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一天,中建岛上的官兵收到一份来自内蒙古的神秘包裹——满满一箱花种。

打开“宝箱”,一股沁人心脾的芳香扑面而来,翠菊、凤仙花、石竹、牵牛花等12类花种被精心地分类包装好。

“石竹不盖土,直接将种子撒在地上,每日早晚洒水,7至10天出苗,切忌土干。”在每个包装袋里面,都附有一张卡片,上面详细写明了种植“秘诀”。

这个包裹,厉害了。要知道,中建岛上可生活着一帮特别珍视花花草草的“花匠”。这座海岛,是一个由珊瑚礁风化形成的沙岛,平均海拔不到两米,台风过境时,几乎整个岛都浸泡在海水中。有的老兵笑称:“要在岛上种出一点绿色,简直比生个孩子都难!”能在这座岛上种活的花草,就甭提多受官兵宠爱了。一下子收到这么多花种,大家一阵欢呼雀跃。

包裹寄件人名叫俎光礼,这位老人曾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当兵二十几年。“愿内蒙古高原的鲜花在祖国的宝岛绽放,愿祖国的宝岛建设得更加美丽。”老兵的心意让这群“花匠”感动不已。

“这是从抖音视频上get到的新技能——瓶栽花。既能快速安全地孵出‘花宝宝’,还能美化环境。”女兵吴佳烨笑着说。只见她把精心收集的饮料瓶中装上泥土,洒上肥料,种好花种,然后扎上丝带挂在窗户上。透明的瓶子折射着海岛灿烂的阳光,五彩斑斓,分外好看。俎老前辈的“秘籍”,加上“抖音种法”,还不到3天,瓶里的小花芽就已经“探头探脑”了。

“‘花神娘娘’驾到,众位还不赶紧迎接。”上士张昕手捧着鲜花种子,跟战友们开着玩笑。这次花种多,男兵也分到不少。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大家接过花种,准备开种。

几个人围聚在那棵“中建岛第一树”——银毛树下,刨坑、挖土、施肥、浇水。都说认真的男人最帅,这些平日大大咧咧的糙汉子,做起这些精细活有条不紊的样子的确很帅气。

“花匠”们边忙边聊,一片欢声笑语。

“种花肥当家,我从鸡舍那儿整了点‘好东西’,你们瞅瞅。”下士王清仕铲着一些“小黑豆”炫耀着。“别放太多,我看这一垄放这么多就够了。”士官长张孝伟认真用手比划着,样子很专业。

“你们心中的‘岛花’是什么?”教导员白军飞问大伙儿。

“那必须是牵牛花,一看到它我就想我的织女在哪儿?”作为岛上资深的单身汪,上士蒋修立抢先发言。“那你咋不说是‘奶茶花’,这样就可以捧在手心了。”王清仕调侃道。

“我心中的岛花是海马草,这样就可以把‘祖国’种出来了。”守岛18年的三级军士长邱华的话让大家纷纷点赞,几双眼睛望向了营区外的白沙滩,眼神柔和又深情。

此时,海马草种植的“祖国万岁”和“巨型国旗”图案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2009年的一场台风,把原本用礁石摆出的“祖国万岁”吹得无影无踪,大家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后来,大家找来海马草,在沙滩上按“祖国万岁”的字样挖出一排排浅坑种下去。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呵护,海马草终于顽强地存活下来,那天整座海岛都洋溢着快乐的气息。

大家正在忙碌着,一位从河南漂洋过海来岛上探亲的军嫂“逛岛”完毕,也加入了种花的行列:“岛上越来越漂亮了,满眼绿色,简直就是热带植物园。你们真不容易!”

的确,这些绿色,可以说都是用守岛官兵的“心血”浇灌而成。

近些年,岛上相继种过紫罗兰、香蕉树、槟榔树、法国草皮等几十种植物,最后均以失败告终。去年营里种的300多棵幼苗,仅存活了不到10棵。可尽管如此,大家还是抱着“誓把荒岛变家园”的信念,愈挫愈勇,种树不息。

终于,在一拨拨乐观又努力的西沙“花匠”手中,原本白茫茫的中建岛披上了绿色的外衣。他们用爱与坚守,在这片寸草不生的沙滩上,创造出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栽树种花,其乐无穷;爱国爱岛,乐守天涯。”这是西沙“花匠”们整天挂嘴边的话。他们种下的不仅仅是植物,更是无限的希望和快乐……

上图:中建岛官兵正在种植花草。张 昕摄

大河坎花匠(西沙花匠)(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