱,皇帝本来劝他很久,但看他去意已决,只好答应了。南方的气候炎热,树林中又多瘴气,士兵们感染上了瘟疫,部队中很多人因此病死,而马援本人也染上了瘟疫,最终病死在军中,完成了他当初马革裹尸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