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尸还魂听起来很可怕。

但对科学家来说,这可是绝佳的机会。

当然,这里所说的可不是僵尸。

这死而复生的机会极少会出现,指的是庞大又迟缓的腔棘鱼

腔棘鱼生活在哪个年代(堪称活化石的腔棘鱼)(1)

这个怪物可以追溯到三亿六千万年前,曾被认为在一场大灭绝中消失了,六千五百万年前的那场恐龙大灭绝。在生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看来,这种生物虽然古老又神奇,但却永远地灭绝了,只剩下化石。

直到1938年,南非的一个博物馆长,玛罗丽·考特内-拉蒂莫,偶遇一条在附近码头被拖网渔船捕到的、长相很远古、闪着蓝光的鱼。直觉告诉她,这条1.5米长的鱼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她却没时间及时保存它以研究和制作标本。当她终于找到一位当地名叫J.L.B.史密斯的鱼类专家时,专家一眼就确认了该生物就是腔棘鱼。

但是又过了14年,人们才在科摩罗群岛发现了一个活体,这让科学家有机会仔细研究这种300万年中没有进化过的生物。真是活化石啊。几十年后,第二条鱼在印尼附近被发现。

很久以来腔棘鱼都被认为已经灭绝,它们的幸存被证明是20世纪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但腔棘鱼的令人震惊之处还不仅仅是它的起死回生。

腔棘鱼生活在哪个年代(堪称活化石的腔棘鱼)(2)

更神奇的是,从基因或是形态上,比起几乎所有其它的的鱼,它和四肢的脊椎动物更相近,而它较小的基因组也很适合研究。这让腔棘鱼成功连接了水生生物和陆生脊椎动物,它更是鲜活地记录了数百万年前前者向后者的转变。转变的秘密在于鱼鳍。大多数的海洋鱼类都属于鳍刺鱼,而腔棘鱼属于一小支进化得很独特的鱼类,有着更宽大鱼鳍的肉鳍鱼。腔棘鱼身上有六个鱼鳍的结构与我们的四肢相似,都是一根骨头连着身体,再由两根骨头连向鳍尖,鳍尖又有几根像手指一样的小骨头。腔棘鱼不仅把鳍长成一对一对以协调运动,甚至连促进四肢发育的基因序列也与陆生脊椎动物的相同。因此,虽然腔棘鱼本身不在路上行走,但它的鱼鳍却与其近亲的极为相似,那些近亲首次拖着自己的身体登上陆地,凭借的是灵活有力的鱼鳍,为后来的陆地的主人们搭起了进化的桥梁。

这也是为什么这种史前的鱼类解释了脊椎动物从水到陆的迁移。

腔棘鱼生活在哪个年代(堪称活化石的腔棘鱼)(3)

几百万年以来,这种转变使得所有四足动物拓展了自己的足迹,比如两栖类,鸟类,甚至是我们的祖先哺乳类。还有一条强有力的证据是:不同于大多数鱼类,腔棘鱼不产卵,而是像哺乳动物一样生崽。相信这种史前鱼类将会继续带给我们惊喜,告诉我们脊椎动物在3亿多年前离开海洋的故事。那是一场推动了人类自身的进化与生存的迁徙。

今天,腔棘鱼仍是一个有待探索的自然之谜。关于这条鱼,关于深海甚至关于进化本身,都还有太多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也许未来又会有其它不为人知的秘密被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