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活人盖祠堂叫作生祠,大概是从哪一个时代父母官“自动”请老百姓替他立长生禄位而扩大之的。历史上生祠盖得最多的是魏忠贤,盖得最漂亮的是魏忠贤的生祠,盖得最起劲的是魏忠贤的干儿子干孙子干曾孙子重孙子。

皇帝微服私访时见儿子(此人被称九千九百岁)(1)

魏忠贤大字不识,智力也极平常。他之所以能弄权,第一私通熹宗的奶妈客氏,宫中有内线。熹宗听客氏的话,忠贤就可以为所欲为。第二是熹宗昏庸,十足的阿斗,凡事听凭忠贤作主张。原因是政府在他手上,他有政权,就能养活一批官,反正官爵都出于朝廷,俸禄都出于国库。凡要官者入我门来,于是政权军权合一,内廷外廷合一。

皇帝微服私访时见儿子(此人被称九千九百岁)(2)

《明史》说,内外大权,一归忠贤。内监(宦官)自王体乾等外,又有李朝饮、王朝轴、孙进、王国泰、梁栋等三十余人为“左右拥护”。外廷文臣则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主谋议,号“五虎”。武臣则田尔耕、许显纯、孙云、杨寰、崔应元主杀,号“五彪”。又更部尚书周应秋、太仆卿曹饮程等号“十狗”。又有“十孩儿”“四十孙”之号。而为呈秀辈门下者又不可数计。

皇帝微服私访时见儿子(此人被称九千九百岁)(3)

“虎”“彪”“狗”都是魏忠贤的义子。据说,崔呈秀在天启初年巡按淮扬,贪污狡狯,不修士行,看见东林正红得发紫,想尽方法要挤进去,被拒不纳。四年还朝,都察院都御史高攀龙尽列他在准扬的贪污条款,提出弹効。吏部尚书赵南星批定充军处分。朝命革职查办。呈秀急了,半夜里到魏忠贤家叩头乞哀,求为养子。结果呈秀不但复职,而且升官,不但升官,而且成为忠贤的谋主,残杀东林的刽子手了。两年后做到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儿子不会做文也中了举,兄弟做浙江总兵官,女婿呢,吏部主事,连姨太太的兄弟、唱小旦的也做了密云参将。其他四“虎”一一吴淳夫是工部尚书,田吉兵部尚书,倪文焕太常卿,李夔龙副都御史都是呈秀拉纤拜在忠贤门下当义子的。

皇帝微服私访时见儿子(此人被称九千九百岁)(4)

“十狗”中如曹钦程,《明史》本传说:“由座主冯铨父事魏忠贤为十狗之一。于群小中尤无耻,日夜走忠贤门,卑谄无所不至,同类颇羞称之。”到后来,连魏忠贤也不喜欢他了,责以败群革职,可是此狗在被赶出门时,还向忠贤叩头说:“君臣之义已绝,父子之恩难忘。”大哭一场而去。忠贤死后,曹饮程被处死刑,关在牢里等行刑。日子久了,家人也厌烦,不给送饭。他居然有本领抢别人的牢饭,成天醉饱。李自成陷北京,破狱出降。自成失败西走,此狗也跟着,不知所终。

皇帝微服私访时见儿子(此人被称九千九百岁)(5)

“十孩儿”中有个石三畏,闹了个不大不小的笑话。有天某贵戚请吃饭,在座的有魏忠贤的侄儿魏良卿。三畏喝醉,点戏点了《刘瑾醉酒》,犯了忌讳。忠贤大怒,立刻革职回籍。忠贤死后,他还借此复官,到头还是被弹効免职。这一群虎狗彪儿孙细按本传,有一个共通的特征,几乎没有一个不是贪官污吏。

皇帝微服私访时见儿子(此人被称九千九百岁)(6)

而当时的明熹宗朱由校性机巧,好动斧锯以及涂漆之类的事情,长年不倦。每次在拉线削墨时,魏忠贤之辈常来奏事。朱由校很厌烦,荒谬地说:“我已知道了,你们好自为之。”魏忠贤因此便任凭自己的意愿恣行威福。魏忠贤的威权不但超过去任何一个宦官,也超过任何一个权相,甚至皇帝,也被称为 “九千九百岁”“。

皇帝微服私访时见儿子(此人被称九千九百岁)(7)

天启七年(1627)秋八月,明熹宗朱由校驾崩,信王朱由检即位。朱由检先是隐而不发,等掌握收集了魏忠贤等人的罪症后,命锦衣卫前去逮捕,将魏忠贤一伙一网打尽。恶善皆有报,诚不虚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