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简介:《乱世佳人》这部小说,从故事的角度看,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恢弘真实的战争场面,生动鲜明的人物刻画,蜿蜒曲折的人物命运,还有最后开放性的结局设置,都是这个故事让人手不释卷的原因。因此,不管作者的历史观念是否正确,身世背景有多么复杂,也不管小说是否有美化奴隶制度和扭曲内战性质的嫌疑,《乱世佳人》在普通读者心中的魅力始终分毫不减。

乱世佳人第一个丈夫死在哪个阶段(七夕爱情故事之乱世佳人声名狼藉的商人邀请寡妇跳舞)(1)


小说故事: 小说一开场便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准确时间和地点——1861年4月,佐治亚州。1861年是美国内战爆发的年份,而佐治亚州,也正是最早脱离联邦、加入南方邦联政府的七个州之一。南北战争从1861一直打到1865年,交战双方一头是南方联邦政府,另一头是北方邦联政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南北之间的分裂早在美国建国之初就已经埋下隐患,南北的经济体制矛盾更是尤为严重,经济理念的差异最终落实到了奴隶制度的问题——古老的奴隶制该废还是该存?当时的美国北方以制造业、商业和金融业为主,南方则以种植园经济为主,《乱世佳人》中的塔拉庄园、十二棵橡树庄园等,都是佐治亚州具有中等规模的种植园,拥有大量土地,蓄养了一百名以上的黑奴,每年棉花的产量可观。

乱世佳人第一个丈夫死在哪个阶段(七夕爱情故事之乱世佳人声名狼藉的商人邀请寡妇跳舞)(2)


棉花在《乱世佳人》小说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棉花是庄园财富规模的象征,即便在战后的重建时期,北军烧毁了塔拉庄园的所有棉花,斯佳丽为了重振家族,首先想到的还是种植棉花。说到底,南方人为什么要蓄奴?因为种了棉花就需要有人收,收了棉花才能运到北方进行销售,获得收益。因此,在轧棉机尚未普及的时代,黑奴就成了收棉花的唯一劳动力,这也是南方诸州誓死保卫奴隶制的主要原因。

乱世佳人第一个丈夫死在哪个阶段(七夕爱情故事之乱世佳人声名狼藉的商人邀请寡妇跳舞)(3)


在小说的主人公正式登场前,内战的阴影其实早已遍布南方。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斯佳丽·奥哈拉正与她的追求者——塔尔顿家的两兄弟闲聊。斯佳丽与塔尔顿兄弟三人之间的对话巧妙地揭示了南北战争的导火索已经点燃,而塔尔顿兄弟之间的对话,则介绍了克莱顿县内的阶级构成。

乱世佳人第一个丈夫死在哪个阶段(七夕爱情故事之乱世佳人声名狼藉的商人邀请寡妇跳舞)(4)


奥哈拉家和邻居塔尔顿家无疑是县内的大庄园主。斯佳丽的父亲杰拉尔德·奥哈拉是爱尔兰移民,凭借着对土地最炙热的感情来到佐治亚州,靠打牌赢下了塔拉庄园,发家致富,融入了当地的社交圈。而塔尔顿家拥有土地、黑奴、棉田、牧场等等,衣食无忧,位于南方社会生态链的顶端,所以塔尔顿几兄弟才会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而兄弟俩提到的埃伯·温德则是典型的“穷白人”,说“他们家的黑奴至多不过四个”,连塔尔顿家的黑奴都瞧不起他。这些人生活在南方的底层。介于大庄园主和穷白人之间的,还有一些小农场主或者说是自耕农,实际上这些人也是同样赞同保持奴隶制的,因为他们害怕黑奴一旦被解放,就会和他们竞争土地。更重要的是,现存的奴隶制提高了自耕农和穷白人的社会地位。

乱世佳人第一个丈夫死在哪个阶段(七夕爱情故事之乱世佳人声名狼藉的商人邀请寡妇跳舞)(5)


我们的女一号斯佳丽是杰拉尔德·奥哈拉的长女,塔拉庄园的大小姐,小说的开头顺便也描写了斯佳丽的外貌:年方十六,出落得腰身纤细,体格丰满。书中说,斯佳丽长得并不美,但是斯佳丽的魅力是确凿无疑的,整个克莱顿县的贵公子们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母亲与黑妈妈始终想将斯佳丽培养成温婉贤良的淑女,可却事与愿违——斯佳丽的性子与典型的南方淑女背道而驰,表面的端庄掩饰不住她骨子里的娇蛮任性、活泼好动。说到黑妈妈,她是小说中的重要角色,是斯佳丽的守护者,见证了塔拉庄园的兴衰。她不是普通的黑奴,在塔拉庄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早年跟随斯佳丽的母亲作为陪嫁来到塔拉庄园,从此便成了庄园的管家,主持家务。这位黑妈妈自视甚高,拥有甚至比白人更高的道德标准。因为特别疼爱斯佳丽,所以对她的管束分外严格,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乱世佳人第一个丈夫死在哪个阶段(七夕爱情故事之乱世佳人声名狼藉的商人邀请寡妇跳舞)(6)


庄园里的黑奴分为两种:一种是家奴,在屋里服侍主人或者做些屋内的细活儿,比如像黑妈妈、波克这样的贴身家仆,地位较高;还有一种则是下地从事生产的黑奴,他们是庄园里地位最低的奴隶。一般庄园主不会亲自下地监督他们劳作,而是会雇佣一个白人作为监工。尽管两种黑奴在地位上有差异,可是按照小说的说法,但凡是有体面的庄园主和他们的家人都不会苛待黑奴,这是南方庄园家族不成文的规定。斯佳丽的母亲是法国贵族后裔,是典型的南方大家闺秀,举止优雅,心地善良。她不止一次地教导斯佳丽:“对地位比你低的,尤其是黑人,态度既要坚定,又要和气。”至于斯佳丽性格豪爽的父亲杰拉尔德,对他的贴身黑奴波克相当宽厚,不惜花大价钱将波克的妻子和女儿从邻居庄园买回来,使他们家人得以团聚。作者甚至用幽默的笔触叙述杰拉尔德时不时地会被家中的黑奴“欺负”。

乱世佳人第一个丈夫死在哪个阶段(七夕爱情故事之乱世佳人声名狼藉的商人邀请寡妇跳舞)(7)


话说斯佳丽从两兄弟口中听说了一个令她震惊不已的消息:自己心仪的对象阿希礼,不日将要与他的表亲、在斯佳丽眼中瘦弱平凡的玫兰妮订婚。这对斯佳丽来说简直就是个晴天霹雳。斯佳丽一时间柔肠百转,思绪万千,听到这个消息之前,她始终认定阿希礼会向她求婚。然而,我们的女主人公很快展现了她倔强不屈的性格——斯佳丽·奥哈拉没这么轻易认输,她当即决定要在第二天的烤肉野餐会上用尽一切办法赢回阿希礼的心。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斯佳丽陷入了对阿希礼执着而永恒的追逐之中,这也是她一生情感波折不断的起点。十二棵橡树庄园的烤肉野餐会举办得盛大气派,充分体现了当时南方的社交风貌。斯佳丽在野餐会上光彩夺目,想方设法吸引阿希礼的注意,无奈并不奏效。正当我们心焦难耐时,斯佳丽终于找到机会向阿希礼吐露真情——阿希礼承认喜欢斯佳丽,但他明确地拒绝了斯佳丽。他清楚地知道,他们两人“志趣不同”,斯佳丽要得到的是他的整个人,包括身体、心灵和思想,而阿希礼并不能给她。阿希礼无情的拒绝令斯佳丽恼羞成怒,一怒之下砸碎了瓷器,却意外发现瑞特·巴特勒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原来他一直在偷听。男一号就此登场了。

乱世佳人第一个丈夫死在哪个阶段(七夕爱情故事之乱世佳人声名狼藉的商人邀请寡妇跳舞)(8)


瑞特·巴特勒是何许人?一个声名狼藉的浪子,一个对南方不切实际的战争态度嗤之以鼻的商人。他风评不佳,体面的女士对他都唯恐避之不及。斯佳丽发现自己内心的秘密居然被这个粗鲁不堪的家伙偷听了去,狼狈不堪,而巴特勒却满脸笑意,极为欣赏眼前这个性子暴烈、敢爱敢恨的姑娘。就这样,斯佳丽和巴特勒这对欢喜冤家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在斯佳丽表白被拒的尴尬气氛下发生了。

乱世佳人第一个丈夫死在哪个阶段(七夕爱情故事之乱世佳人声名狼藉的商人邀请寡妇跳舞)(9)


我们都知道,小说中第一眼就互相看不顺眼的两个人,之后往往免不了会发生点什么,我们只要想想《傲慢与偏见》就明白了。而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并没有在接下来的篇幅里描写斯佳丽与巴特勒的感情发展,而是大笔一挥,吹响内战的号角,迅速将小说情节推进到下一个阶段,只埋下男女主人公初遇时的情愫与误会,让读者对两人未来的发展产生无限遐想。十二棵橡树庄园的聚会还未结束,南北战争就爆发了。出人意料的是,斯佳丽匆匆接受了玫兰妮的弟弟查尔斯的求婚。也就是说,斯佳丽嫁给了情敌的弟弟,这个充满复仇意味的举动,阿希礼是看得一清二楚,可善良的玫兰妮却丝毫不知情。婚后,查尔斯与阿希礼都上了战场为国效力。可人算不如天算,命运与斯佳丽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战争开始不到两个月,查尔斯在战场上死于肺炎,硬生生留给了斯佳丽一个寡妇的头衔,还有一个遗腹子。从此,她只能日日穿着阴森森的黑衣,约束自己的言谈举止,社交聚会更是从此与她无缘。直到此时,斯佳丽才后悔当时鲁莽轻率的决定,她与查尔斯之间本没有爱情,这段婚姻只是为了报复阿希礼。

乱世佳人第一个丈夫死在哪个阶段(七夕爱情故事之乱世佳人声名狼藉的商人邀请寡妇跳舞)(10)


正当斯佳丽整日愁眉不展之时,查尔斯的姑妈佩蒂写信来邀请斯佳丽前往亚特兰大小住,陪伴自己和玫兰妮。尽管斯佳丽打心眼里厌恶玫兰妮,可一想到能得知阿希礼的消息,便义无反顾地前往了亚特兰大。在那里她充分感受到了这座城市与其他城市的不同之处,亚特兰大靠铁路发家,从一条铁路到四条铁路,逐渐成为南方铁路的枢纽,一举发展成一座拥有上万名居民的繁荣小城。这里是佐治亚州新与旧的混合体,是新旧事物发生碰撞的地方。很快,斯佳丽在亚特兰大恢复了精神,恍若重生。她与玫兰妮一起在后方的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为邦联政府出一份力。朝夕相处中,玫兰妮与斯佳丽日渐亲厚,斯佳丽也渐渐熟悉了她的心上人阿希礼的妻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害羞、淳朴、仁慈、真实。玫兰妮的美德自然流露,影响着周围的人,所以人人都喜欢她,围着她转。斯佳丽明白,玫兰妮与自己不同,“她缺乏笼络男人心的这种自私和任性”,她的善良体贴是发自内心的,而且玫兰妮从始至终一直维护斯佳丽,哪怕在日后众叛亲离之时,玫兰妮也没有抛弃她。

乱世佳人第一个丈夫死在哪个阶段(七夕爱情故事之乱世佳人声名狼藉的商人邀请寡妇跳舞)(11)


《乱世佳人》塑造的众多女性人物中,斯佳丽勇敢顽强,个性张扬,敢爱敢恨,像一朵艳丽、多刺的玫瑰,拥有张扬的生命力,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而玫兰妮并非是绿叶的角色,她看似平凡,不善言辞,但却拥有一套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坚韧不拔,在某些关键时刻她能表现出比斯佳丽更大的勇气和魄力,连自视甚高的巴特勒都对玫兰妮恭恭敬敬。对于巴特勒和斯佳丽一次的相遇,又是在尴尬的气氛下发生的:斯佳丽一身寡妇打扮,正在眼馋义卖会上其他太太小姐裙裾飞舞、衣着鲜亮,却被巴特勒撞个正着。巴特勒洞悉斯佳丽的心事,出言讥讽,丝毫没有南方骑士的优雅精神,斯佳丽不由得气急败坏。可巴特勒行事总是出人意料,他一掷千金捐了一百五十块金元邀请斯佳丽共舞一曲,全场哗然。一个声名狼藉的商人邀请一位寡妇跳舞已经是招摇过市的行为了,而斯佳丽居然回答“我愿意”,令在场的这些卫道士目瞪口呆,斯佳丽作为一个年轻的寡妇,本该禁足在家中,抛头露面已属大逆不道,跳舞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然而斯佳丽就这么干了。这也是离经叛道的男女主人公第一次在精神和个性上产生了共鸣,于是我们发现,斯佳丽和巴特勒之间有那么一丝相似的地方。

乱世佳人第一个丈夫死在哪个阶段(七夕爱情故事之乱世佳人声名狼藉的商人邀请寡妇跳舞)(12)


虽然在战时斯佳丽与巴特勒的接触越来越多,可她并没有忘记阿希礼。阿希礼回到亚特兰大休假,短暂的重聚又唤起了斯佳丽心中的爱慕。在与阿希礼道别时,斯佳丽再度吐露真情。无奈阿希礼依然拒绝了斯佳丽的爱,希望再次破灭了。1864年,亚特兰大遭到北方军队的三面围城,成了孤岛,大量受伤的邦联士兵涌入城内。雪上加霜的是,破城的这天玫兰妮即将临盆,身边除了斯佳丽和小黑仆之外,所有的医生都在照顾伤员。斯佳丽没有人可以依靠,她的父母、黑妈妈、塔拉庄园都在千里之外,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溃败的邦联军队在城中纵火,企图烧毁物资,亚特兰大终究落入了联邦军手中。危难时刻,斯佳丽的勇气战胜了恐惧,她镇静地帮助玫兰妮生下了孩子,并派仆人去向巴特勒求助。紧要关头,我们终于盼来了英雄救美的戏码。这位英雄虽然平时放荡不羁,但在关键时刻却总是靠谱。斯佳丽直到此刻还没有意识到,虽然自己总是看巴特勒不顺眼,但不知从何时起,自己已经在潜意识中开始依赖巴特勒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兜兜转转,若即若离,却迟迟未能擦出真正的火花。

乱世佳人第一个丈夫死在哪个阶段(七夕爱情故事之乱世佳人声名狼藉的商人邀请寡妇跳舞)(13)


在护送斯佳丽一行返回塔拉庄园的途中,巴特勒突然改变心意,决心要返回邦联军队参军。虽然巴特勒平时看起来玩世不恭,虽然他早就预见到这场战争必然以南方的失败而告终,虽然他从生意人的角度明白历史趋势的不可逆转,但是作为一个南方人,巴特勒必须在南方最困难的时候贡献自己的忠诚——这个人物在小说中作出的每一个选择几乎都令人意外,这一点也构成了他个性上独特的魅力。当时,最意外的当然是刚刚开始对他产生好感的斯佳丽。于是斯佳丽再次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境,然而,这位了不起的南方女性身上再次迸发出了惊人的勇气和决心——她独力驾驶马车,带着玫兰妮母子和小黑仆,冒着枪林弹雨冲过北军封锁,终于回到了家乡。塔拉庄园虽然没有被烧毁,但情况也不能更糟了:母亲患伤寒病去世,父亲神志不清,两个妹妹也身染伤寒昏迷不醒,所有的黑奴除了黑妈妈和波克之外,都被解放了。北方佬烧毁了所有的棉花,抢走了所有的食物和财物,此刻的塔拉庄园可谓一穷二白,再也不是当初富饶美丽的大庄园了。

乱世佳人第一个丈夫死在哪个阶段(七夕爱情故事之乱世佳人声名狼藉的商人邀请寡妇跳舞)(14)


斯佳丽向天发誓,一定要振兴塔拉,再也不想尝挨饿的滋味。直到此刻,斯佳丽的内心完成了一次质的转变,那些被逆境激发出来的东西,你可以说是女性意识,也可以说是生存本能,开始闪光。她迅速适应了眼前的状况,摈弃了贵族小姐的娇气,变得务实而冷酷,亲自带领塔拉庄园众人劳作,保护家人。正是战争、饥饿和贫穷促成了这样的转变。比起那些沉湎于昔日好时光、在剧变之后一蹶不振的南方人来,斯佳丽注定会在其中脱颖而出,也注定会引来种种争议。

#乱世佳人# #南北战争# #爱情故事#

#喜欢就关注我吧,更多精彩小说解读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