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夜月响秋砧,一段清愁不自禁 况是客中欹枕听,声声捣碎故乡心 《砧》,这首七绝是宋代诗人赵崇森在羁旅思乡时所作然而,秋砧是什么?如何发出声. 一 “砧”本为捣衣石,即捣练衣服的厚石板,后演变成洗衣垫石古时衣服质地较硬挺,须置砧石上用杵反复捶打,成衣在身才柔软舒适,这种做法称“捣衣”捣,本义是用棍、杵之类近距离砸或舂见《说文》“擣,手推也一曰,筑也”《齐民要术·种谷》:“捣麋鹿羊矢”做捶打释义,见唐·李白《捣衣篇》:“夜捣戎衣向明月”也做冲击、攻打之意,见《史记·孙膑传》“批(攻击)亢(吭,咽喉)捣虚”关于“捣衣”,西晋文学家吕忱所撰《字林》解释说:“直舂曰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这类捣衣,最早见于南北朝的乐府诗《捣衣篇》,以及梁陈年间著名诗人庾信所作《咏画屏风诗》:“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锦石平砧面,莲房接杵腰”隋朝江总《宛转歌》:“不怨前阶促织鸣,偏愁别路捣衣声”唐朝最有名的“捣衣”诗,当数李白的《子夜四时歌》之“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以后五代冯延、宋朝晏几道等诗人也有所提及说的是临近秋寒,妻子为或戍边或远行的丈夫准备冬衣,俨然成为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境,于是有了“寒衣”这一贴切称谓往后又出现寒砧、秋砧、衣砧、寒杵、急杵等如此,捣衣发出的砧声,有平仄有押韵,有视觉有听觉,使用的意境也丰富起来,身处两地相思之情,跃然纸上 再看砧杵这组捣衣的用具,不过石板和木杵,朝代更迭中也常入名家诗作:唐李煜《捣练子令》:“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宋苏轼《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诗之二:“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清纳兰性德《浪淘沙》:“野宿近荒城,碪杵无声”可见,砧杵在古代社会使用的广泛程度 二 论及砧杵与捣衣二者关系,得从“捣练”“捣素”说起我国最早的纺织品是蚕丝,为给蚕丝脱胶变为熟丝,古人采用草木灰沤练法《周礼》中称“湅丝”,宋王昭禹撰写的《周礼详解》中说:“治丝而熟之为湅丝帛熟,然后可设饰为用”秦汉时为提高效率又出现了捣练法唐朝张萱《捣练图》:两女子相对而立,手中各执一长棒,向臼中舂之后来捣练用具有了改进,杵变短,臼变成石板,即砧砧杵造型以后也没有大的变化 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细化宋元以前,棉花栽种技术未传播到中原,丝制品这种奢侈物,只有富贵人家才用得起,百姓穿的多是麻、葛、苎、毛至近代,棉织品逐渐普及,家家都可纺线织布,自给自足这时捣衣已从垂直走向平面,沿用的正是古时捣衣之法再往后,砧杵还用来洗净衣物,将浸泡过的脏衣置在石砧上用杵来回捶击,去浑,再清洗,如此反复洗净衣物沿用过去的叫法,也被称为“捣衣” 后一种“捣衣”早在周代已经出现《诗经·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葛,是古人制衣的苎麻,苎麻要先煮再捣成葛布,最后制成衣服 西汉女作家班婕妤所作的《捣素赋》:“投香柞,扣玟砧,择查鸾声,争凤音”捣素,是宫女把白色生绢用木棒捶打柔软后,再裁剪缝制成衣服何为“素”?《说文解字》:素,白致缯也意思就是未染色的丝绸大多古诗赋中出现的“捣素”“捣练”也统指丝织品,可见,班婕妤所写“捣素”并不作“捣衣”之意 到了六朝时期战乱频繁,人民生活颠沛流离,以“捣衣”为题的诗歌逐渐盛行东晋诗人曹毗《夜听捣衣》:“纤手叠轻素,朗柞叩鸣砧”、南朝谢惠连《捣衣》:“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王僧孺《捣衣》:“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等六朝民歌里有吴歌《子夜四时歌之秋歌十八首》:“忆郎须寒衣,乘月捣白素”西曲歌《青阳渡》:“碧玉捣衣砧,七宝金莲杵”在这些诗文中不难发现,诗人所用“捣素”或“捣练”与“捣衣”一词是有混淆的诗名为“捣衣”内容却直指“素或练”捣素或练的材料为丝,捣衣则为麻、葛、苎、毛之类文人雅客贴近生活,却忘记取之于民,也需斟酌考察一番的 至唐宋,捣衣与捣练两者之间的关系更是混淆不清当时政局动荡,大量以“捣衣”为题材的诗、词、赋、画、曲纷纷涌现在众多关于捣衣诗词中,已不见讲述捣衣过程,多是表达缠绵悱侧的思乡念亲之情,抑或羁旅漂泊的怀友悲己之情唐朝诗人韦庄《捣练篇》“月华吐艳明烛烛,青楼妇唱捣衣曲”、南唐后主李璟《望远行》、李煜《捣练子》、宋朝词人贺铸《练子》五首——《夜捣衣》《杵声齐》《夜如年》《剪征袍》《望书归》“净拂床砧”“月下捣衣”“巧剪征袍”,把寒衣捣、剪、制、送的全过程表现得淋滴尽致北宋捣衣词的代表作有王安石《千秋岁引》、辛弃疾《生查子·和夏中玉》、晏几道《少年游》和李清照《行香子》等在元诗元曲里,也多见捣衣杜本《秋兴》:“月冷谁家频练,风清何处细吹”赵明远【越调】《斗鹌鹑·题情》套曲《秃儿》:“秋声和辘护砧韵敲,浙零零细雨酒洒芭蕉”从元曲中对“捣衣”的描绘,不难看出,捣衣已由“捣”改为“敲”的方式来至明清时期进入尾声,有刘基《瑞龙吟》、谢榛《捣衣曲》、林鸿《寄衣曲》,有纳兰性德的《密云》“旧行人寻堆馆,凉砧一片古檀州”的诗句纪昀还把“捣衣砧”故事,写进他的名作《阅微草堂笔记》 三 借用砧杵洗衣十分便捷,很快走进了千家万户因为捣布帛是一次性,衣服却是要常洗布帛不一定家家织,衣服却是每个人都需要用砧杵来洗衣和槌平,这是其功能的嬗变久而久之,这对朝夕相处的用具有了俗名“棒槌”和“棒槌石” 棒槌除了指洗衣,因其“直筒子”的外形多用来比喻性情耿直、没心眼的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凤姐道:“我哪里管得上这些事来,见识又浅,嘴又笨,心又直率,‘人家给个棒槌,我就拿认针了”“针”与“真”谐音,“认”与“纫”谐音“给个棒槌就认针”,本意是把棒槌当成针来用后指人心眼儿实,别人随便说说,就信以为真棒槌本为杵,何时又与针有了关联呢?南宋文学家祝穆《方舆胜览》:“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欲作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这便是李白铁杵成针的典故,也可作铁棒成针这说明:磨杵成针和“给个棒槌就认真(针)”逐渐两词殊途同归,竟也误导了撰写《红楼梦》的曹雪芹 古人穿衣尚有所讲究,今人做事更当严格认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忽闻屋外夜雨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忽闻屋外夜雨声
谁家夜月响秋砧,一段清愁不自禁。 况是客中欹枕听,声声捣碎故乡心。 《砧》,这首七绝是宋代诗人赵崇森在羁旅思乡时所作。然而,秋砧是什么?如何发出声。. 一 “砧”本为捣衣石,即捣练衣服的厚石板,后演变成洗衣垫石。古时衣服质地较硬挺,须置砧石上用杵反复捶打,成衣在身才柔软舒适,这种做法称“捣衣”。捣,本义是用棍、杵之类近距离砸或舂。见《说文》“擣,手推也。一曰,筑也。”《齐民要术·种谷》:“捣麋鹿羊矢。”做捶打释义,见唐·李白《捣衣篇》:“夜捣戎衣向明月。”也做冲击、攻打之意,见《史记·孙膑传》“批(攻击)亢(吭,咽喉)捣虚”。关于“捣衣”,西晋文学家吕忱所撰《字林》解释说:“直舂曰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这类捣衣,最早见于南北朝的乐府诗《捣衣篇》,以及梁陈年间著名诗人庾信所作《咏画屏风诗》:“捣衣明月下,静夜秋风飘。锦石平砧面,莲房接杵腰。”隋朝江总《宛转歌》:“不怨前阶促织鸣,偏愁别路捣衣声。”唐朝最有名的“捣衣”诗,当数李白的《子夜四时歌》之“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以后五代冯延、宋朝晏几道等诗人也有所提及。说的是临近秋寒,妻子为或戍边或远行的丈夫准备冬衣,俨然成为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境,于是有了“寒衣”这一贴切称谓。往后又出现寒砧、秋砧、衣砧、寒杵、急杵等。如此,捣衣发出的砧声,有平仄有押韵,有视觉有听觉,使用的意境也丰富起来,身处两地相思之情,跃然纸上。 再看砧杵这组捣衣的用具,不过石板和木杵,朝代更迭中也常入名家诗作:唐李煜《捣练子令》:“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宋苏轼《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诗之二:“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清纳兰性德《浪淘沙》:“野宿近荒城,碪杵无声。”可见,砧杵在古代社会使用的广泛程度。 二 论及砧杵与捣衣二者关系,得从“捣练”“捣素”说起。我国最早的纺织品是蚕丝,为给蚕丝脱胶变为熟丝,古人采用草木灰沤练法。《周礼》中称“湅丝”,宋王昭禹撰写的《周礼详解》中说:“治丝而熟之为湅。丝帛熟,然后可设饰为用。”秦汉时为提高效率又出现了捣练法。唐朝张萱《捣练图》:两女子相对而立,手中各执一长棒,向臼中舂之。后来捣练用具有了改进,杵变短,臼变成石板,即砧。砧杵造型以后也没有大的变化。 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细化。宋元以前,棉花栽种技术未传播到中原,丝制品这种奢侈物,只有富贵人家才用得起,百姓穿的多是麻、葛、苎、毛。至近代,棉织品逐渐普及,家家都可纺线织布,自给自足。这时捣衣已从垂直走向平面,沿用的正是古时捣衣之法。再往后,砧杵还用来洗净衣物,将浸泡过的脏衣置在石砧上用杵来回捶击,去浑,再清洗,如此反复洗净衣物。沿用过去的叫法,也被称为“捣衣”。 后一种“捣衣”早在周代已经出现。《诗经·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葛,是古人制衣的苎麻,苎麻要先煮再捣成葛布,最后制成衣服。 西汉女作家班婕妤所作的《捣素赋》:“投香柞,扣玟砧,择查鸾声,争凤音。”捣素,是宫女把白色生绢用木棒捶打柔软后,再裁剪缝制成衣服。何为“素”?《说文解字》:素,白致缯也。意思就是未染色的丝绸。大多古诗赋中出现的“捣素”“捣练”也统指丝织品,可见,班婕妤所写“捣素”并不作“捣衣”之意。 到了六朝时期战乱频繁,人民生活颠沛流离,以“捣衣”为题的诗歌逐渐盛行。东晋诗人曹毗《夜听捣衣》:“纤手叠轻素,朗柞叩鸣砧”、南朝谢惠连《捣衣》:“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王僧孺《捣衣》:“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等。六朝民歌里有吴歌《子夜四时歌之秋歌十八首》:“忆郎须寒衣,乘月捣白素。”西曲歌《青阳渡》:“碧玉捣衣砧,七宝金莲杵。”在这些诗文中不难发现,诗人所用“捣素”或“捣练”与“捣衣”一词是有混淆的。诗名为“捣衣”内容却直指“素或练”。捣素或练的材料为丝,捣衣则为麻、葛、苎、毛之类。文人雅客贴近生活,却忘记取之于民,也需斟酌考察一番的。 至唐宋,捣衣与捣练两者之间的关系更是混淆不清。当时政局动荡,大量以“捣衣”为题材的诗、词、赋、画、曲纷纷涌现。在众多关于捣衣诗词中,已不见讲述捣衣过程,多是表达缠绵悱侧的思乡念亲之情,抑或羁旅漂泊的怀友悲己之情。唐朝诗人韦庄《捣练篇》“月华吐艳明烛烛,青楼妇唱捣衣曲”、南唐后主李璟《望远行》、李煜《捣练子》、宋朝词人贺铸《练子》五首——《夜捣衣》《杵声齐》《夜如年》《剪征袍》《望书归》。“净拂床砧”“月下捣衣”“巧剪征袍”,把寒衣捣、剪、制、送的全过程表现得淋滴尽致。北宋捣衣词的代表作有王安石《千秋岁引》、辛弃疾《生查子·和夏中玉》、晏几道《少年游》和李清照《行香子》等。在元诗元曲里,也多见捣衣。杜本《秋兴》:“月冷谁家频练,风清何处细吹。”赵明远【越调】《斗鹌鹑·题情》套曲《秃儿》:“秋声和辘护砧韵敲,浙零零细雨酒洒芭蕉。”从元曲中对“捣衣”的描绘,不难看出,捣衣已由“捣”改为“敲”的方式来。至明清时期进入尾声,有刘基《瑞龙吟》、谢榛《捣衣曲》、林鸿《寄衣曲》,有纳兰性德的《密云》“旧行人寻堆馆,凉砧一片古檀州”的诗句。纪昀还把“捣衣砧”故事,写进他的名作《阅微草堂笔记》。 三 借用砧杵洗衣十分便捷,很快走进了千家万户。因为捣布帛是一次性,衣服却是要常洗。布帛不一定家家织,衣服却是每个人都需要。用砧杵来洗衣和槌平,这是其功能的嬗变。久而久之,这对朝夕相处的用具有了俗名“棒槌”和“棒槌石”。 棒槌除了指洗衣,因其“直筒子”的外形多用来比喻性情耿直、没心眼的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凤姐道:“我哪里管得上这些事来,见识又浅,嘴又笨,心又直率,‘人家给个棒槌,我就拿认针了。”“针”与“真”谐音,“认”与“纫”谐音。“给个棒槌就认针”,本意是把棒槌当成针来用。后指人心眼儿实,别人随便说说,就信以为真。棒槌本为杵,何时又与针有了关联呢?南宋文学家祝穆《方舆胜览》:“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欲作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这便是李白铁杵成针的典故,也可作铁棒成针。这说明:磨杵成针和“给个棒槌就认真(针)”逐渐两词殊途同归,竟也误导了撰写《红楼梦》的曹雪芹。 古人穿衣尚有所讲究,今人做事更当严格认真。
□吉娜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