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见习记者 胡闲鹤)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新时期检察机关如何做好法律监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新时期检察机关如何做好法律监督(如何落实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

新时期检察机关如何做好法律监督

新京报快讯(见习记者 胡闲鹤)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

8月10日,最高检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意见》提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依法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等检察职能,实现各项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充分发展”。这是“四大检察”首次写入中共中央文件,为新时代检察工作战略布局提供明确依据。

该负责人表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过去20年间,我国刑事犯罪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司法理念要与刑事犯罪结构变化相适应。同时,《意见》还要求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健全对监狱、看守所等监管场所派驻检察与巡回检察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等。

关注一

过去20年间,全国刑事犯罪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意见》提出,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最高检负责人表示,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关键在切实做到“从政治上看”。比如,《意见》要求“依法惩治和有效预防网络犯罪,推动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近年来,网络安全风险日益突出,传统犯罪加速向网上蔓延。检察机关办理网络犯罪案件以年均近40%的速度攀升,2020年达到了47.9%。特别是战疫期间检察机关办理的诈骗犯罪案件中,有三分之一是利用网络实施的。

针对传统犯罪加速向网上蔓延态势,去年最高检专设检察办案指导组,将推动依法治网作为战略性任务谋划。最高检结合办案,就整治网络黑灰产业链、提升移动互联网监管执法能力、加大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力度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第六号检察建议,抄送公安部等部门,共同推进网络秩序综合整治。

《意见》要求,“根据犯罪情况和治安形势变化,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严格依法适用逮捕羁押措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最高检负责人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过去20年间,我国社会长期稳定,刑事犯罪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1999年至2019年,检察机关起诉严重暴力犯罪从16.2万人降至6万人,年均下降4.8%;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占比从45.4%降至21.3%。同时,新类型犯罪增多,“醉驾”取代盗窃成为刑事追诉第一犯罪,扰乱市场秩序犯罪增长19.4倍,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增长34.6倍,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增长56.6倍。“概括来说就是,严重暴力犯罪持续下降,新型危害经济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大幅上升。”

与之相对应,犯罪嫌疑人的审前羁押率,即审判前处于被拘留、逮捕状态的占比,从2000年的96.8%下降到2019年的63.3%。“尽管下降幅度比较大,但总体还比较高,羁押状态下候审仍是常态。”

最高检负责人表示,司法理念要与刑事犯罪结构变化相适应,重罪必须依法严惩,轻罪则应依法宽缓、少捕慎诉慎押,更有利教育改造、标本兼治。

关注二

对涉案企业严管、厚爱,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意见》要求“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这对传统司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最高检负责人表示,企业合规试点就是一项集末端处理与前端治理于一体的履职创新。对办理的涉企刑事案件,在依法作出不捕、不诉或者根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出轻缓量刑建议的同时,督促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并积极整改,促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预防和减少企业违法犯罪,落实对涉案企业的严管与厚爱。

《意见》提出“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这对新类型案件也有更高标准。最高检党组提出,办理经济领域等新类型案件,要切防就案办案,与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治理更高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2020年11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最高检专门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据介绍,最高检还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检察集中统一履职试点,增强刑事、民事、行政检察综合保护效果。

关注三

反思孙小果案等,推进跨省和省内监狱交叉巡回检察

《意见》对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有哪些新要求?

最高检负责人表示,《意见》写入一些正在开展的工作,对深化巩固成果至关重要。“同时,《意见》也部署一些需要加强的工作,对强化法律监督意义重大。”

《意见》要求,健全对监狱、看守所等监管场所派驻检察与巡回检察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最高检负责人表示,最高检党组深刻反思孙小果、郭文思、巴图孟和“纸面服刑”案中检察监督流于形式的问题,在深化监狱巡回检察基础上,这两年又常态化推进跨省和省内监狱交叉巡回检察,发现一大批突出问题,既有监狱执法问题,更有驻监检察不力问题。“我们还将推开看守所巡回检察,探索对社区矫正巡回检察。”

另外,司法实践中,还存在行政诉讼案件不符合起诉条件被驳回、“程序空转”、讼争问题未解、“案虽结事难了”等情况。《意见》专门明确:“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促进案结事了”。

去年10月,最高检部署开展专项监督,综合采取监督纠正、促进和解、调查核实、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方式,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今年,最高检又部署常态化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活动,要求把化解行政争议作为审查行政诉讼监督案件的必经程序。今年上半年,共有效化解行政争议2916件,其中争议20年以上的28件,10年以上的180件。

关注四

运用区块链等技术,推进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

就加强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组织保障,《意见》主要明确了三个方面:坚持和完善党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领导,加强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监督制约,加强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支持保障。

在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支持保障方面,《意见》根据中央早有的部署,要求“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推进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

最高检负责人表示,大数据是助力监督的“科技翅膀”。执法司法活动产生海量数据,执法司法不公不严不廉等问题就隐藏在异常数据背后。充分掌握大数据,专业、科学运用大数据,等于掌握了发现问题线索的“放大镜”“显微镜”,会使监督更加精准、有效。

例如,浙江检察机关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数据互联、共享平台,从海量的数据中智能分析发现监督线索,初步实现由“人找案(线索)”到“案(线索)找人”,法律监督质效明显提升。

据介绍,最高检正在总结浙江等地“数字检察”建设经验,研究运用大数据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更好参与、助力国家治理。

新京报见习记者 胡闲鹤

编辑 白爽 校对 翟永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