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李鸿彬的言论引起了全国的热议。作为父母的我们,真想要是我的孩子是这类尖子生该多好啊!

学霸个人教训和感悟(代表建议允许超强学霸提前毕业)(1)

李鸿彬同志说“我通过多年教学发现,小学高年级、初中或高中起始年级,有极少部分学生,对数学、物理等学科中的某一门或几门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拥有超常的学习悟性,他们将来很有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的拔尖创新人才” 。“这类拔尖人才苗子,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超强“学霸”,往往在课堂上“吃不饱”, “对于拔尖人才苗子,当他们提前完成某学段的学习任务后,可以给予提前毕业、升学的弹性政策,减少或减免升学考试环节,设置个性化、跨学段贯通式的有效培育路径。”

学霸个人教训和感悟(代表建议允许超强学霸提前毕业)(2)

暂且不说这建议是否通过,我们先来聊聊神童,中国出“神童”的例子不少吧,有谢艳波,15岁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大学生;陈舒音,12岁上大学;蔡天西14岁上大学,20岁获得哈佛优秀博士称号….. 大家从网站都可以搜到建国以来不少神童的报道。这些神童也算是李鸿彬同志所说的尖子生。唯果茨基教育家就曾经提出过“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简单说,就是孩子若可以踮踮脚,多出一点力就可以学得到本领那么就能更好地发展。若是自己能轻松就学到,那么认知发展就不会大。如李鸿彬同志说的,有极少数的尖子生若在普通的教育环境下,那么他们的发展就得不到提升。

学霸个人教训和感悟(代表建议允许超强学霸提前毕业)(3)

我相信李鸿彬同志也是希望有天赋的孩子可以在更好的机制下得到发展。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出神童的例子是有,但是最后为国做出贡献的,却是少之又少。国家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这是我们都知道的道理;如何培养人才,一直都在探索的道路上。但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我们坚定的目标,所以任何的政策措施,我们都要围绕这个目标去进行。德才兼备也意味着孩子要在健康的社会环境中得到发展才可以。我们不要盲目地培养某一方面专长的尖子生而忽略了其他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因素,比如说不同年龄层的社交,比如说有效的亲子时间等等。要让他们感受到爱,才可能有真正为国争荣誉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