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84年,戴克里先赢得了内战,成为罗马皇帝。
戴克里先知道罗马地脱前朝掌故,他知道,要想终结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纷乱局面,就必须从制度上入手,做出一些变革。
对内,戴克里先模仿了东方古国们的统治方式,空前提高了皇权。此前皇帝其实并不是皇帝,而是“元首”(Princeps)。那么从戴克里先开始,皇帝才开始叫做“皇帝”(Imperator)。
所谓的元首制,也就变成了君主制。
不仅在称呼上更改,在礼仪规章制度上也不含糊,戴克里先皇帝头戴金冠,身穿紫袍,所有的臣民都需要行跪拜礼,亲吻皇帝的紫袍下摆成了臣民们的最高荣誉。不仅如此,紫色成了皇家专用色,不允许寻常百姓家中随意用紫色布料做衣服。此外还有宫廷侍从的设置,戴克里先是近卫军出身,他知道近卫军对于皇帝安危的重大意义,此前的罗马皇帝不知道有多少都是被身边的近卫军手起刀落结果了性命。于是在戴克里先的宫廷内,大量地使用了太监(eunuch),来负责照顾皇帝本人的吃喝拉撒睡等工作。
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精神层面。
戴克里先知道,基督教对人心的控制与麻醉,是帝国将来最大的隐患。于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戴克里先禁止基督教徒的活动,政府和军队中的基督徒首先要清理出革命队伍。基督徒要么选择为信仰而死,要么选择放弃信仰而生,只能二选一。此外,基督教堂被捣毁,基督教的书籍被焚烧,戴克里先的想法就是要把基督教的影响,从帝国范围内彻底肃清。
不仅如此。
没有了基督教,老百姓信仰什么?很简单,信皇帝。中国古代的皇帝,号称天子,那么戴克里先把这个概念移植到了古罗马,他自称朱庇特神,也就是天王宙斯。
至此,罗马皇帝终于成了政教合一的王中之王。
对内改革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军事。
既然两个战线防不胜防,那就索性分而治之。
首先,要打倒军阀。
巅峰时期的图拉真时代,罗马帝国设置有54个行省。而到了戴克里先时代,在帝国版图大大缩水的情况下,皇帝一口气搞出来了100多个行省,行省与行省之间放弃了山河形便的划分方式,大大小小的行省互相制约,互相掣肘。
与此同时,行省总督不再兼任军职,逐步建立地方文官体系。
总督不让掌兵权了,谁掌权?还是皇帝。
只不过,皇帝不是一位了,而是四位。
首先帝国的版图一分为二,设置两个皇帝,名叫奥古斯都。东方奥古斯都就是戴克里先本人,定都尼克美狄亚(Nicomedia,在安纳托利亚半岛);西方也设置一名奥古斯都,定都意大利半岛的米兰(Milan)。东西方两个奥古斯都确立之后,两个人再分别指定一名“副皇帝”,担任凯撒的职务。奥古斯都的任期只有二十年,当任期期满之后,皇帝退休,由相对应的副皇帝接任皇帝一职。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所谓“四帝共治”的制度,其实是针对军事而言,并不针对政治。比如这个西方的奥古斯都,把办公所在地设置在了波河平原上的米兰,完全是为了北方战局反应之便利,而不是真正想放弃罗马人心目中的圣地罗马城。单纯从军事角度出发,此时米兰城的功能,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燕山南麓的北京。所以按照戴克里先最初的设想,这个所谓的“帝国一分为四”的说法也不完全正确,应该叫做“四大军区”才更为合适。因为,四个人中,说了算的只有东方奥古斯都一个人,也就是戴克里先。
戴克里先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这套改革的组合拳,不可谓不精准,不可谓不对症下药,然而,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依然出现了偏差。而且,四大军区的设置,也为后来的帝国分裂埋下了伏笔。
公元305年,按照之前的约定,戴克里先退休。
然而,问题也恰好在这个时候出现了。皇帝集权已经到了这个程度,关于让贤还是传子的问题,很容易解答。没有一个真正的帝王能够做到像戴克里先这样淡定从容地退位,毕竟人都是有私心的。
于是在公元306年这一年,西部奥古斯都君士坦提乌斯一世(Flavius Valerius Constantius)的皇帝位子只做了一年,就猝然离世。他的儿子君士坦丁一世(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e)违反奥古斯都继承的制度,由自己的军队拥立为帝,也就是说君士坦丁一世从自己父亲手中直接继承到了西部奥古斯都。
这个先例一开,帝国就乱了套了。
最多的时候,帝国一次性出现了六个奥古斯都。而且颇为黑色幽默的是,在几个奥古斯都兵戎相见,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四帝共治制的总设计师戴克里先同志,还急忙跑出来调节奥古斯都之间的纠纷。
帝国总设计师的宏伟蓝图没实现,结果军阀混战倒是开始了。
内战从公元306年,一直打到了公元324年。最早捅娄子的君士坦丁一世,打赢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内战,成为罗马帝国的唯一奥古斯都,也就是新皇帝。
正因为君士坦丁一世再造统一的丰功伟绩,他也被后人尊称为——“君士坦丁大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