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北京中轴线》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制作,于今年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第二批)片单。该片以北京中轴线为讲述对象,穿越古今、旁征博引,全景展现了中轴线独有的壮美秩序,诠释了其深远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今年是北京中轴线申遗的关键之年,纪录片通过探寻中轴线的前世今生,有力推动保护和利用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进一步擦亮了北京这座古都的“金名片”。
多重视角解读
概览北京中轴线全貌
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7.8公里。在700余年的历史沉浮中,它见证了岁月的更替、文化的传承、古都的变迁,既展现了中华文明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伟大创造与杰出才能,也承载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中和位育的理想追求。《北京中轴线》以多重视角聚焦这条北京城的“灵魂线”“生命线”,在沉浸式的解读中,为世人打开了一座“价值宝库”。全片分为5集,《国之轴》回顾八国联军入侵、华北日军投降仪式、解放军北平入城式、开国大典等在中轴线上发生的历史事件,串联起这条主权之轴的国家记忆;《城之轴》聚焦中轴线上的建筑群落,讲述门、桥、坛、殿如何构建了独特的城市空间;《民之轴》走进地安门外大街、烟袋斜街、前门大栅栏,寻觅中轴线上柴米油盐蒸腾的烟火气;《心之轴》解析中轴线布局、色彩、秩序的对称之美,又及中国传统礼制规范和人文理念;《情之轴》关注个体与中轴线的相依相存,传递城市生生不息的向上力量。5集节目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结合中国近现代广阔的时代背景,最大限度地解析了中轴线的丰富意涵,呈现出其饱满、庄重、辉煌的形态全貌和文化全貌,凸显了中轴线之于当代、之于未来的重要价值。
解密形制布局
透视中轴线文化精髓
中轴线贯穿南北,汇聚了古都北京的建筑精华,形成了两翼对称、庄严肃穆的城市格局。对于这一独特的形制和布局,纪录片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如《城之轴》围绕皇城、内城、外城的城市结构,详细讲述了老北京城墙与城门的过往。皇城、内城、外城同心同轴,皇城是皇家宫城的外院,辟有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四座城门;内城设有正阳门、宣武门等九座城门,阜成门运煤、西直门进水、朝阳门送粮、崇文门收税……每座城门各司其职,担负着城市规划中的特定功能;本集还深入介绍了北京山水园林之城的独有风韵,建设者大胆把成片的天然湖泊引入市区,与中轴线呼应,使“城之轴”的四周呈现出碧水环绕、绿树红墙之美,营造出“平地起蓬瀛 城市而林壑”的园林景观,体现了古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传承。《心之轴》一集,则讲述了中轴线采取对称方法设计、排列建筑的智慧。故宫居中轴线正中,南北取直、左右对称,门楼、殿阁、广场距离有长有短、空间有大有小,体现出整体、均衡、韵律之美;而环绕着中轴线,南有天坛祭天,北有地坛祭地,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各庙坛按自然属性坐落,遥相对应,更折射出建筑与人文之间的对称。纪录片通过解析中轴线两翼建筑的形制、特色与空间布局,深度透视了其蕴含的历史文脉和文化精髓,让人们对中轴线的认知由表及里、由外而内,切身感受到它以井然有序谱写的大城气象、古都风范。
融会古今城事
品味中轴线时代风华
作为一部聚焦中轴线的纪录片,《北京中轴线》除讲述中轴线的形制特色和文化象征外,还将国之运势、民之生息和当下生活融入其中,使古今城事交融汇聚,更加凸显了“中轴线”作为京城“脊梁”的传奇性和重要性。《国之轴》中,从外国使节穿过中轴线觐见清朝皇帝说起,讲述了发生在中轴线上的国之大事。八国联军入侵的伤痛,一战胜利阅兵的喜悦,解放军北平入城式的沸腾,开国大典的盛大……这条“千年一线”见证了中国社会由盛转衰再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它诉说着岁月的沧海桑田,也印刻着国运的更替变迁。《民之轴》中,将视线对准中轴线上的市场、民居、娱乐和生活,柴米油盐、日出日落、喜怒哀乐,它不仅承载着皇家、国家的历史时刻,也承载着芸芸众生的休养生息。《情之轴》则回到真实的当下,以小切口讲述了新老北京人与中轴线的“牵绊”。即将新婚的施谨和李荣选择在太庙拍摄婚纱照;书法家李鑫华受邀书写国家文物标牌,幸运地将墨迹留在了中轴线上;国旗护卫队队员杜林每天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和探望自己的家人在中轴线上会面、团聚……北京中轴线从历史深处走来,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沉淀与新生中,继续朝着未来延伸。从古老建筑到新建地标,从江山社稷到人间烟火,它留下了不同时代、不同维度的印记。本片远观北京中轴线的苍苍历史,近观守正创新的当下,也希冀着它勃勃生机的未来。让一条轴的进化、一座城的芳华走进大众的内心,永载影像的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