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

辛弃疾的经典名言(读懂了辛弃疾这首词)(1)

“ 铁汉柔情 ”

辛词无一首不好,这是后人对他的评价,故有“词中之龙”之美誉。

提起辛弃疾,几乎所有人都关注他的“爱国情怀”,以至死未能铭志而为憾。

他一手执笔,一手提刀,文可指点江山,武可纵横沙场。

但是今天我们要讲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辛弃疾——铮铮铁骨背后的似水柔情。

实际上,辛弃疾是一个很热爱生活,并且充满情趣的人。他有上场杀敌、收复失地的斗志,但他从不缺乏对现实的想象力。

比如在《青玉案·元夕》中他写道: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这是对一个擦肩而过的女子细致地描写,词的本意是讽刺朝廷粉饰太平、营造歌舞盛世之假象。

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却隐藏着一种“视觉美学”。

辛弃疾的经典名言(读懂了辛弃疾这首词)(2)

我们总说艺术是相通的,如果这首词的下半片用镜头语言表达出来,你会发现摄像机下的那个女子,正站在幽幽暗暗处,平静地看着远处的喧嚣和热闹。

她游离在人群之外,心中有故事,脸上无风霜,眉山目海里有对世事的困惑,和些许无奈的倦怠感。她想融入却又下意识地疏离,这种矛盾的心理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长短镜交错后,在脑海中闪回,最后发现站在那里的分明就是诗人自己。

可风中还残留着她衣袂上飘过的清香。

这就是诗词的魅力,写诗的人不易,能读懂诗的也不易,这世上心意相通的人方可称为知己。

这种感受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一阙词入了心头,久久萦绕,他用诗词看世界,我们用诗词看自己。于是,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人,就成了我们的风景。

辛弃疾的经典名言(读懂了辛弃疾这首词)(3)

- 诗人的诗意人生 -

41岁时,辛弃疾获官江西安抚使,开始在上饶建造庄园,取名“稼轩”,为隐居做好了准备。

在这里,他整整停留了20年,那是一段漫长的岁月,也是乱世中难得安静的一隅。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辛弃疾对生活的向往和他收复失地的决心一样,都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这也是他能写出那么多好词的原因。

一个不懂生活的人,不过是一介莽夫,心中的未竟之志从不是自甘堕落的借口,理想和现实辛弃疾分得很清。

辛弃疾的经典名言(读懂了辛弃疾这首词)(4)

公元1178年,39岁的辛弃疾在赴临安的途中,与友人话别写下了一首词,题为《鹧鸪天 · 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在这首词里,辛弃疾抒怀了他对人生的看法,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虽然壮志未酬,且居壮年,但他已经活得很通透了。

诗词大意可解为:

一首阳关曲唱罢,眼眶已经湿润,那些功名利禄想来也都只是小事,不要为此劳神伤身,任何时候都应该好好吃饭。水天相接,岸边的树木延伸到无尽的远方,一眼望不到底,乌云滚滚把青山埋了一半;

古往今来,遗憾的事情何止千万件,并非只有离别才能让人感到悲伤,相聚才能让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也并非是最险恶的事,红尘中的道路往往更加难走。

辛弃疾的经典名言(读懂了辛弃疾这首词)(5)

王维在《酌酒与裴迪》中写: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上半片第一句中,辛弃疾表达了同样的处世观,这不仅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之所以我要努力地照顾好自己,是因为我知道烦恼不会自己消失,吃得饱睡得好我才有力气去和它们对抗。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这两句又是“视觉美学”的完美体现,沿岸的树木在水天相交处消失,长镜头把人的思绪带出很远,然后青山一半埋烟雨,又被短镜头拉了回来。

整个画面都很深沉,无伤自悲的滤镜,为离别渲染出灰色的背景。

辛弃疾的经典名言(读懂了辛弃疾这首词)(6)

下半片中,是词人对世事的感怀,聚散离别都不是让人最伤感的事情,江水滔滔尚可随波逐流,但尘世的烦恼却是让人避之不及,映衬前一句的描写,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

所以词人下了结论:人间的路才是最难走的,人心也才是最复杂的。

而要解决这些烦恼,有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放下对功名利禄的追逐,善待自己的余生。好好吃饭、吃好每一顿饭,是最朴素的真理。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