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有一位名叫韦佳平的教师,默默坚守大化教育事业22个春夏秋冬,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18载作为党员教师,韦佳平理想信念坚定,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立志为党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为少先队工作者,韦佳平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少先队主题实践活动,构建和落实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曾获评“广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第八届“TCL希望工程烛光奖计划”创新教师、“河池市优秀教师”等称号;先后受聘为“河池市少先队名师工作室骨干”“八桂红领巾巡讲团成员”“广西青年讲师团成员”“河池红领巾巡讲团成员”“河池公安机关特约监督员”“大化县公安局特约监督员”,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用双手点亮少先队劳动火炬 为少先队员点亮引路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用双手点亮少先队劳动火炬 为少先队员点亮引路灯

用双手点亮少先队劳动火炬 为少先队员点亮引路灯

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有一位名叫韦佳平的教师,默默坚守大化教育事业22个春夏秋冬,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18载。作为党员教师,韦佳平理想信念坚定,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立志为党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为少先队工作者,韦佳平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少先队主题实践活动,构建和落实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曾获评“广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第八届“TCL希望工程烛光奖计划”创新教师、“河池市优秀教师”等称号;先后受聘为“河池市少先队名师工作室骨干”“八桂红领巾巡讲团成员”“广西青年讲师团成员”“河池红领巾巡讲团成员”“河池公安机关特约监督员”“大化县公安局特约监督员”。

少年儿童的思想政治引路者

韦佳平注重学习,更注重从学习中感悟真理。他利用各种少先队辅导员培训机会及工作之余学习国家有关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政治理论,时刻关注时事政治。他更清醒地认识到,思想文化阵地是国家的核心阵地,事关党、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少先队工作是一项关系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身为中共党员、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韦佳平深知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性。他结合少先队的工作,带学生们进行研学和寻访——实地寻访先锋榜样人物、走进红色基地、去民族博物馆研学,去到田间地头去和农民伯伯们一起体验劳动实践,去插一次秧、去收一次玉米,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和动手实践中学习。韦佳平感叹道,作为新时代少先队辅导员,要时时刻刻做好少年儿童的思想政治引路人。

民族团结的践行者

作为壮汉双语实验学校的双语教师,韦佳平意识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大团结是关键。于是,韦佳平带领团队挖掘本地壮族、瑶族特色文化资源,把铜鼓舞、扁担舞、狮子舞、山歌等优秀文化引进校园。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增强民族少年儿童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民族文化的教学广受学生们欢迎,带领学生们外出表演展示,指导的节目也屡屡获奖。韦佳平指导的《六也铜鼓》参加“第十六届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荣获传统音乐展示一等奖,指导的节目《Sam Nyid Sam Bmanjcuengh 壮乡三月三》参加第三届全区中小学生壮语标准语才艺表演赛荣获一等奖。利用壮族“三月三”节日开展系列活动,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第十小学开展线上交流活动,并录制成视频,向第十小学师生问好,介绍壮族特色文化,并通过书信往来,增进两地各民族师生的交流、交往、交融。

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者

韦佳平注重留守儿童的健康全面成长,因为学校地处的大化瑶族自治县是喀斯特地貌,土地贫瘠,当地青壮年仅靠种玉米无法维持生活开支,许多家庭的成年人大多外出务工,留下了大量留守儿童。放假时,学生们大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代管。一些家庭的老人教育意识淡薄,除了提供基本的吃住,几乎是“放任自流”模式,孩子们长期处于几乎无人管教的状态。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回到学校后,老师就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疏导教育。对于这种情况,韦佳平的办法是:放下架子,走进孩子的心里。上课教知识,下课交朋友。韦佳平爱好广泛,平时喜欢捣鼓乐器,喜欢打架子鼓,练书法、唱歌,常常带孩子们一起打球、玩音乐,经常带孩子去音乐教室,和孩子们一起唱歌,通过艺术和鼓励,让孩子们不再感到自卑和孤单,变得越发自信。

在韦佳平的悉心指导、栽培下,2019年广西大化县六也乡中心小学红铜鼓大队获得“广西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2020年六也乡中心小学学生韦舒菲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员”称号。(记者 朱柳蓉 通讯员 唐尉倍 蓝技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