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底特律》,得着忽然回想起多年前,不厌其烦的讲“从大处着眼、在小处落笔”的语文老师。在平凡人面前,历史犹如庞然大物,需要抽丝剥茧才有机会探究个一二,截取一小块历史的横截面,便有了略窥一斑的收效。

电影底特律(电影说底特律)(1)

凯瑟琳·毕格罗总能将极富争议或关注度颇高的政治话题,以“政治正确”又不失现实感的方式,呈现在荧幕之上。强大控制力和精准的眼光,成就了这位影迷中口口相传的“女汉子”,囊括了奥斯卡在内的一系列影坛殊荣。

电影底特律(电影说底特律)(2)

讲这部电影的背景、情节和人设的影评不少,得着也说不出个道道,不过,在压抑而血腥的电影画面背后,得着总觉得毕姐的这次“政治正确”,玩儿的有点脱。

电影底特律(电影说底特律)(3)

大历史扣上了小事件,难点是将两者紧密相连,脱节就意味着流于形式,无法引起人们的深度思考。黑人与白人的相互敌视是底特律骚乱的导火索,但延续了数百年的种族、阶级的冲突,才是历史性的本因。非要把这样一个漫长、复杂的历史过程,投射到一座小旅馆中突如其来的“法外暴行”事件上,暴露出这部影片过于表面化的实质。

电影底特律(电影说底特律)(4)

在《底特律》中,用了相当大的篇幅事无巨细的讲述了旅馆暴行,然而,由于大背景与小事件缺乏更密切的联系,给人留下最直接的印象是,纯粹的惊悚有余,人性的批判不足;血腥残酷有余,政治深意不足。

电影底特律(电影说底特律)(5)

想来,得着似乎隐约觉得,在“政治正确”压倒一切的美国,极强的倾向性固然是必要的,但也让这部电影变得浅尝辄止。这或许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后,美国的民族融合流于表象,种族主义、分裂主义愈发抬头的主要原因吧。

电影底特律(电影说底特律)(6)

得着说 | 拿兴趣说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