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济南解放电影院(济南的老电影院)(1)

电影院,承载着不同时代,不同年龄阶段人的美好记忆。做为一名70后,给你 讲讲老济南的电影院记忆,你的记忆中的电影院是什么样的呢?

当写下这些记忆时,心情是舒畅的,因为总是在回忆一些美好的经历。这些文章适合同时代的人阅读,因为这些事情,这些人物都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东西需要有共同经历的人,才能够有共鸣。正如刘强东说过“共同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下酒菜”。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百姓家中有电视机的还不多,那会人们下班或者没事时就会去电影院,看看电影。电影,做为那个年代,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当然,教育功能也是很重要的。

济南,做为最早开通商埠的地区,而且号称“曲山艺海”之地,所以,文化传统悠久,建立了很多剧场,在50,60年代,又集中建筑了好几座电影院,设计新颖,设备先进,能放映宽银幕及立体电影,声光效果俱佳。影院的分布密度之高,在当时的中国都是首屈一指的。远比那些县城乡镇,就一座电影院。

记得当时的电影票,分为甲级票:0.25元,乙级票:0.20元,丙级票:0.15元。如果是宽银幕的电影,票价好像再加5分钱。当时,一般的工人,一个月工资才三,四十元,但看一场电影,还是消费的起。不像现在,看一次电影,一家三口,绝对在百元以上,还是感觉稍贵一点的。

在当时,《齐鲁晚报》还没发行时,当天及第二天的电影预告,时间,场次,都是刊登在《济南时报》的中间夹缝中,字小小的,排列密密麻麻的。为确保好的场次和座位,一般都是提前买票,遇到新上映的电影,售票处窗口前,常常排了长长的队伍,类似春运期间火车站售票处人山人海那样场面,甚至出现年轻力壮的踩着人头人肩膀把胳膊伸到只能放进一只手的小小售票口野蛮抢购的景象,因排队加塞打架的事情也偶尔发生。当场票基本不会有的,除非你在门口碰运气等退票,能不能搞到新上映的电影票也是衡量人的本事的一种方式。

关于电影的记忆,实在太多了:穿梭在放映机上的胶片,装着胶片的圆铁盒子,装着圆铁盒子的帆布口袋,驮着帆布口袋的绿色摩托车,骑着摩托车的送片人,送片人戴着的那个玻璃风镜。耳后响着放映机转动的咔嗒声,换片时银幕闪现的数字,每一个元素似乎都是从那个依稀灰色的年代穿越而来,每一格胶片,都是满满的青葱岁月。那时,一部新片上映时,基本在几个影院轮流放映,所以,中间经常会等待换片子,送片员骑着摩托车,来回在影院间穿梭送片。每每这个时候,影院内灯光打开,一些小青年借机吹口哨,人们中间上个厕所,借此休息一下。小时候,还特别喜欢的恶作剧是,把手放在投影的光束中,摆些剪影造型,但很快就被周围人训斥放下。

记忆中的电影院主要有以下这些:

新华电影院:位于旧军门巷中段,印象比较深刻是因为当时在趵突泉路小学上学,离的比较近的,那时学校经常组织看电影,但大部分是国产黑白的爱国教育电影,曾经看过《马兰花》,这是个童话剧,属于比较新颖的片子了。旧军门巷平时行人稀少,逢新华电影院进场、散场时,整条巷人头攒挤,很有老城的气息。随着泉城路拓宽与泉城广场的兴建,这个影院早己成为历史。

济南剧院:座落在南门大街,是很大的一家剧场。主体建筑造型美观壮丽,是软席座椅。观众厅采用扩散波浪形墙面,波浪式船型吊顶,保证了音响效果。80年代初,上映《少林寺》时,记得与同学看晚上最后一场,热情澎湃,一路上,比比划划,模仿少林和尚的功夫。一路上,欢声笑语不停。现在,剧院改成了省科技厅展馆,就在泉城广场上。

大观电影院:位于大观园商场内,大观影院我记得看的最后一部电影就是《泰坦尼克》,因为那时候它的银幕最大,以后再没去过,不过总算它现在还活着。大观电影院开济南宽银幕立体彩色电影上映之首-《魔术师的奇遇》。看立体电影,进场与散场时间都长,需逐人发收 “立体眼镜”。不戴这个“眼镜”, 画面重影无法看。戴上这个“眼镜”,如身临其境,当火车奔你而来、吓人一跳,……。

老济南解放电影院(济南的老电影院)(2)

老济南解放电影院(济南的老电影院)(3)

大众剧院:也位于大观园商场内,荧幕比较小,拆的也比较早。

大同剧场:位于共青团路上,也是比较早的了,拆除也较早。记得当时在那看过《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戏,彩色的。

老济南解放电影院(济南的老电影院)(4)

中国电影院:中国电影院位于人民商场东南角,经四路与顺河街交界处,50年代的建筑,面南座北,南高(十几级高台阶)北低(后旁门与路平)。十几级高台阶上是四根红木园柱、园柱上是琉璃瓦大房檐,尽显民族建筑之美。那时中国电影院南边与东边还有商店与民房,后来扩路了才更显出中国电影院的漂亮,成为济南的路标之一。中国电影院在2009年也拆除了,正如拆除20年代的济南火车站老站房有理由(欧式),拆除50年代的中国电影院也有理由(不是古建筑),济南人对城市的记忆也断裂了一个路标。

老济南解放电影院(济南的老电影院)(5)

老济南解放电影院(济南的老电影院)(6)

山东剧院:由中国电影院沿顺河街南去3里路,有一座比中国电影院更具民族特色的建筑-山东剧院。山东剧院是济南乃至山东最高档的剧院,有时也上映电影。坐在米黄色布套的软座上看节目(电影),有种在大都会的豪华大剧院的感觉

老济南解放电影院(济南的老电影院)(7)

老济南解放电影院(济南的老电影院)(8)

光明电影院:位于天桥北头成丰桥附近。济南光明电影院始建于1953年,采用的是民族风格,1966年成为国营电影院。1988年,光明电影院在全省率先展开改造,成为全省第一家立体声电影院。在这里我知道了什么叫环绕音响,到电影院感觉身临其境的音响效果就是这个电影院开的先河。装修完毕后,济南光明电影院放映的第一部电影是来自美国的《霹雳舞》,票价则是创下了当时的最高1.5元。

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景气和新型影院的冲击,光明电影院很快陷入了困境。如今的电影院看上去像是倒闭了饭店,外面装修已经非常破烂,而内部更是面目全非,座椅和大屏幕完全不见了,全都是残砖烂瓦。

老济南解放电影院(济南的老电影院)(9)

明星电影院:位于经六纬十二,解放前就有,文革时改为红星电影院,现在还有,一度改为了烤鸭店。

老济南解放电影院(济南的老电影院)(10)

老济南解放电影院(济南的老电影院)(11)

职工剧院:在经二纬三附近,对面是新华书店。曾经经常去那里看录像,看的很多,2块钱,看很多场,已经不记得名字了。

北洋大剧院:沿职工剧院往火车站方向,现在依然存在,改成演出京剧的了。

老济南解放电影院(济南的老电影院)(12)

铁路工人文化宫:在火车站前,经一路上,当时也放映电影。门外的宣传栏很有名、图文并茂,路过时必驻足观看。

和平电影院:在西市场内,在那看的电影不多,后来曾经改成过游戏厅。

老济南解放电影院(济南的老电影院)(13)

胜利电影院:位于新市场内,在纬一路。胜利电影院十分破烂,里面有四分之一的座位是坏的,我就没记得那个影院兴旺过,记得入口前有几排铁栏杆,排队进场用的,我当时就想,这儿有人排队么?旁边的集邮公司那个时候经常去淘,聚集了很多买卖交换邮票的人。

老济南解放电影院(济南的老电影院)(14)

解放电影院:位于青龙桥附近,如意街那里。位置有点偏。后期一度放过通宵电影,票价便宜,一晚上看好几部电影,但也没坚持去看几次,是在是太熬人了。

洪楼电影院:在洪楼天主教堂南面,记得当时在山东大学上学时,与同宿舍同学,去那里看录像。

黄台电影院:在北全福附近,当时那附近有山东轻工业学院,银行学校等院校,学生比较多。

历山剧院:位于历山路与和平路交界口,但没去那里看过电影。

老济南解放电影院(济南的老电影院)(15)

鲁艺电影院:也位于历山路上,现在演出戏剧比较多。

老济南解放电影院(济南的老电影院)(16)

那个年代,进电影院看电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逢新片上映会成为市民的关注点,对电影院的印象也随之加深。这些事,是否被现在年轻人所理解得。时隔几十年,我仍然魂牵梦萦济南的老电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