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细胞是保护我们身体的卫士。不过说实话,它们带来的也不总是好事。比如说,勇猛果敢冲在战斗一线的中性粒细胞就常常兴奋过度,误伤友军。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1)

来源 | 动画《工作细胞》

噢不对,放错了,是它↓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2)

图源 | 维基百科

正常情况下,如果出现损伤,那么游荡的中性粒细胞就会受到损伤细胞释放的信号召唤,来到事发现场。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3)

中性粒与损伤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然后这个中性粒细胞就会以身示警,自爆释放白三烯B4等一系列细胞因子,召唤更多的中性粒细胞前来工作。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4)

中性粒细胞自杀释放细胞因子

俗话说一个中性粒细胞倒下去,一万个中性粒细胞站起来嘛~(雾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5)

然后一大群中性粒细胞就来了!

看看真实显微镜的记录,后来的这群中性粒细胞有了先人的指引,直奔主题十分速度。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6)

红色中性粒细胞,白色运动轨迹

当然,本意是好的嘛,打打外来病原体,杀杀病变细胞什么的。不过这么一大群都涌过来,难道不会……

啊啊啊啊,果然误伤了周围的健康组织啊,周围的胶原蛋白都被一块儿清除了!突然想起了我的痘坑是不是就是这么来的!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7)

造成组织损伤、胶原蛋白受损

来看看真实显微镜下的胶原蛋白,真实心痛了。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8)

可见中性粒细胞募集之后胶原蛋白都出坑了

但是,科学家在做研究的时候发现,这个现象并不是总在发生的,比如说,如果搞出一个小到只有一个细胞的损伤,那么中性粒细胞就不会来了。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9)

用激光怼单个细胞,精细活儿啊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10)

结果中性粒细胞在损伤周围绕来绕去,也不上前

看下真实显微镜中的情景,看这个中性粒细胞,八百过损伤而不入,咋的,嫌活儿小不想干啊?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11)

红色的中性粒细胞,白色的运动轨迹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开始调查组织中其他的细胞。

嗯?怎么回事儿,受损细胞周围这一圈儿,是谁啊?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12)

黄色的损伤细胞和周围的绿色细胞们

经过调查,这些细胞的真身乃是巨噬细胞。具体来说,是一种叫做“组织驻留巨噬细胞(RTM)”的免疫细胞。

顾名思义,它们平时也不会到处走,就驻扎在组织里,干干收集信息、维护本地治安之类的工作。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13)

真实的巨噬细胞和模拟动画

遇到单个细胞损伤这样的情况,RTM就会迅速伸出“爪爪”,把这个细胞包围起来。科学家们把这个现象叫做“cloaking”,也就是障眼法。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14)

好的,已经“保护”起来了!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15)

RTM只需要1-3分钟就可以伸出伪足,包围住受损的单个细胞,作用范围大约是100-150μm半径

不光是这样,科学家还发现这些RTM里出现了很多大囊泡,说明它们正在积极吞掉受损细胞释放的各种细胞因子,避免走漏一丢丢风声。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16)

绿色RTM,箭头所指处为囊泡

两手都抓两手都硬,这么严密的监控,中性粒细胞还能嗅到蛛丝马迹才奇怪呢。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17)

中性粒细胞根本不能靠近

当科学家清除了小鼠体内的RTM,再重复上面的实验,这回中性粒细胞无人可阻气势恢宏,直接把受损细胞淹没了。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18)

左有RTM,右无RTM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19)

没有RTM之后中性粒细胞再无阻碍(下)

当然,胶原蛋白又遭殃了……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20)

图为其他模式小鼠受到的组织损伤

科学家帮RTM算了笔账,障眼法这种小把戏,估计也就只有单个细胞程度的微小损伤能用用了,损伤范围稍大一些就包不住了。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21)

对范围更大的损伤无法完全包裹

就算是两个相邻的单个细胞损伤,也只能照顾到早来的那个,来的晚的,就只能自(受)求(虐)多(待)福了。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22)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23)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24)

RTM优先对现发生的损伤cloaking,后者则管不过来

这篇论文发表在近期的《细胞》杂志上,研究用到了超高清的活体成像技术。《细胞》杂志还制作了一期非常生动的解说视频,连接放到阅读原文,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去一探究竟。

组织驻留巨噬细胞还算是一种比较新的巨噬细胞类型,关于它的来去生死,还有很多需要探索。

最后再送一张巨噬细胞美图吧!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25)

来源 | 《细胞生物学杂志》

溜了溜了嘻嘻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26)

编辑神叨叨

胳膊中的巨噬细胞(细胞啊我亲爱的巨噬细胞)(27)

戳你点好看呢!

话说还有谁没有体验过我们的学术朋友圈瞬间呀

参考资料:

[1]Uderhardt S, Martins A J, Tsang J S, et al. Resident Macrophages Cloak Tissue Microlesions to Prevent Neutrophil-Driven Inflammatory Damage[J]. Cell, 2019.

[2]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9)30343-5

本文作者 | 代丝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