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尚她乡(微信ID:chicvancouver)小花撰写】昨天晚上“温哥华三美”聚餐,Mia带着一堆水果来“慰问”我和老方,每每看到老方在厨房里挥洒自如、驰骋江湖,都想感叹说:“这么温良贤淑、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好姑娘,我要是男的早就把她娶了”大聚餐的话题又是从乌托邦谈到了两性,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阿克苏大学生爱情故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阿克苏大学生爱情故事(大温剩女相亲记)

阿克苏大学生爱情故事

【乐尚她乡(微信ID:chicvancouver)小花撰写】昨天晚上“温哥华三美”聚餐,Mia带着一堆水果来“慰问”我和老方,每每看到老方在厨房里挥洒自如、驰骋江湖,都想感叹说:“这么温良贤淑、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好姑娘,我要是男的早就把她娶了。”大聚餐的话题又是从乌托邦谈到了两性。

最近看到了一篇别人写的文章,大致是讲人应该怎么去找另一半,应该怎么去取舍。其中有句话是这样写得:“Life is all about benchmark. Life is all about tradeoff. 比如,你选择对象,事实上并不是因为你多爱才选择这个人,而是因为在当下的时空范围,你否定掉了所有备胎,觉得这个人还不错,于是就选了TA。如果在你做选择之前,出现一个各方面条件显著优于你对象的人,你就会选择出现的那一个。所以你看,选择对象的过程,就是不断否定排除备胎的过程。”

我把这段念给Mia和老方听的时候,这两人边抢着烤鸡鸡腿边摇着头说:“小花小盆友,这种价值观的文字你就少看一点,看完了你又要写好多鸡汤了。这段话的逻辑就是利己主义,也就是说,如果以后结婚了,也难保证一旦有个更优选择会不会就立马‘缴械投降’。你看,是不是就不符合你要的爱情?!”

老方微信朋友圈只要一发新的状态和更新,对方准会来一条微信。有人会说,这样不是挺好的嘛,说明人家关注你,给你们看一下什么叫做“知识分子”的坚持。

大概一年前我改完了一个剧本准备做短片,老方也很高兴就发了一条朋友圈,Z博士的微信信息就来了,而且是英文,大意为:“我觉得你来到加拿大,就不应该和经常说中文的朋友多来往,这样对你的生活没有帮助,我觉得你应该多跟西人交流。”老方举着手机就给我看:“赶明儿你写个英文的本子,怼死他。”我看了看也是很醉地说:“Let’s speak English…”说实话这种信息真心没有办法回,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然后年头的时候,老方去了一次澳大利亚,PO了一些自己的美照和美食,Z博士就又来消息了,这次依然固执地用英文,说实话,这点我还是很佩服的,怪不得成功人都说“坚持”才是最大的要素。他说:“我觉得你这个年龄还像这样玩儿是不合适的,男人总想要一个安定的女人结婚,像你这样的,怎么可能有男人跟你结婚呢?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老方三更半夜截完图给我发微信说:“我这小暴脾气,这博士受什么刺激了吗?!”于是老方就回复他说:“Z博士,我很想知道你现在是以什么角色来给我人生提建议吗?!”当然老方用得是中文,老方说了,这也是一种坚持。

“你来相亲就是要抱着结婚的目的,所以我把你当做结婚的对象。”Z博士回答

“那可能我们有些误会,我认为相亲可能是增加了一种可能性,如果像我们这样,见了一次面就从来没有联系过,我不晓得您是用什么样的信心告诉自己我们不是陌生人?”老方毫不客气地说。

“我也曾年轻过,我年轻的时候也为爱情奋不顾身,但现在我只是想找一个人结婚生孩子。你要学习人家怎么去经营家庭,怎么成为一个会操持家务的妻子,而不是到处去玩儿,去挥霍!”Z博士更加严肃

老方给Z博士的最后一段话是:“Z先生,您比我年长一些,我说话客气一点。您也说了您年轻的时候也有为爱情冲动,那就别用一个现在的您去对话逝去的青春,这样只能让人觉得您老了,况且,您对我并不算了解,您从没跟我聊过我的生活,我的想法,您只是一个人在按照您的标准和对生活的理解指导我,Z先生,我是想找一个男朋友,并不是一个行走的行为准则来束缚我的生活。最后,祝您找到一个听您话的人来做您的妻子吧。”

说完,老方就把Z博士拉黑了,至于后来,老方听说Z博士结婚了,估计是符合他标准的妻子吧。

我在想,不管老方相亲多少次,她都不会因为为了结婚而结婚的,她还是在等那一个能够住在她心里的人。可能每个所谓的“大龄剩女”都有这样的不甘心,如果感情真的能够用各种既定的标准来衡量,说好的爱情,说好的至死不渝就真的成为了不能触及的童话。

我们都在等待这样的人吧,却又各自努力独立坚强生活,可能从未看到山顶的风景,半路的荆棘已让你疲惫不堪,但如果有一天你坚持不下去了,心生懦弱,多希望有这样一个人在半路迎着你,不告诉你TA也翻山越岭,不必说TA驻足很久,就告诉你是顺路经过,什么都不用讲,跟TA走吧。

你说浅喜似苍狗,深爱如长风

我愿倦鸟终归栖,依旧心上人

(本篇全文刊登于2017年12月5日《她乡》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