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人格魅力、教育智慧和历史贡献
孔子的人格魅力
孔子为什么是万世师表? 细读《论语》,我们就会发现,孔子是一位具有多彩多姿性格的人,有时还很可爱。以 《论语》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能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里产生深巨影响,孔子也被推崇为万世师表,当然是源于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但与孔子本人的人格魅力也有莫大的关系。
孔门弟子亲眼目睹了孔子的人格魅力,并为其所吸引。《论语·述而》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孟子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这是对孔子人格的一种轮廓式的描述。颜渊对孔子更是赞佩不已:“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一、孜孜不倦的学者
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勤奋不倦的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孔子自己承认:“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在不断的学习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孔子学习如饥似渴,不断的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入太庙,每事问”(《论语·乡党》)。
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孔子以学习为乐,并对学习有很深的体会。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对这一事件,《史记·孔子世家》所记略有不同:“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太史公多了“学之”两字。综合这两段记述可以看出,孔子在齐国与太师讨论音乐,欣赏了《韶》音之后被其所吸引,然后孜孜不倦的学习,以致“三月不知肉味”,从中得到了极大的乐趣。这正符合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的精神。
孔子对学习要求极其严格,“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他常常担心自己的学习不进则退,因此时时策勉自己。孔子好学,而对外界要求不高,“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孔子把学习作为终身的事业,在学习上不断修养自己,他说:“ 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孔子极力赞赏勤勉好学、 心无旁骛的人。他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论语·泰伯》)
二、兼善天下的仁者
儒家是讲究积极入世的,在现世做出一番事业和贡献是儒家梦寐以求的,孔子当然也不例外。可以说,孔子的所有作为都是以在社会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目的的,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改造社会是孔子的理想。他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货》)意思是说,我怎能像匏瓜一样只待在一处而不被饮食?表达了积极用世的思想。而仪封人认为“天将以夫子(孔子)为木铎”(《论语·八佾》),就是说孔子必定要像“木铎”那样,用学问来发挥自己宣传和教化世人的作用。不管是为“木铎”还是不为“匏瓜”,意思是一样的,就是必须要在现实社会做出一番事业,使个人的才学得以为社会服务。
孔子有时提出“天”来支撑自己及自己的事业。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匡人围困,当时形势非常紧急,他的弟子产生了恐惧的情绪。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此处两次提到“天”,当然不是宿命论的意思,而是孔子借此表达自己无论如何艰难都要继续自己事业的信心,从侧面表现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
“仁”是儒家的中心学说,孔子把“仁”从人性与人际关系的立意上引申到了兼善天下这一层次,强调要把内在的精神修养扩展出来而为他人、为天下做出贡献。“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论语·颜渊》)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孔子不光这样说,他也这样做了,如周游列国,授徒讲学等等。孔子为此付出了大半生的精力,他是真正的仁者。他对自己的“仁学”抱有极坚强的信念,矢志不渝。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他还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孔子还自信的说“: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孔子对自己的“仁学”不但有坚强的信念,甚至可以为此献出生命也再所不惜,“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与孟子“舍生取义”的思想正相对照。孔子“仁”的学说对中国士人学有所用、积极用世的思想影响是深远的。
三、知人论世的智者
孔子看人不从片面出发,而是详细的考察一个人,作出综合评价。既能看到一个人的不足,也能看到一个人的长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
孔子曾不满的说:“管仲之器小哉!”并批评他不节俭、不知礼,批评的分量是很重的(《论语·八佾》)。但当子路认为管仲不仁时(因为管仲未死公子纠之难,反而做了纠的政敌公子小白的相),孔子极力为管仲辩诬,认为管仲有仁的一面。并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莫之知也。”(《论语·宪问》)既有批评,又有赞美,可见孔子知人论世的视界是开阔的。
颜渊是孔子非常欣赏的学生,孔子曾多次褒扬他。但孔子也指出:“回(颜渊)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论语·先进》)孔子含蓄批评了颜回缺乏怀疑态度的精神,此中可以看出,孔子看一个人是深刻的,不因自己欣赏而去回护他。
季康子是鲁国的权臣,他贪欲很盛而又专权,治下盗贼很多,他就此事请教孔子。孔子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不窃。”(《论语·颜渊》)意思是说,如果你季康子没有贪欲,就算赏赐人民让他们为盗,他们也不会去盗窃的。这句评论可谓一针见血,指出正是季康子本身的原因才有下面人们的为盗,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孔子的见识是非常敏锐的,对贪权逐利的当权者是严厉的抨击。
孔子考察人一生的行事之后,提出了忠告,认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这是孔子对人们心理与生理的细致分析,对今人还有警世作用。
孔子用世屡次受挫,他认为这是外在环境造成的,外部环境能够深刻的影响一个人的发展,甚至束缚人的发展。孔子认为外部环境时有恶劣是正常的情况,有才能的人会经常受到不利情势的历练。对于不好的处境,不是抱怨叹气,而是要努力从各方面修养自己,提高应对环境的能力。他说:“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君子之行己,其于必达于己,可以屈则屈,可以伸则伸。故屈节所以有待,求伸者所以及时。是以虽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于义。”(《孔子家语》)。
四、乐天知命的通者
孔子一生不得志。早年奔波于列国,尝尽辛苦,晚年退而修书讲学。虽然孔子不得志,所历艰难,但孔子不畏惧,不逃避,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在乐天知命、通达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庄差。“孔颜乐处”是对这种处世态度的概括。
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这句话是对颜回的肯定,实际上也是孔子自己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正所谓“夫子自道”。孔子还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论语·述而》)这种淡泊明志、宁静自得的精神支持了孔子,使他能在各种厄难中站住脚,努力追求着自己的人生境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正因为对事情看得比较开,所以当在陈、蔡被围时,子路已经不耐烦了,而孔子却可以“讲诵弦歌不绝”。
在一次弟子们的言志中,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听后,喟然叹曰:“吾与点(曾皙)也!”(《论语·先进》)这种诗化生活触动了孔子的心弦,并深深为之向往,但又被诸事阻绊,因此才有“喟然”一叹。
孔子有时也开开玩笑,露出了幽默、可爱的一面。一次孔子到了他的学生子游主管的武城,听到了弦歌之声。夫子莞尔一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治理小小的武城还用得着行礼乐教化吗?)子游对曰:“昔者言偃(子游)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子曰:“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从这种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性格中很本色的一面,特别是“莞尔”一词,让人想见孔子和子游开玩笑的情态。
孔子对现实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他知道自己的主张可能得不到时人的认同,在积极用世的同时,也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这样实际的思想出现。所以说,孔子抱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做事,但也顾及到了实际情况,他不是不知变通的人,否则他晚年也不会回到鲁国去修书教学了。孔子的这一思想,可以说影响了以后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孔子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态度是达观的。“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面对郑人的揶揄,孔子不但没有生气,而且还非常高兴,因为“丧家之狗”正道出了孔子奔波列国的辛酸,孔子可以借此以解嘲,也表明孔子不怨天尤人的达观态度。因此,孔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武锋)
孔子的教育智慧
至圣先师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而且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开启了人类教育理论创新之先河,也为我们今天的教育行动和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与智慧。
一、全面发展的智慧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内在的根本之道。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年多年前,第一个提出了“礼、乐、射、御、书、数”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礼,就是培养学生懂得社会规矩,遵守社会秩序,严守国家法令;乐,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乐观的精神境界;射,就是培养学生精湛的射箭技能和适应各种生存环境的强健体魄;御,就是培养学生驾车技能和兵车布阵的谋略;书,就是教导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知识,培养一定的人文素养;数,就是教导学生学习一定的数学计算知识和应用技能。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述,礼、乐就是德育,射、御就是体育,书、数就是智育,即德、体、智全面发展,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孔子还明确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通才的教育思想。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第七》)孔子主张,培养学生要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活动于六艺中。孔子这一伟大教育思想的提出,对以后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制定与确立,提供了科学的启示和原始模型。
二、先德后文的智慧
品德和文化是教育的两大核心内容,也是人才素养构成的两大核心要素。二者之间孰先孰后?孰轻孰重?这是教育史上长期论争的课题。孔子在总结前人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探索中,第一次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伟大教育思想。孔子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孝悌、谨慎、诚信、仁爱等道德品质,如果这些品德躬行实践和培养好了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再去学习文献知识。他主张要德智并重,科学施教,先德后文,乐育人才。这一教育主张,经过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实践反复证明,完全符合教育规律,完全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客观要求。
三、面向全体的智慧
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面向少数学生,这是检验教育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孔子怀着济世安民、治世富邦的伟大抱负,第一个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他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大胆打破教育的等级界限,主张不分族类、年龄与贫富,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在具体的教学中,他对学生不分智力高低, 基础好差,都耐心进行施教,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程度上都有所进步和成长。
四、爱生如子的智慧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这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教育的法宝。孔子用最高品质的教育爱学生。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学生:即典籍文献、社会实践、忠诚待人、讲究信用。孔子用自己的生命爱学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论语·雍也第六》)孔子的爱徒伯牛得了不可治愈的传染病,连自己的家人都忍痛远离放弃护理,而孔老师闻讯后,前往看望,并不听学生劝阻,从窗户上握着伯牛的手,安慰和鼓励他战胜病魔。孔子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第七》)他肯定每一个学生的的进步,引导和鼓励每一个学生改正缺点,从不死死地抓住学生的过去不放。由于孔夫子真情真心地爱学生,真情真心地教学生,所以,四面八方的弟子前来向孔子拜师求学,后人赞誉孔子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五、乐启乐学的智慧
启发式教学是教育的总原则、总要求。首先,孔子通过探索和总结,提出了全世界广用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第七》)他主张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要去开导他;如果不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要去启发他。通过这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其次,孔子提倡循循善诱教育。“夫子循循焉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第九》)颜回感慨的夸赞夫子说:夫子遵循着教育规律,善于诱导着我们学习,用各种文献典籍来丰富我们的知识,用高尚的礼仪制度来约束我们的行为,使我们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再次,孔子引导学生愿学和乐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第六》)他教导学生说:懂得它的人比不上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比不上以它为乐趣的人。在教育中,他始终坚持乐教,以自己的乐教带动学生的乐学。
六、因材施教的智慧
因材施教是教育学生的大法宝,也是孔子对教育的又一大贡献。孔子主张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学生。“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第十一》)孔子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活动,他通过了解和观察,对学生评价说:高柴的性子愚直,曾参的性子迟钝,颛孙师其志过高而流于偏激,仲由的性子太刚猛。因而对他们的教育因各施其材。孔子主张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育。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第十一》)四个学生问同一个问题,孔子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和指导。孔子在教育过程中,真正做到了人各有别,教人应各因其材。
七、教学相长的智慧
教与学两种活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彼此激励的辩证统一关系。教引导学,学促进教。孔子十分注意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弟子学习。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孔子认为,面对合乎仁德道义的事,即使是对于老师,也不必谦让。孔子经常与弟子讨论学习问题,探讨学习问题,师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第七》)孔子说,诸位弟子,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而没有传授的地方吗?我确实没有密不可宣的东西呀。我从来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和你们一起行动的,我孔丘就是个这样的人。从这些表述与对话中,完全可以看出,孔夫子真是践行“教学相长”的楷模,是民主平等教育的开山祖。
八、服务社稷的智慧
教育实践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也是教育的根本属性和应有目标。孔子从开办教育开始,就坚持培养人才为黎民百姓服务,为社稷昌明服务。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最感到最忧虑的是道德不去进行锻炼修养,学问不去进行讲授传习,听到了道义的事情而不去实践,有了缺点错误不去迅速改正。孔子主张教民以善,素质取胜。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他认为有学问有仁德的好人教导百姓七年,就可以让他们从军作战了。孔子极力主张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重视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第十三》)他认为学生把文化知识背得很熟练,结果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去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应对问题,这种教育又有什么用呢?在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十分强调教育的笃行实践,强调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综上所述,至圣先师孔子不仅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位伟大教育思想家、教育理论家 ,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正如理学鼻祖周敦颐评价的一样,“夫子道德高厚,教化无穷,实与天地参而四时同。”(刘孝听)
孔子的十大贡献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第一、文化上的贡献
我国公元前841年前没有文字史料,是孔子编修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把上古文化和文明传承下来的。在孔子时代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中,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线。孔子是中华上古文化的传承人以及5000年中华文化的奠基人。
第二、观念上的贡献
在历史上夏代尊“天命”,商代信“鬼神”,到了西周周公开始“制礼作乐”,“明德慎罚”,转向注重“礼乐文明”。这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一大飞跃。孔子不言所谓有意志有灵验的“天命”和“鬼神”,而对西周的礼乐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孔子是引导中国从“有神论”向“无神论”观念转变的第一人。
第三、文学上的贡献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据《史记》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经过孔子整理删定形成了流传至今的《诗经》版本,又叫《诗三百》,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新篇章,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中国文学史上开创新篇章的第一人。
第四、哲学上的贡献
《易》原本是一部筮(shì)占之书。孔子使《易》这部筮占之书成为大道之源,成为中国哲学之源。孔子作的《易传》由《易》的“筮占”功能转变到《易》的“德义”层面上来,其中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观念已成为人类“求变向上”的思想基础和中国哲学的宝贵财富。孔子是改造《易》使《易》转向哲学,引发易学革命的第一人。
第五、史学上的贡献
孔子编撰的《春秋》是记载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鲁国历史的第一部史书。这部《春秋》仅仅一万余字却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可谓言简意丰。《春秋》为我国两千多年史学的发展创立和奠定了基础,应该说中国史学之父不是司马迁而是孔子。孔子开修史之先河,是为我国史学奠基的第一人。
第六、教育上的贡献
在历史上,孔子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人学校,在设坛办学、教书育人方面遐迩闻名。
孔子办学是政治家办学。他所选编设置的六种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为培养多方面人才服务的。孔子注重“文、行、忠、信”的教育,把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学,取得了新的成就。
更为可贵的是,孔子办学主张“有教无类”,实行全民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孔子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
第七、德育上的贡献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道败德失的春秋末期。他不但告诉人们学做人、学文化、学技艺等方面的知识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的方法,而且提出了以“中华十大传统美德”(简称“中华十德”)——“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为内容的伦理道德观念。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道德先师。
第八、体育上的贡献
孔子一向重视体育锻炼。“射”和“御”是孔子开设的六门课程中的两门必修课。“射”是射箭,“御”是驾车。作为先生的孔子很重视射箭,他本人的技艺也很高。为了强健身体,孔子不但重视体育,而且注重营养卫生。同体育锻炼相统一,孔子注重养生之道,为后世逐渐形成的养生学铺设了道路。
第九、美育上的贡献
所谓美育,就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和审美兴趣的教育。孔子是把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列一起纳入教育内容的第一位先师。从“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中我们看到,孔子的诗教、乐教除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从政本领之外,还有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和审美情趣之意。
第十、政治上的贡献
尽管孔子的政治生涯比较短暂,但是政绩卓著。孔子倡导道德政治。孔子始终把人际的友善、家庭的和美、邻里的和睦、社会的和谐、人民的福祉、国家的太平摆在重要位置。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政治主张。
孔子所说的德治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法治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孔子在教化世人、稳定社会、安邦治国方面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时空跨越两千多年,回过头去再看孔子,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孔子高瞻远瞩,他提出的“仁政德治”主张,他提出的“小康”和“大同”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政治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通过孔子的人格魅力、教育智慧和历史贡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性格丰富的、有声有色的孔子,约略观察到儒学之所以能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些原因。诚如太史公所言:“《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德配天地、道贯古今的孔夫子因此被称为“万世师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