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手下人才济济,这些人才都是从哪里招来的?今天说说丞相公孙弘:,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汉武帝提拔的人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汉武帝提拔的人才(汉武帝手下人才济济)

汉武帝提拔的人才

汉武帝手下人才济济,这些人才都是从哪里招来的?今天说说丞相公孙弘:

建元元年(前140)冬十月,汉武帝登基不久,想要做一番大事业。

(章先帝之洪业休德,上参尧、舜,下配三王。)

遂下诏问朝廷大员及各地一把手要人。

(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位于山东的菑川国(今山东省寿光市南)见了诏书,便推举了公孙弘,当时他已经六十岁了。

公孙弘年轻时曾在家乡做狱吏,后因触犯法律而被免职。失去职务的公孙弘没有了经济来源,于是到海边去替人养猪。

(少时为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

当时,他有个了不起的同乡,叫做胡毋生,是孔子的七世徒孙(孔子→子夏→公羊高→公羊平→公羊地→公羊敢→公羊寿→胡母子都→公孙弘),专治《春秋》,曾担任汉景帝时候的博士(官职,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等。)

受乡里氛围的影响,公孙弘在四十来岁的时候,也选择了《春秋》开始学习。(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可是他很穷没钱买书怎么办呢,因为他养猪的地方有很多竹林,他就在寒竹林中砍下竹子,用刀削去竹青,把青竹削成竹片向人借来《春秋》抄了读(这就是后来三字经中著名的削竹简的故事)。后来胡毋生告老还乡,在家乡教授《春秋》,公孙弘就常跟着他继续学习。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年老,归教于齐地,齐地言《春秋》者多从其学,公孙弘亦颇受焉。)

由于他学习认真、见多识广(恢奇多闻)、品行较好(养後母孝谨,後母死,服丧三年)、生活朴素(弘为布被,食不重肉)、仪表堂堂(状貌甚丽),因此得到了菑川国的一致推举。

然而好事多磨,这次入朝后直接被派去出使匈奴,由于对外交工作的外行,这一行没取得让皇帝满意的结果,皇帝很生气,后果后严重。他只好自己告病辞职还乡了。

(使匈奴,还报,不合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移病免归。)

一晃到了十年后,元光五年(前130年),皇帝再次下诏要人,这次菑川国不管他的推辞,又再一次推举了他。

(复征贤良文学,菑川国复推上弘。菑川国复推上弘。弘谢曰:“前已尝西,用不能罢,愿更选。”国人固推弘。)

到了朝廷之后,汉武帝亲自出了题目考试。

(“敢问子大夫:天人之道,何所本始?吉凶之效,安所期焉?禹、汤水旱,厥咎何由?仁、义、礼、知四者之宜,当安设施?属统垂业,物鬼变化,天命之符,废兴何如?”)。

当时,全国推举的百来号人开始答题,公孙弘的答卷开始没有评为上等,但武帝看过之后,亲自将其选定为第一名。(太常令所徵儒士各对策,百馀人,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那么他的答卷里,又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

第一:治理国家的办法。

因能任官,则分职治;

去无用之言,则事情得;

不作无用之器,即赋敛省;

不夺民时,不妨民力,则百姓富;

有德者进,无德者退,则朝廷尊;

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则群臣逡;

罚当罪,则奸邪止;赏当贤,则臣下劝。

第二:把功业传留于后世的办法。

仁者爱也,义者宜也,礼者所履也,智者术之原也。

致利除害,兼爱无私,谓之仁;

明是非,立可否,谓之义;

进退有度,尊卑有分,谓之礼;

擅杀生之柄,通壅塞之涂,权轻重之数,论得失之道,使远近情伪必见于上,谓之术。

第三:声名远播、远人来朝的办法。

气同则从,声比则应。德配天地,明并日月。人主和德于上,百姓和合于下,故心和则气和,气和则形和,形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之和应矣。

汉武帝召见他以后,一看这老头相貌堂堂,遂面试通过,正式任命为博士,正好继承了他老师当年的岗位。(召入见,状貌甚丽,拜为博士。)

后来,公孙弘一直兢兢业业的在武帝身边做官,六年后,元朔五年(前124年),丞相薛泽被免职,遂任用公孙弘为丞相。

从公孙弘的例子看,武帝找人才的办法之一,是这样的:

  1. 先问朝廷大员及各地一把手要人;
  2. 要来人就派去任用,用了不合适就免。
  3. 然后过一阵子继续问朝廷大员及各地一把手要人;
  4. 亲自出题目考试。
  5. 亲自看试卷,并对不满意的名次重新打分确定名次。
  6. 亲自面试。

看完这个小例子,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启发呢?

(这里是历代名臣传,以现代管理视角,精选历史好故事,助你行稳致远。)

(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点赞关注、转发收藏、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