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一年一度的七夕如约而至。浩瀚夜空中的牛郎织女星象征着矢志不渝的坚贞爱情,千百年来惹无数人传颂、期盼。宋朝最多情的词人柳永便这样感叹:“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这个日子,天各一方的情人寄托着回肠百转的思念,痴男怨女默默地祈求着白头一心人的金玉良缘,佳偶们则在夜空下共度着“夜半无人私语时”的甜蜜时光。这流转千年的浪漫隐喻,象征着人们对于爱情、对于理想、对于一切美好事物和美好情感的追求。七夕这一天,我们也可以在古人的想象与记录中,一窥这穿越千年而来的风花雪月。

七夕古人怎么过(七夕的高级浪漫)(1)

牛郎织女般的爱情,你渴望吗?

牛郎和织女每年踏上鹊桥,穿越星河遥遥,从汉朝开始,至今也约会了两千多次。有人认为“七夕节”就像是歌颂异地恋的节日,也有人觉得牛郎和织女真是命苦。你渴望怎样的爱情?是长相厮守,直到白头,还是不惧时空,真心相待?是平平淡淡,柴米油盐,还是轰轰烈烈,波澜起伏?千百年过去了,当我们谈论爱情,总是绕不过北宋“情歌王子”秦观写下的这句诗:

_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秦观_

这首描绘七夕节牛郎织女约会情景的诗,说出了秦观心目中爱情应有的样子。其中的这一句,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天天早晚腻在一起有意思吗?只要感情好,距离不是问题”。写下这首诗的秦观,一生经历了很多次的爱恋,得到了很多人的真心,也付出了自己的真情。每一个诗人都是一个传奇,每首诗词都有它的故事,它们或许也能在某一刻温暖你的心灵。在《古诗词里的快意人生》中,你将读懂更多传奇和经典,找寻属于中国人美好的诗句记忆

-点击下图阅读本书-

七夕古人怎么过(七夕的高级浪漫)(2)

七夕古人怎么过(七夕的高级浪漫)(3)

七夕,情侣们到底要不要过节?

近年来,国学国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洋节”和传统节日的几番论战中,大家也逐渐从中体悟到属于自己文化的浪漫和内敛。于是,在七夕鹊桥相会的浪漫背景下,各大商家也开启了“情人节”主题的营销。七夕送什么礼才既能表现情意,又不重样撞型?情侣们绞尽脑汁地计划和期待着。但是,七夕真的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吗?

_古代的七夕节,仅限于未婚女性过节,未婚女子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和小姐妹们聚会,互相切磋女红技巧,聚餐玩耍。所以,七夕并不是古代的情人节,而更像古代的“妇女节”或者说是“女光棍节”。——《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讲历史的王老师_

在@讲历史的王老师 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的七夕也许增加了新的内容,但始终不变的是女子们比拼、学习女红技能的活动,而且也从来不是女子和男子约会的节日。在三纲五常等儒家观念影响下的古代社会,女子出门并不是那么随意,特别是未婚女性。所以,古代的姑娘们并不大可能在七夕这一天和情人约会。在古代类似情人节的节日,应该是元宵节。古人的情感生活究竟如何?人们如何解决“剩女”问题?古代结婚难么?古人又如何离婚?《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这本书从衣食住行讲到社会文化的60多个话题,满足你对古人日常生活的更多好奇

-点击下图阅读本书-

七夕古人怎么过(七夕的高级浪漫)(4)

七夕古人怎么过(七夕的高级浪漫)(5)

当七夕梦想幻灭,该如何是好?

虽然在古代七夕节与情人节无关,但古代女孩子们会在这一天偷偷地祈求爱情。“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牛郎织女之间坚贞的爱情当然会让古人,特别是在婚姻之中处于弱势的女孩子们羡慕。但是,生活又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如果现在的你正受着爱情的苦,或许可以读读这首唐诗:

_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七夕》,杜牧_

七夕,一位宫娥怀着凄凉的心境抬起头来,久久地望着天上的牵牛织女星。牵牛织女远隔天河,还能一年相会一次,而她和皇帝,却是咫尺天涯。这里有没有哀怨?有没有期盼?诗人却什么都没说。蒙曼老师在《四时之诗》一书中如此赏析:一腔心事,尽在这“坐看牵牛织女星”七字之中,含蓄蕴藉,意在言外,像一颗青橄榄,越嚼越有味道。在古代,在宫廷里过七夕最热闹,但宫廷里的感情却又最稀薄;而对于每天为柴米油盐操心的贫贱夫妻,可能没有“七月七日长生殿”那么浪漫,但却更容易心意相通,至死不渝。除了杜牧的这首《七夕》,还有很多唐诗作品围绕着四季的节气和节日。这些作品围绕着唐代的岁月轮回,也是围绕着唐人的生命轮回。而我们和他们,古代和今天,传统和未来,就相遇在这些美妙的四时之诗中。一起跟随蒙曼老师,细细领略那穿越千年而来的风花雪月。

-点击下图阅读本书-

七夕古人怎么过(七夕的高级浪漫)(6)

七夕古人怎么过(七夕的高级浪漫)(7)

穿越到宋朝过七夕,解锁新奇玩意

如果在七夕当天,你尚未有情人相伴,或者因为工作日的忙碌无法与闺蜜们聚会,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下,也不想孤零零地一个人过,不妨穿越到宋朝,体验一把古人的快乐:

_七夕前的三五天,街上特别热闹,车水马龙,满大街都是穿着罗绮新衣的人。有人会现采待开的荷花花苞,连在一起做成双头莲的样子,玩赏一番,带着回家时,路上的行人看了往往感叹称赞……初六日和初七日的晚上,富贵人家就会在家中庭院里搭建一个彩楼,这个叫“乞巧楼”。楼下摆放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等物品,男孩子要念诵诗句,女孩子要展示自己的女红,然后焚香礼拜,这叫“乞巧”。——《东京梦华录》,孟元老著、侯印国译注_

《东京梦华录》是北宋遗老孟元老追述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笔记体著作。全书翔实地描绘了东京上至贵族、下及百姓的生活全景和都市风貌,涵盖饮食起居、吃喝玩乐、岁时物货、风俗礼仪等,事无巨细,无所不包。这本书还是迄今唯一一部全面记载北宋汴京的浮世绘和风情画,堪称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前段时间,由刘亦菲主演的电视剧《梦华录》大火,如果你也因此对宋朝的生活产生了。兴趣,这本《东京梦华录》将助你完美还原电视剧的时代设定,是你在千年前繁华都市中旅行的最佳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