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平顶山的贾女士一见到调解员就大声嚎哭了起来,她表示很害怕儿媳妇,天天总是生气,天天我气得一身病,儿媳妇对我有意见,俺俩住在一间屋子,可半月二十天都不说一句话,不调解吧,我都感觉我活不成了,天天吵。

贾女士的话也是让人不解,半月二十天都不说一句话,咋又天天吵呢?搞了半天才知道,原来最近的一年里,贾女士跟着儿子儿媳在平顶山市区里共同居住,而她的老家是在十几公里处的农村,平日里她回一趟老家的权利都被儿媳妇给剥夺了。

只要回去一次就会生一次气,这不前天她又回了趟老家,然后儿媳就发了脾气,拍着桌子直呼了她的名字,还说了谁不叫你回家了呀,贾女士就觉得她作为婆婆,儿媳妇有啥资格对她拍桌子直呼她的名字。

儿子去世儿媳对婆婆恶语相向(婆婆哭诉很害怕儿媳)(1)

说罢,贾女士哭得更加伤心了,而坐在一旁的儿媳妇慧敏也哽咽了起来,她承认确实对婆婆拍了桌子直呼了她的大名,但婆婆有必要每天都要回老家吗?老家有那么多事吗?

从慧敏的口中得知,她今年37岁,和丈夫结婚9年了,共同生育了两个孩子,大女儿9岁,小儿子4岁,平日里经济条件并不好,为了维系整个家庭的正常运转,所以她就找了一份商场的工作,从事儿童服装销售岗位,这不接到婆婆的电话,她连工装都没来得及换,放下饭碗就赶回了家中。

在慧敏看来,老家并没有那么多事,就算有事,她也曾和婆婆说过,她可以连着休息一个礼拜在家照顾孩子,让婆婆回老家花个三五天时间把事情全部都给处理好,就希望婆婆能够踏踏实实地帮她带孩子就心满意足了。

可每次只要她一歇班,婆婆就嚷嚷着要回老家,今天要回老家,明天要回老家,那她这班也就没法上了,就这现在天天早上她还要送孩子去上学,中午孩子也是在她工作的地方吃饭,有时候忙的饭都没来得及吃,饿的都没劲儿送孩子,说到这儿,慧敏也哭了起来,大喊着我也可难受啊。

儿子去世儿媳对婆婆恶语相向(婆婆哭诉很害怕儿媳)(2)

对此贾女士做了解释,之所以想要回老家就是因为住在这里不习惯,在农村可以到处跑跑逛逛,心里可敞亮了,住在这儿就跟坐监一样,不舒服,而且也没啥意思,所以在儿媳一有点空的时候,自己就想回老家。

贾女士的这番话还没焐热,慧敏反驳了起来,她觉得婆婆就是谎话连篇,因为婆婆住在这里9年了,从女儿出生就在这里住着,一家人其乐融融,并不是说婆婆一直在老家住着才搬过来,而且以前婆婆也从未提过要回老家。

眼看话又被堵住了,贾女士私下里跟调解员说了实话,原来去年1月份,她三十六岁的儿子得了心肌梗塞没抢救过来离世了,而7月份的时候她又得了脑梗住了院,在贾女士的心里,她特别希望儿媳能给她打个电话,或者来医院看望一下,可儿媳的表现显得冷酷无情,并没有给她打电话,也并没有来医院看望她。

儿子去世儿媳对婆婆恶语相向(婆婆哭诉很害怕儿媳)(3)

起初贾女士还以为儿媳不知道这回事,因此她也专门拍了视频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然而儿媳看到后还是没有来探望她,看着评论中的陌生人都在祝福安康,再回想起以前孝顺的儿子没了,贾女士就觉得没有了依靠,也不由的怀疑儿媳肯定是有别的心思了。

在贾女士看来,她就算对儿媳妇好,难道儿媳妇就不改嫁了吗?还不是照样的会嫁人,这事她也管不了,毕竟儿媳还那么年轻,一直守着她儿子也不现实,既然她生病时在儿媳身上得不到关心和照顾,所以她也不想再跟儿媳住一块帮忙带孩子了。

儿子去世儿媳对婆婆恶语相向(婆婆哭诉很害怕儿媳)(4)

得知了婆婆的真实的想法,儿媳慧敏再次情绪失控哭了出来,她说自己心里很不是滋味,以后还能拿婆婆当婆婆看吗?她也知道自己是个外人,婆婆也从来没有把她当做自己人,也从来没有感受到温暖。

此时,婆媳二人都哭了起来,要说同是天涯沦落人,一个失去了儿子,一个失去了丈夫,同一个男人走了,这个家也就有些支零破碎了,其实她们都是受伤者,没必要这么互相伤害。

待情绪缓和后,慧敏讲述了她的压力,她也承认确实没有去看婆婆,但自从丈夫走后,家里的担子就落在了她的肩膀上,每天压力很大,总是在想着怎么挣钱来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哪怕歇着了,她就会想明天要去干啥,总是很迷茫,很恐惧,有了压力,就有了很多烦躁。

儿子去世儿媳对婆婆恶语相向(婆婆哭诉很害怕儿媳)(5)

因为家里确实有很多需要开支的地方,一年物业费需要两千一,还有孩子的学费,托班费和生活开支等,她也完全可以不管这些,只要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就行了,可这么做就是为了给丈夫一个交代,也是给丈夫一个解脱吧。

慧敏觉得丈夫冥冥之中给了她一个重任,生前她也和丈夫的感情很好,从来没有矛盾,所以现在只想拼尽全力挣钱,创造一个好的生活条件,这个时候她多么渴望婆婆能够帮衬她一下,毕竟一个人带着孩子也无法工作,可婆婆对她却是百般的不信任。

儿子去世儿媳对婆婆恶语相向(婆婆哭诉很害怕儿媳)(6)

为了缓和婆媳之间的关系,调解员也问了贾女士几个问题,儿媳妇现在守得这个家是谁的家?贾女士直言是儿媳的家,儿子没有了,那不就是儿媳的家了。

这一回答硬是把调解员都给憋住了,那这孩子是谁的孙子?这么想的话你是不是能心里放宽点,知道你也很为难,但看似你在帮儿媳,其实你也是在帮你的孙子,帮你的离去的儿子,他走了,这个家不能散啊,不然儿子那边也没法安心,你们应该是在一起支撑这个家,即便是钱财上帮衬不了,可以帮忙带好孩子,而不是互相指责的。

一番劝解,贾女士认同了此观点,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妻子,都能理解彼此身上的伤痛,误会解开后,婆媳二人相拥在了一起,慧敏也跟婆婆道了歉,说话有些心直口快了,别往心里去,以后也会尽量做到晚上下班回来跟你说说心里话,两个人聊聊天。

儿子去世儿媳对婆婆恶语相向(婆婆哭诉很害怕儿媳)(7)

其实人心都是相互的,对于慧敏来说,婆婆生病住院,确实需要给予一点关心,哪怕经济压力再大,最起码电话也要打一个过去,不闻不问的态度,确实会让一个帮衬自己带孩子的婆婆心寒,同住一个屋檐下,半月二十天都不说话,也确实会让人压抑。

婆媳关系是因为一个男人所建立起来的,当婆媳之间有矛盾时,也是这个男人在从中调节,然而当这个男人没了,婆媳之间心生嫌隙更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是可控的,并不是所有的婆媳关系都难以相处。

世上还有很多儿子丈夫离世的,但并不代表婆媳之间从此就断了,也有很多能够相处到最后的例子,当这个男人没了,两个人更加应该互相扶持,多点沟通,就会多点亲情,多点信任,就会多点幸福,多点理解,就会多点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有温度的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