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产历史正剧中的天花板,《大明王朝1566》一向在网络上广受热议,只不过讨论这部电视剧的人虽然有很多,但是真正能读懂它的人,却着实没有几个。
一部警示世人权力之可怕、权谋害人害己的电视剧,反而引出了不少迷信权力、醉心权谋的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权力为何可怕?权谋又是如何害人害己的?
被忽略的开场人物周云逸
我们都知道,通常在稍有档次的重大活动开始的时候,都会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来讲一段话,这段话未必很长,但却关乎活动的指导思想、开展宗旨、重要意义等核心价值。
而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电视剧中,开场就被打死的周云逸,在剧中所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开场白”式人物,能不能看懂看透这个人物背后的隐情,直接关乎到观众能不能正确理解这部电视剧,明白它种种发人深省的深意。
周云逸是什么人?
其实他的姓名,就有着少有人知的深意。
“周”,可以理解成周期,也可以理解普遍的意思,“云、逸”则是指道德节操高尚的隐士。把周云逸的姓名综合起来,就是道德高洁之士代表的意思。
而周云逸的官职,也同时呼应了他的姓名——钦天监正。
在古代钦天监主管天文历法,相当于如今的天文台和气象局的综合体。这个衙门的权力,可以说是可大可小。
说它大,是因为自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一说开始,所有的天灾人祸都跟人间统治者的行为扯上了关系,而钦天监就是解释这两者之间关系最权威的官方机构。
比如至今仍有不少人推崇的《推背图》的作者之一李淳风,他死后李世民给他追封的职务,就是相当于钦天监监正的“太史令”。
说它小,是因为比董仲舒更早的《论语》就曰了:“子不语怪力乱神”。
对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孔子都不愿意讨论,后世君主自然也可以学习孔子,不听或不接受钦天监的解释。
所以你看,在皇帝的眼里,钦天监这个机构是不是和那些道德高洁的隐士们一样?虽然理论上两者都很有地位,但实际上拿不拿他们当盘菜,全看皇帝的心情和需求。而周云逸和嘉靖的冲突,也正是起源于这一点。
嘉靖三十九年一整个冬天,北方的好几个省都没有下雪,北京和周围的府县不但面临着严重的旱灾,同时也意味来年可能会爆发蝗灾。这种明显的气候异常,即使是科技发达的今天,依然难免会引起民间议论,在迷信盛行的封建社会,能造成多大的人心浮动可想而知。
在这样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身为“修仙达人”,以“活神仙”自居的嘉靖皇帝,才召见的周云逸。
嘉靖皇帝希望周云逸这个钦天监的监正,能够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向天下人解释,眼前的天灾,跟自己这个皇帝是否昏庸无道毫无关联,而是另有原因。周云逸很明显“不上道”,不但不替嘉靖皇帝掩饰,反而直言:“朝廷开支无度,官服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周云逸这番话在很多人的解读中,都被认为是为了攻击嘉靖和严嵩一党,而刻意编造出来的。
这种说法很明显脱离了当时的历史环境,犯了以当代人的眼光看古人的错误。在“天人感应”仍是主流思想的大明,周云逸的说法可以说是“照本宣科”的官方答案!
因为在“天人感应”的理论中,皇帝是老天的儿子,一旦皇帝做错了事,老天爹就会用灾难或天象来警告不像话的皇帝儿子。
以周云逸钦天监监正的身份来说,“朝廷开支无度,官服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导致数省的旱灾是唯一的答案,也是当时最“科学合理”的答案。
他没那个条件,也不知道什么“太平洋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导致”一类科学话术。
这种情况嘉靖皇帝当然心里明白,司礼监的吕芳等人和严嵩一党心里也非常清楚。所以嘉靖皇帝虽然对周云逸的回答感到十分震怒,却也只是下旨梃杖二十,打他一顿出出气。
可是周云逸为什么连这二十棍子都没挺过去,莫名其妙就被打死了呢?
谁想让周云逸死?对于明朝臣子,特别是嘉靖一朝的臣子来说,被打梃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嘉靖三年的“左顺门案”中,15岁的嘉靖皇帝一次梃杖五品以下官员一百八十多人,其中有17名官员因伤势过重而死。
嘉靖皇帝一生气就喜欢梃杖大臣,而大臣们也颇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意思;挨了梃杖说明自己点到了皇帝的痛处,没有阿谀奉承皇帝。
周云逸挨梃杖,其实也有这个意思。
他对嘉靖皇帝说的话虽然很难听,但却基本符合事实,也符合当时的主流思想。
这一点嘉靖皇帝心里也清楚,所以他一口咬定周云逸是受人指使才说的那些话,下旨打周云逸二十棍子。
嘉靖皇帝这一招其实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套路:抛开事实不谈,你说这些话是收了谁的钱?不管事实如何,你说这样的话,让谁高兴了?
但嘉靖皇帝毕竟不是没脑子的键盘侠,他这么做的目的只是要把水搅浑,从他下旨梃杖的数目来看,明显对周云逸是没有杀心的。
毕竟才二十棍子,而周云逸又正当壮年,怎么可能会轻易被打死?况且像周云逸这样的人,打死了远比让他活着麻烦。
周云逸活着的时候,嘉靖皇帝还可以用“党争”的帽子,把他定性成“目无君上”的狂悖之臣。
可是周云逸要是死了,那他就成了敢于冒死进谏的忠臣,他对嘉靖皇帝的种种言论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在朝野之间流传更广,直到最后众口铄金,大家都深信不疑。
这个道理不但嘉靖皇帝自己知道,严嵩一党也十分清楚。所以嘉靖皇帝断定周云逸受人指使之后,严嵩一党立刻把战火引向政敌徐阶、高拱、张居正,咬死了是他们在煽风点火指使周云逸。
如果周云逸不死,那他对嘉靖皇帝讲的那些话,就可以成功被定性成因“党争”而目无君上的狂言。
所以在嘉靖皇帝和严嵩一党的立场看来,周云逸虽然可恨,但却是万万不能杀的。
那周云逸究竟是怎么死的呢?答案很简单,也很常见。
负责梃杖周云逸的太监冯保,为了讨好嘉靖皇帝,没有跟任何人商量,就私自暗示手下,在梃杖中下死手打死了周云逸。
冯保的这种行为,在如今的职场上依然非常普遍。
很多时候上级的用意未必有多坏,但是层层加码到实际执行的时候,不近人情都是轻的,甚至可能直接要人命。
冯保私自下令打死了周云逸,满心以为能够得到嘉靖皇帝的赏识,再上一个台阶,进入司礼监。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鲁莽不但白白害死了周云逸,还打乱了嘉靖皇帝的布局,逼得嘉靖不得不下《罪己诏》,向天下人认错。
结果呢,周云逸输了自己的性命;嘉靖皇帝输掉了他最重视的脸面;冯保也因此失去了政治生命。在周云逸之死这个事件当中,没有人是赢家,大家都是输家。
最后的总结
群体由所有人组成,但所有人都免不了受群体的操控。
嘉靖皇帝作为大明王朝权力最大,也最擅长使用权谋的人,怎么会把好好的国家治理成天怒人怨,民不聊生的地步?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嘉靖皇帝想要通过权谋抓紧权力,他就不得不大量任用和冯保一样,喜欢揣摩上意,热衷于阿谀奉承的人。
严嵩一党是这样,辛辛苦苦斗败了严嵩一党,自己上台后的徐阶、高拱、张居正,未尝不也是这样。
权力和权谋像一道无形的枷锁,锁住了大明王朝上上下下的所有人,让每一个人都成了受它们奴役的牺牲品。
最终大明王朝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成了大大小小的“周云逸事件”;所有人都成了受害者,没有一个人能长期受益。
换句话说,权力和权谋不但害了周云逸,也害了严嵩徐阶,害了嘉靖皇帝,害了整个大明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