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衰退的疫情在过去数月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创伤。但这场危机的背后,既是危险,也蕴藏机遇。人们被迫减少外出、滞留家中,使得消费文娱产品和活跃在社交平台的时间变多,一众公司因此受益。而碍于工作条件发生重大变动,视频会议领域也在掀起一场巨变。
不久前,美国知名社交公司 Twitter 宣布支持部分员工永久在家办公。既这条爆炸性的消息之后,Facebook 创始人扎克伯格又在近日宣布,未来 5 到 10 年,Facebook 50% 的员工也将永久性在家办公。
在家办公是结果。如何保证效率和工作氛围感?离不开协同办公、会议软件的支持。过去几个月,新一代远程会议平台 Zoom 使用规模飙涨数十倍引发热议,二级市场的反映也很热烈。那么,会议软件行业过去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还经历了什么?这股浪潮中新兴玩家又是如何脱颖而出的?未来它会往何处去?本文即试图解答以上问题。
视频会议的诞生
尽管视频已经存在很多年,但视频会议的起源则要追溯到 1964 年的世界博览会。在那一届世博会上,美国电信公司 AT&T 首次展示了 Picturephone 系统。它的出现宣告了以视频作为媒介进行远距离通讯成为可能,但是由于尺寸过于庞大、生产成本过高以及操作相当复杂,它注定难以在普通人中取得什么声量,更不必说商业上的成功。
直到 1980 年代,视频会议才开始走向民用。1982 年,Compression Labs 以 25 万美元价格打包出售全套视频会议解决方案。虽然使用该系统每小时还需要多花 1000 美元,但这个价格并非难以企及,成为当时极少数财力雄厚公司的一种“炫耀式”选择。
1990 年代,随着 IP 技术、互联网和视频压缩标准的进步,基于 PC 的视频协作时代正式到来。这一阶段,蓝色巨人 IBM 推出了一套更便宜好用的视频会议系统,售价 20000 美元。与此同时苹果公司也参与竞争,它推出名为 CU-See-ME 的创新应用,可供使用者在 Macintosh 计算机上进行视频协作。
时间来到 2000 年,随着大型科技和商业公司的全球化进程加速,大家纷纷意识到视频会议的巨大好处:它不仅有利于减少环球差旅成本,还有增加协作效率的优势。再加上网络传输和高清摄像技术在各类智能设备的广泛普及,视频会议不再局限于一小撮精英高层,而是真正扩展到了所有需要它的的地方。
如今,成熟的视频会议解决方案已经很多,在海外市场,思科旗下 Webex,微软旗下 Teams、Skype,百亿美金的新兴独角兽 Zoom,还有 GoToMeeting,Join.me 等一众产品,以及国内市场 BAT、华为等巨头旗下的企业服务软件都已经足够好用。只是在参会人数、会议类型、易用程度、集成功能和服务响应速度等方面各有不同。
此外,在视频会议领域,当下最流行的趋势是“云端化”,即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新型会议形式——云会议。使用者只要通过软件登陆账号,进行简单易用的操作,便可快速高效地开展电话会议、视频会议、数据及文件共享、投屏、甚至更复杂的文档协同编辑、电子白板共享等功能。
不论从用户视角还是提供服务的云厂商视角来看,云会议相较于传统视频会议系统的优势都非常明显。
从用户角度出发,云会议极大节省了成本,企业不再需要付出管理系统搭建初期的一次性开支(MCU、专网)和日常维护 IT 系统团队的费用;接入方面也更加灵活,可以实现各类终端之间的协作整合,扩展性更好。
而从提供服务的云厂商角度来看,云平台采用 SaaS 的收费模式,用户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套餐组合,比如灵活选择购买多少个账号、通话时长等,按月或年付费。到期后如需使用则继续续费。这样的收费模式下,云平台企业收入的可预见性更高。
三个重要的视频会议玩家
从全球来看,目前传统视频会议市场是寡头竞争的状态。IDC 数据显示,这一领域的“领导者”有二:思科(Cisco)和华为,2018 年两家企业市场份额合计达 55%,“专业型选手”是美国上市公司 Polycom,此外还有“挑战者” Zoom、巨头微软旗下 Teams 竞相追逐。
我们以最具代表性的三家公司(思科 Webex、微软 Teams 和 Zoom)来展开分析。
思科堪称网络视频会议领域的开路先锋。旗下子公司 WebEx,中文名叫网讯,成立于 1996 年,2000 年 7 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06 年思科以 32 亿美元对价完成对 WebEx 的收购。
一个重要数据是,截止收购当年,WebEx 市场份额为 64%,每月服务人数超过 3500 万,收入约 3.8 亿美元。这意味着它是当年不折不扣的行业寡头。
WebEx 当年陆续击败微软、思科、IBM、英特尔等巨头,自然有其独到之处,外因和内因缺一不可。
WebEx 崛起的外因是当时正值美国公司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时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科技公司发展势头迅猛,但不少生产制造环节开始向中国内陆、东南亚、东欧进行转移,供应链也遍布全球。这一背景下,管理、服务与技术人员的沟通成本开始变高,因此,远程协作和视频会议软件成了刚需。
再加上 2001 年 911 事件的发生导致美国人飞机出行的意愿下降,以及经济衰退倒逼大型公司成本节约意识提高,众多外在因素共同促成了 WebEx 的受益。
当然,WebEx 能够在一众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也取决于其优秀的产品设计和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为了保证网络质量,WebEx在全球自建数据中心,铺建专网,搭建自有运营平台。在全球带宽尚不充足的那个年代,这成了 WebEx 打败对手的重要因素。
但 WebEx 长期的龙头地位正在渐渐被后起之秀 Zoom 追上。随着网络基础设施和带宽条件的改善,WebEx 自建数据中心的优势已经被大大缩小,此外,由于 WebEx 功能复杂,需要安装大量插件,用户体验无法保证。再加上亚马逊公有云的诞生,成本低廉、部署灵活的优点显现,Zoom 很快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积累。
因此时至今日,WebEx 市场份额逐年下滑。
当然,Zoom 之所以能成为 WebEx 劲敌,其自身发展节奏也相当迅猛。
Zoom 业务主要有三:
1)交流平台:Zoom Meetings 将所有其他产品和功能联系在一起,可提供高清视频,实现跨移动设备和会议室系统的语音、聊天和内容共享。
2)开发者平台:允许开发人员将视频、语音、聊天和内容共享集成到其他应 用程序。其中,App Marketplace 使得第三方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地发布他们的产品到 Zoom 的应用程序市场中,增强客户体验。
3)会议室与云空间:Zoom Rooms 是一个基于软件的会议系统,可直接用触摸控制,进一步增强用户体验。
它虽然进入行业较晚,但增长速度远超竞争对手。如前所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云”,抓住了云计算兴起的行业变革机会。
2010 年之后,随着亚马逊 AWS 云服务逐渐深入人心,传统软件公司纷纷开始响应大势、发力 SaaS 业务。以 Salesforce 为例,它也是在此阶段调整节奏,换来了收入增速逐步回升至 30%及以上的结果。
Zoom 的老牌对手 WebEx 原本也应该这么做,但由于对云重视度不够,领头羊在云计算方面的改变较慢。于是,以“注重用户体验”著称的 Zoom 抓住了天赐良机。
另一方面,Zoom 成立之初正值 MOOC (慕课,在线教育平台)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迁移的重要时期。
Zoom 创始人袁征认为,产品的设计理念应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不满当时 WebEx 的产品,于是从工程副总裁的位子辞职,转身做了 Zoom。
事后复盘,Zoom 采取视频优先的原则,打造极端便捷的使用体验。而且它的部署灵活,扩展性好,更重要的是,其价格优势十分显著。以上种种要素共同促成了 Zoom 的迅速崛起,时至今日,因为极易上手的优质体验、全方位的平台服务以及庞大的生态,Zoom 始终维持极高的客户满意度。
但它并不能放下戒备,因为身后还有微软虎视眈眈。
微软推出新一代 Teams 企业协同软件,初衷可能是整合旗下业务、对标明星独角兽 Slack。
如今,Teams 产品提供团队内部群聊、云视频会议和通话、内置 Office 365 应用(Word、 PPT、Excel 等)、第三方应用拓展等功能,可以为各种类型的企业和机构提供完整的远程协作服务。Teams 在推出仅两年后便交出了不俗的成绩, 2019 年日活跃用户达到 1300 万,周活跃用户达到 1900 万。
此外,微软正在向渗透率较低的医院、零售、医保等行业推进 Teams 产品。微软的 Windows 10 系统在全球有超过 9 亿台活跃设备,Office 365 商业版在全球有 1.8 亿活跃用户、3500 万付费订阅用户。相较 WebEx 和 Zoom,Teams 作为生态圈中一环,竞争力自然突出。
科技如何助力会议软件的未来?
近些年会议软件在不断发展,但背后驱动的核心因素始终是科技。未来它还将取得何种进步?我们不妨以美国知名分析师 Ben Thompson 对“科技公司”这一话题的精彩论述作为参考:
Ben 认为,五十年前,IBM 掌握核心科技。当时 tech 相关行业的所有公司分两类,一类叫 IBM,另一类叫 IBM 的客户。夸张吗?并不,因为 IBM 不仅做硬件、软件(含操作系统和应用),还提供培训、维护以及扩展服务。
当时各行各业都受益于 IBM 的技术,包括金融业、制造业、零售行业,甚至政府和军方。
IBM 把 PC 操作系统的单子签给了微软,事实上帮助后者在后来的十五年里奠定了帝国根基。这个故事本身已经众所周知了。不过,微软也做到了 IBM 没做到的事,变革商业模式。
当时的故事背景是,IBM 虽然为客户提供整套服务,也直接面对客户,但在 1968 年,他们为了逃避联邦政府的反垄断诉讼,主动分拆了硬件、软件和服务业务。这在客观上使得软件市场变得分散且活跃。
再加上,1980 年左右美国正式把“计算机软件”的版权归属明确下来,各项条件成熟之后,微软终于可以安心按份收钱卖软件了。
按照 Ben Thompson 观点,正是按份收钱帮助微软实现了 IBM 曾经没能实现的事,因为这完美利用了一个点——零边际成本。
这还没完,零边际成本意味着客户可以极大降低前期投入,而在微软这边来看,他们还可以持续获取后续的服务收入,某种程度上实现了 SaaS 行业的愿景。
再之后,微软模式也不足够 tech,新的时代由 Salesforce 开启,它的逻辑也简单,不需要装备硬件和系统,只需要借由云端服务器,远程按需取用即可。
这一机制的创新点在于,微软做到的是把软件开发的巨额成本分摊到最多的客户身上,而 Salesforce 自己一力负担了建立、运行大型集中式服务器的成本(亚马逊 AWS 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在科技的影响之下,巨额费用不仅被分摊,服务商还一力承担了大量原本应该是客户承担的开支。
Ben Thompson 最后提出,科技创新还没完。Atlassian 也许比 Salesforce 还切合 tech 的名头。原因是它可以做到零交易成本,想试用?自助即可。据说 Atlassian 销售人员的唯一职责是客服和维护流失。
到这里,Ben Thompson 对“科技公司”这一概念有了更好的理解,他拿出五个判断标准:是否借由软件创造了生态系统?边际成本是否为零?软件是否随着时间而改善?软件是否可以提供无限的杠杆?是否可以实现零交易成本?
会议软件的发展,事实上也正是遵循了类似规律。从 WebEx 到 Teams 和 Zoom,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视频会议软件早已实现超低的边际成本、更灵活的付费方案、更低的使用门槛、更好的用户体验,它们也都正在努力打造(完善)自己的生态。
而未来,它们是否能从视频会议工具一跃成为线上办公空间,满足人们更大的想象,也犹未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