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素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当地的历史文化传承悠久,自然生态景观优美,曾经吸引了李白、杜牧、苏轼、陆游等诗人驻足,留下了《秋浦歌》《清明》等著名诗篇。不仅如此,当地的佛文化发展也非常繁荣,著名的佛教圣地九华山便是位于此地。

古代墓碑文化(安徽池州墓碑独爱雕刻莲花)(1)

在池州历史文化和佛文化的影响下,当地的墓碑文化十分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墓碑的加工定制讲究精湛的雕刻工艺。而莲花则成为墓碑雕刻中最常见的一种雕刻对象。

诗人独爱“莲”文化

从古至今,莲花是最受文人骚客喜爱的花卉之一,这与莲花的生活习性有关。作为一种水生草本植物,莲花生长在淤泥之中,却枝蔓挺拔,开出美丽无瑕的花朵,芳香幽幽,好像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君子。因为这一特性,莲花常常被比喻为“花中君子”,成为了历朝历代文人骚客自喻或赞美的对象。例如:周敦颐的《爱莲说》、温庭筠的《莲花》、李白的《古风(其二十六)》等,皆是咏莲颂莲的诗篇。

古代墓碑文化(安徽池州墓碑独爱雕刻莲花)(2)

而池州墓碑中雕刻莲花,也是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比喻逝者高洁的品性,对逝者的品德进行歌颂,以此实现墓碑纪念逝者、寄托哀思之情的文化意义。

古代墓碑文化(安徽池州墓碑独爱雕刻莲花)(3)

佛教文化也爱“莲”

莲花不仅深受文人骚客的喜爱,也是佛文化的重要象征。在很多佛教典籍中,都有提到莲花这一意象。例如:《无量寿轨》中说:“是菩萨作是思维,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觉悟莲花,清净世界不染烦恼。”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户罗波罗蜜下》中说:“比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 《从四十二章经》中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在这些佛经当中,莲花被比喻为一种智慧的境界,一种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

古代墓碑文化(安徽池州墓碑独爱雕刻莲花)(4)

不仅如此,莲花也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象征,在《阿弥陀经》描写的西方极乐世界是这样的:“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因此,佛国常常被称为“莲花国”,西方极乐世界也可以称为“莲花净土”。

古代墓碑文化(安徽池州墓碑独爱雕刻莲花)(5)

而池州墓碑上喜爱雕刻莲花,也是当地佛文化发达的一种体现。墓碑作为逝者的安息之地,雕刻莲花,寓意此地乃是逝者安息的莲花净土,代表了一种对逝者的吉祥祝愿,象征逝者灵魂清净无垢,离开尘世,魂归西方极乐世界。

古代墓碑文化(安徽池州墓碑独爱雕刻莲花)(6)

总而言之,莲花成为墓碑雕刻中最常见的雕刻意象之一,与中国传统诗歌文化和佛教文化传承有着密切的联系。更何况莲花本身便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花卉植物,其作为墓碑雕刻图案,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再加上莲花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能成为墓碑雕刻所钟爱的对象,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