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了一个短视频,视频中,一家英语辅导机构的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跟学生开玩笑,说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自己辅导学生的数量早已突破十万,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也不过只有三千罢了,台下的学生听了,哈哈大笑。

这位老师说的虽然只是句玩笑话,但听了之后,我总感觉不是个滋味。

孔子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孔子凭什么被尊为)(1)

孔子画像

单以培养的学生数量论高下,何其荒唐!那么,被孔子究竟做了什么,取得了哪些成就,能让他受到如此高的赞誉呢?

引领“私学”之风

学过教育史的老师一定还记得西周教育的特点“学在官府”,到了后期,王室衰落,一些西周的官吏前往诸侯国谋生计,诸侯国为纷纷将这些能人志士收于囊中,于是产生了新的阶层“士”。到了春秋时期,孔子不是推行私学的第一人,但是论影响力而言,除了当时鲁国的“闻人”少正卯,独孔子一家。(孔子上任太宰后,以“五恶”的罪名诛杀了少正卯,是非功过在此不表)当然,更难能可贵的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理念,学生不问出身,只要有向学之心,只需“以乘酒壶、束脩,一犬赐人或献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四壶酒,十条干肉酒就可以了。孔子之后,私学更甚,不过,这已是后话了。

传授“为师”之范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根据他和弟子的言行编成了《论语》一书,书中记载的孔子的很多教育理念,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价值。

有教无类”,不管学生的出生富贵贫贱,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权利。这点在前面已经说过,不再赘述。

因材施教”,教师教育学生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这里有一个十分有趣的例子。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和冉有问了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劝子路三思后行,劝冉有立刻行动,足见孔子在教学中是真正在因材施教的。

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用现在话来讲,就是没等到学生实在想不明白的时候就不要去开导学生,没有等到学生知而不能言说的地步就不要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就更不用说了,这些理念今天依然在学校里被提起和应用。

学习与思考并重。论语中记载了孔子说过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意是只顾着读书不去思考就会陷入迷茫,埋头苦想不读书就会一无所得。今天,我们讲素质教育、核心素养,其实有些地方是和孔子所说的学与思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整理上古六经

孔子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孔子凭什么被尊为)(2)

六经

晚年,孔子着手整理、修订了六经,“六经”分别是《诗经》、《尚书》、《礼经》、《易经》、《乐经》、《春秋》。在整理六经的过程中,孔子将自己的理念赋予其中,从而为以后儒家学派重文化奠定了基础。至汉代董仲舒倡议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成为科举取士的正统学术。

东成西就,学而优则师的一生

34岁时,孔子去周国,向老子问礼。那时的孔子,正是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时候,没想到老子一点儿也不客气,直接否定了孔子的圣人之道。”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老子告诫孔子,"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大意是天下太平就出来做官,天下乱了,还是隐身乡野为好。

第二年,鲁昭公帅师攻伐孙氏,季孙、孟孙、叔孙三家联合起来,昭公兵败后奔齐。孔子也在这一年前往齐国求仕,路过泰山时,遇到一个因逃避家乡苛政而一家人逃于此地,亲人被老虎咬死但仍然不愿离开的女子,听完女子的哭诉,孔子发出了“苛政猛于虎”的感叹。到了齐国后,孔子的“仁政”主张虽然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但终不被重用。

孔子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孔子凭什么被尊为)(3)

《孔子》剧照

尽管仕途多有坎坷,但孔子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知疾不可为而为之。”55岁时,因为鲁国局势动荡,孔子带着学生开始周游列国,这一去就是14年,期间坚持讲学、著述,过程十分艰辛,“累累如丧家之犬”。14年后,孔子返回鲁国,从此无心从政,专心于讲学、修书。

纵观孔子的生平,虽然仕途上多有不顺,但在教育事业上硕果累累,开私学之风、传为师之范、修六经,哪一项都是可以彪炳千古的大功业。况且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从数量来看也是不少的。

“万世师表”的称号放在孔子身上,实在是一点儿也不为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