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湖南正在“练”三种力:电力、算力和以科技创新为主要代表的动力。这“三力”,其实是湖南经济的“三大支撑”,发挥的是定盘星和压舱石的作用。当今时代,“经济肌体”强不强,“经济肌肉”发不发达,与这三种“力”高度相关。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吴公然 长沙报道

被打上“支撑”标签的“三力”,换句话说,是一种基础力,是建设“经济大厦”的基础设施。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这“三力”同时也是当代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要想有所建树的一种基本功。

没有基本功,到老一场空。从去年11月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加快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到今年2月省政府常务会议提出把“三力”作为湖南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撑”,再到5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湖南省强化“三力”支撑规划(2022-2025年)》,湖南在增强“三力”的路上,苦练本领,奋发图强。

“三力”:基础中的基础

老百姓“要想富,先修路”的朴素思想,道出了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抓基础设施,就是抓发展。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因此在世界上博得了“基建狂魔”的称号。

简单易操作的力量训练有哪些(观察湖南正在)(1)

“基建狂魔”,湖南有份。湖南历来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从“一化三基”到“两新一重”,再到“三力”支撑,湖南立足省情,找准国家战略定位,与时俱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得益于基础设施的改善,湖南经济发展进入全国前十强,并稳定在十强。

继县县通高速公路后即将实现市市通高铁,2020年全省能源供应能力已达1.63亿吨标煤,莽山水库实现387.5米高程下闸蓄水,百亿级的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南数字产业园项目落户长沙……截至目前,以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四张网”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筑牢了湖南的发展之基,是保障老百姓获得更加美好生活的幸福之盾。

简单易操作的力量训练有哪些(观察湖南正在)(2)

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在路上。

4月26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实际上,现代化基础设施,除了“铁公基”等传统项目,还包含以信息、融合、创新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此次中央财经委会议指出了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的五大重点领域:网络型、产业升级、城市、农业农村、国家安全

简单易操作的力量训练有哪些(观察湖南正在)(3)

不管是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还是五大领域,都有“三力”的影子。电力是基础性支撑,生产生活须臾不可离;算力是战略性支撑,是数字经济的“关键底座”,也是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力是根本性支撑,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源泉。

看到这里,你便明白,湖南正发力练的“三力”,可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缺乏这“三力”的支撑,不但基础设施无法立起来,经济发展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湖南“三力”变得越来越有力

今年3月疫情暴发后,有段时间很多人发现无法登录自己的健康码,生活工作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实这是算力不足的缘故。后来,湖南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通过多云调度等方式,解决了问题,登录健康码又变得丝滑流畅起来。

从算力不足,到解决不足,证明了湖南的算力,正变得越来越有力。

截至目前,全省建成5G基站超过6万座,县级及以上行政区主城区全部实现5G网络覆盖,行政村光纤和4G网络覆盖率达100%。国家超算长沙中心的算力提升到200PFLOPS,进入全国前4位。以算力集群赋能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全省建成和在建规模以上数据中心48个,机架总规模达15.9万架,人工智能算力体系累计提供算力服务达11亿核时。

事实上,湖南变得越来越有力的不止算力,还有电力和动力。

在电力方面,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以往受缺电影响,湖南很多地方每年冬天都会停电。但在2021年冬季,随着电力供应能力的增强,老百姓的缺电紧张感获得缓解,几乎没了停电现象。因为,2021年底投产的南昌—长沙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为湖南温暖度冬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永州电厂、南昌至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等一批重大能源项目新建成投产以及新能源蓬勃发展,全省电力稳定供应能力达到3800万千瓦。

简单易操作的力量训练有哪些(观察湖南正在)(4)

动力方面,科创带动能力逐步增强。湖南拥有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创新平台,产生了超级杂交稻、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深海钻机、北斗应用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2021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迈上万亿元台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在湘院士总数增至42人,在湘落户院士专家工作站达50家。

简单易操作的力量训练有哪些(观察湖南正在)(5)

“练力”方法:1 3 9

还要为大家解决的一点疑问是,强化“三力”支撑,与湖南目前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并非“两张皮”,两者紧密相连。

可以说,强化电力、算力和以科技创新为主要代表的动力支撑,是贯彻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实际行动;是推动转型升级,夯实现代经济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举措;是维护经济安全,畅通经济循环的战略性抓手;是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湖南长远竞争力的标志性工程。

记者获悉,“一个规划”(《湖南省强化“三力”支撑规划(2022-2025年)》),“三个行动方案”“九大标志性工程”即将出台,这是强化“三力”支撑的四梁八柱,未来湖南发展的万千气象尽在其中。

通过以上规划、方案、工程,大家是否嗅到了一点不一样的味道。你的直觉是对的。据了解,以上举措可谓视野超前,举措超常,力度空前。

未来,湖南强化“三力”支撑瞄准了什么样的目标?

电力:2025年,电力稳定供应能力达到5900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持续提高;

算力:全省总算力提升到10EFLOPS,数据中心平均利用率不低于60%;

动力:围绕重点科技攻关和攻克“卡脖子”技术加大力度,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为现代化新湖南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湖南“三力”,最终让无力者有力,让有力者前行。

简单易操作的力量训练有哪些(观察湖南正在)(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