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已经有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有一些家庭里面,如果父亲或者母亲存在一种心理障碍,孩子也有类似的心理障碍问题。那么,心理疾病也会和精神疾病一样,有遗传几率吗?

心理疾病有遗传吗(你的心理疾病会遗传吗)(1)

很多人把抑郁症的遗传作为例子,来说心理疾病也是可以遗传的,那么事实上是如此的吗?

认同作用

有没有遗传这个问题其实不太好回答,虽然研究和调查当中有这样的现象,但是也代表不了遗传就一定存在。遗传这个词对于心理疾病不够准确,我们可以用认同这个词。

心理疾病有遗传吗(你的心理疾病会遗传吗)(2)

就比如一个母亲总是焦虑不安,总把女儿控制的很严,对女儿水哦外界都是不安全的,无微不至的陪着女儿的成长。等女儿成长中过度依赖父母,与外界过少的接触和联系,无法从外界得到更多的反馈和自我认知,长大后很可能也会长成和她母亲一样容易焦虑的人。

认同的意思,是指一种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专业名称为“投射性认同”。

心理疾病有遗传吗(你的心理疾病会遗传吗)(3)

母亲因为自己内心有一个小孩子从未长大过,不够安全。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她无法去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发展安全感和自信心,而是把这种不安全的感觉“投射”在孩子身上,总觉得孩子不够安全,于是过度保护过度照顾,无论孩子多大都当成是三四岁去照料。

孩子因为没有拒绝的能力,于是只能被动接受,久而久之,就认同了母亲的不安全感,真的觉得自己很不安全,需要被保护,而保护的能力来自于母亲而不是自己。于是长大后,焦虑感挥之不去,变成和母亲一样的心理困扰。

心理疾病有遗传吗(你的心理疾病会遗传吗)(4)

家庭的塑造作用

虽然很多人觉得自己家里面没什么可以拿出来说的,但是其实很多家庭都有主导作用的集体无意识的价值观,无形的影响着家庭和家族一代又一代人。

例如在一个家族中女性都很能干,但是在家族中却最没有地位,而男性游手好闲却居于统治地位。于是这个家族中每一代都会出现那么一两个重度抑郁的女性。

这种心理疾病的无意识认同,其实可以用性格遗传来解释。你从小在父母言传身教下长大,你的性格多多少少会受到父母的影响。这些消极的影响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无意识传递,即通过投射性认同的方式。

心理疾病有遗传吗(你的心理疾病会遗传吗)(5)

那么,如何摆脱心理疾病的“遗传”?

应对方式就是在咨询的过程中,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能够看到家庭中的一些不良模式,并从自己开始改变这些互动模式,转化为积极健康的互动模式,而不要无知无觉地继续传给下一代。

免责声明:本文文字图片素材,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