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泉州温岭养老院,10月13号晚上,63岁的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正襟危坐,叫来了弟子妙莲法师,让他拿来纸笔,弘一法师先写下遗嘱,然后在另一张纸上写下了悲欣交集四个大字。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1)

交给妙莲后,他就一只胳膊支着头,侧身躺在简陋的床板上,闭上眼睛不再说话了,表情安详肃穆。妙莲退出去关上房门,坐在外面为师傅诵经,在阵阵的诵经声当中,弘一法师安详的圆寂了。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2)

悲欣交集这四个字,就成了弘一法师最后传世的墨宝了,请大家看这四个字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3)

这也是引发了大半个世纪,争议不断的四个字。争议首先集中在诡异的字体上。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这个大家都知道,那是民国才子中的才子啊。他在新时书法,绘画,音乐的造译上都堪称是一时之选,大咖中的大咖。而您看这四个字呢,宛如孩子般幼稚笨拙,完全不像是练习过书法的人所写,更不要说是一代书法名家李叔同了。

大家再对比一下弘一法师的另一幅字,放下这幅字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4)

近年拍出过400多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呀,差不多是200万元一个字,这在书画作品当中也算是天价了。再看弘一法师年轻时代的作品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5)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6)

多是大刀阔斧,深沉古暮的风格,怎么遗作判若两人了呢?有人认为弘一法师是由于常年患有神经衰弱症,晚年的时候四肢都浮肿了,可能临终之时已经没有握笔之力了。才会留下与一生风范大相径庭的遗作吧。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7)

但是有长期研习书法的人不同意,说自幼练习书法的人呐,一提笔就有精气神在。哪怕是体力衰弱了动作走形了,但是下笔也看得出底蕴,不至于出现和一生的成就180度反差,完全是两个人写的字这种情况。这些人认为,只能从字如其人这个角度去理解。因为字往往能够反映出写字者本人的性格,心境等等因素。字是书写者志向的展露,心境的表白,人品的写真,所以才会有见字如见人这个说法。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8)

弘一法师临终留下了儿童般幼稚的字迹,那就只能说明,他此时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他过去的全部人生经历,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另外有一些人干脆就说,这幅遗作压根就是伪造,才会判若两人的。

悲欣交集,这4个字浓缩了弘一大师传奇的一生。那他包含了怎样的秘密,又想表达什么呢?咱们今天就来试着探索解密一下,先从弘一法师的生平说起。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9)

1880年天津,一只喜鹊衔着一只松枝,飞进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后院。只见喜鹊嗖的一下,就飞进了一间雕梁画栋的房间里。在房间中间的圆桌上放下了松枝,然后拍拍翅膀飞走了。在场的女仆老妈子们都看傻眼了,不知道这包含着什么寓意。就在这时,房间里突然传出哇的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原来是这家的五姨太生产了,隔壁的男主人李筱楼听到孩子的哭声,很开心,一听到生的是男孩就更开心了。他翻遍了典籍,给孩子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李文涛,字叔同。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10)

李筱楼是天津的盐商,也是当时天津的首富,属于福布斯富豪榜级别的人物,李叔同是他的第三个儿子,从小就接受了最优质的教育。在他幼年父亲去世之后,大哥担负起家长的职责,继续给他提供优质的教育。所以用现在的话讲,李叔同是赢在了起跑线上。另一方面呢,小叔同确实也天资聪颖,文章诗词歌赋样样不在话下。眼看着书童如此出色,兄长和母亲也都对他寄予厚望。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11)

光阴荏苒,李叔同转眼就长成了翩翩公子。按照习俗,他在18岁那年,在母亲的安排下娶了天津另外一位巨商的女儿俞氏,后来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这时李叔同的财名远扬,家族的生意也蒸蒸日上,可谓是谈笑有达官往来无白丁啊。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12)

李叔同的得意人生才刚刚开始,但是变故来得猝不及防。当时大清帝国已经是江河日下,年轻的光绪皇帝集结了几位血气方刚的政治菜鸟,希望用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来扭转乾坤。热血青年李叔同听到以后也极为赞同,还四处发表言论支持维新变法,结果这场变法不满百日就夭折了,光绪帝被软禁,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13)

而李叔同呢也被视作了康梁一党,受到了牵连。其实这也不算冤枉他,李叔同曾经刻过一方印章,上面的7个字就是南海康君是吾师。就说康有为是我的老师,这算是石锤的证据。不过李家到底是一方巨富,花钱消灾上下打点,没让李叔同进监狱,没遭什么罪。但是仕途无望了,天津也暂时待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李叔同只得携带母亲和妻子去上海避祸。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14)

20世纪初的上海,虽然十里洋场还不像后来那么热闹,不过已经是一个活色生香的大都会了。李叔同既有家财万贯做底气,又有才情容貌当敲门砖,那当然故事不断。很快就和当时的名妓朱慧百,李蘋香们都有了往来,还为他们写过香艳的诗词,闹出过桃色的绯闻,妥妥的就是一个清末版的王校长。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15)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16)

这时李叔同人生当中的第二个变故发生了,年仅46岁的母亲突然去世,他出生的时候父亲是68岁,母亲当时只有19岁。所以李叔同的父亲,李筱楼73岁去世的时候,李叔同只有5岁,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母亲就不一样了,母亲是他整个童年世界的全部啊。

母亲的去世,第一次让李叔同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母亲临终的时候,给李叔同留下了一句话,我从来就没有见你快乐过,那现在你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想做什么就去做吧。母亲的这句临终嘱托,对李叔同的影响很大,也许是他日后,那个石破天惊决定的原因。

李叔同做了一个决定,就是离家东渡日本,去东京上野美术学校学习油画和音乐,这一去就是6年时间。转眼来到了1910年,一艘轮船停靠在了上海港,李叔同走下了轮船的舷梯,可是在他身边,还陪伴着一位美丽的日本姑娘,他就是李叔同在日本学画期间的人体模特诚子姑娘,而现在是他的妻子了。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17)

这样李叔同就有了两位妻子,一位中国原配,另一位是日本新欢。原配俞氏在天津老宅,李叔同和新妻住在上海。李叔同这种行为要是发生在现代社会,那一定是会被打上渣男的标签,但是在那个年代呢,却是无人垢病的。因为女性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少之又少,嫁人就是最好的出路。男人一妻多妾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只要做丈夫的能够善待和赡养伴侣,你就不算是渣男,有多少媳妇你也不算渣男。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18)

李叔同携家人学成归国,刚想大展宏图有所作为,结果又迎来了他人生的当头一棒。李家破产了!这也就意味着,李叔同的豪门公子生涯从此结束了。他以后得自食其力了,但奇怪的是已经习惯了做贵公子的李叔同,却非常淡定地接受了这个消息。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19)

大概和他母亲的突然去世,对他的冲击有关,其后发生的事情,对他来讲都算不得大事了。他把诚子安置在了上海以后,立刻就去找到了他人生当中的第一份工作,到学校当老师。他开始在上海工业学校教画画,后来又去了南京师范大学教国画和音乐。生活的压力非但没有把他压垮,反而促使李叔同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蜕变,由晚清王校长变成了宗师级的人物。他的才华和创造力在这一时期,喷薄而出。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20)

那首著名的送别,就是完成于李叔同回国后的1915年冬天,那一年他与多年知己许幻园分别在一个飘雪的冬日,他望着好友远去的背景,李叔同的心境久久不能平复。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21)

回家以后他让妻子诚子弹钢琴,在琴声的伴奏下,他创作了那首流传百年的送别歌词。这首歌的曲是美国作曲家约翰奥克威所作,第一版日本歌词的作者是诗人犬童球溪,李叔同所谱的这首词送别是集大成之作。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22)

李叔同第一个在大学里教授西方乐理,推广钢琴,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还抽空写了一本《欧洲文学概观》。李叔同擅长素描和水粉画,但他是第一个把油画带入中国的,堪称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驱。他撰写了《西洋美术史》,《石膏模型用法》等等这些艺术教材。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23)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24)

同时非常难得的是,他对自己的学生爱护备至。每个月李叔同都要把薪水分成4份,一份给日本妻子诚子,一份给原配俞氏和孩子,一份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最后一份才留给自己。他培养出的弟子当中,不乏后来泰斗级的人物。像漫画家丰子恺,国画大师潘天寿,音乐家刘志平,书画家钱君陶都是他的学生。连一向冷眼看人间的鲁迅,都是李叔同的小迷弟,以拿到他的一幅墨宝为荣。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25)

在外人看来,这一个时期的李叔同已经是功成名就,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应该没有什么遗憾了吧。可是李叔同自己却觉得有遗憾,因为他一直在追寻着一个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才是自己想要的。财富他曾经拥有过,不过有钱的时候也没让李叔同感觉太快乐。

现在他是名声在外,也有红袖添香,可是李叔同也没有觉得自己就更快乐了。在任教这段时间李叔同开始阅读各种佛教经典,阅读佛经时的宁静,反而让李叔同感受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这段时间他的一个好友夏丏尊,有意无意地对他提到了,出家搞不好才是你该走的路。夏丏尊也不是泛泛之辈,是民国时期有名的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在家居士,虔诚的佛教徒。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26)

好友的一句话点醒局中人,1918年李叔同突然做出决定,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这个消息一出就成了个大瓜了,成了当年最劲爆的新闻,所有报纸都以头版头条登了这条消息。李叔同的原配妻子俞氏反应还算淡定,反正丈夫也冷落了自己这么多年,留学归国,带回来了一个卡哇伊的日本娇妻,这个老公有和没有差别也不大,出家就出家了吧。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27)

可是受不了的是日本娇妻诚子,看到这条消息差点没背过气去。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虎跑寺找人,拉不回丈夫也得问个明白。虎跑定慧寺坐落在杭州大慈山下,人们习惯称他为虎跑寺。这里远离尘嚣也很少有人来,只是偶尔有些香客和居士们来到这里礼佛。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28)

就在李叔同受戒以后的第三天,诚子就来到了虎跑寺。她从大殿开始,一个一个房间的找,她一定要把丈夫找出来当面质问他,为什么这么狠心抛弃了自己。就在诚子找人的时候,一位僧人前来询问,女施主你找谁呀?诚子操着一口浓重异国口音的中文说,李叔同君,我找李叔同君。僧人听到这个名字有点疑惑,就回答说前段时间是有弟子刚刚剃度,但是我不清楚他的俗家名字是什么,我去帮你问问,请女施主在此稍后。诚子稍微安了点心,平静了一点。又过了一会,这位僧人回来对诚子说,女施主,很抱歉我们庙里没有这号人,您请回吧。诚子再也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但是无奈之下也只得转身慢慢离去。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29)

僧人回到寺庙后院的一个小房间,里面有一个僧人正跪在佛像前的蒲团上,闭目念经,听到开门的声音,他头也没回,只是低声说了一句,师兄,谢谢你。他就是李叔同,现在的法号是弘一,又静默了一会弘一又说道人总免不了生离死别,就让诚子当我是抱病而亡,不见也罢。说完他继续默念佛经。诚子没有找到人,回到上海的家中以后,却看到了李叔同为他准备的一笔钱和一些物品。两天之后,诚子就登上了回日本的轮船,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这段缘分就这么了结了。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30)

李叔同的前半生可以说是,赏过最美的花,喝过最烈的酒,爬过最高的山,也见识过最广阔的风景。可是他后半生所选择的生活道路呢,却是一条最为清苦的道路。因为他所皈依的是以戒律严格著称的佛教律宗。从随心所欲的文艺大咖国民偶像,到如今严格持戒的弘一法师,是李叔同人生的第二次蜕变。是由文艺宗师摇身一变成为清苦的修行人,跨度之大之难,一般人难以想象。但是弘一法师在后面的这条路上,不仅走得很稳健,而且非常出色。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31)

弘一法师每天严格遵照戒律和寺院的规定,坐禅,念经,洒扫庭院毫不含糊。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就会出门云游,佛门的云游和我们现代看到的和尚出游是两个概念。真正的云游是只能靠两条腿走路,一路上全靠化缘,也就是要饭。要得到就有,要不到就饿肚子。晚上有人愿意提供免费的住宿就睡,没有人提供就露宿野外,杜绝一切钱财和舒适的生活方式。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32)

在弘一法师出家修行的6年以后,他要去一个小城市的庙里,参加一个法事。弘一法师在路上走了足足有一个月,行脚才到达目的地。结果刚到了目的地,寺院执事的僧人就说,因为各地来的师兄弟太多,庙里已经住不下了啊,就请您另外找地方住对付对付吧。弘一无可奈何,只好到小城上的客栈,一家一家的询问能否留宿贫僧一宿。但是因为没钱,所以没有一家客栈愿意收留他。要知道这可是当年政商名流party上抢破头,也要请来的风流才子。如今想要求得一间遮风避雨的小破屋,也不可得。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33)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34)

最后只有一家小客栈,给了他一个小房间。说你可以住几天,到了那地方一看呢,是没有窗户也没有床,就是一个杂货间。可是弘一法师还是很开心的住了下来,一住几天。由于潮湿和脏乱,让弘一法师身上都得了皮肤病,长了一身疙瘩。恰巧这时当年的好友夏丏尊前来看他,看到昔日的好友如今瘦骨嶙峋,而且住在这种最为简陋的小旅馆里。他就很后悔自己当初劝李叔同出家,谁知道弘一是乐呵呵的说不必担心,肉体上的苦对我而言不是苦。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35)

时间一转眼到了1942年,63岁的弘一法师,住进了泉州的温陵养老院。走过了24年的艰苦修行,弘一法师此时知道,自己元气的时间尽了,于是就嘱咐弟子妙莲法师,拿过来了纸笔写下了遗嘱,和最后的这幅墨宝,悲欣交集。妙莲一看师傅的遗嘱,原来是叮嘱他在火葬的时候,要把装着遗体的缸周围放上水。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36)

因为在佛教当中,僧人如果圆寂,遗体一般会被装入大缸当中去火化。弘一法师让妙莲放上水的意思呢,就是避免有蚂蚁爬到缸里面,在火化时会误伤生灵。遗嘱上还有这样一句话,意思是如果你看到我流泪了,记住这不是为我自己而哭。

弘一法师的遗体火化后,烧出了1,800颗舍利子。被分成了两份,一份葬在了泉州清源山,另外一份留在了虎跑寺。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37)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38)

悲欣交集,就是弘一法师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绝笔。什么意思呢?悲是慈悲,欣是功行圆满之后的欣慰,慈悲于众生和欣慰于修行的成果。这两种感情,此时在弘一法师心中同时涌现,在悲欣交集中他找到了最终的宁静,这也许就是李叔同从富家公子,变为文艺宗师,最后成为修行人所留下的最后感悟吧。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39)

回到开头的问题,如果这4个字真是李叔同所写,那为什么会字体大变,全无过去书法大师的风范了呢?这是什么道理呢?也许真的是见字如见人,弘一大师此时已经返璞归真,回到了一颗纯真的儿童心态。此时的弘一法师,早已经不是那个顶着无数耀眼光环,走过风花雪月的李叔同了,而是经过几十年艰苦的修炼,已经是物我两忘,脱胎换骨,很可能真的就已经忘却了世俗的成就,甚至连书法家的记忆都化为尘烟了。此时的弘一法师,很可能真的是回归到了六七岁小孩,那个单纯的心境了。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人生格言(浓缩了这个纨绔子弟是如何感悟成为一代高僧的)(40)

对于我们大多数俗人来说,可能所谓的空门,就是进入更高维度的时空之门吧。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谢谢欣赏。以上文案资料来自文昭老师,特此鸣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