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种植义齿修复被广泛应用于牙列缺损及缺失的治疗中,植体周炎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

植体周炎是指炎症侵犯牙槽骨以致进行性骨质丢失,引起植体松动甚至脱落,影响种植修复的疗效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引起种植体周炎主要有以下五种原因:

种植体周围炎都由哪些细菌引起(种植体也会发炎)(1)

1.微生物

菌斑微生物是目前公认的植体周炎的始动因子。大量实验证实,植体周炎是一种较复杂的混合厌氧菌感染。龈下菌斑微生物对种植体周围骨质吸收有一定的影响。

2.牙周病史

牙周病是当前造成牙齿丢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最近有一项回顾性研究,对牙周炎病史的患者功能负荷为1~10年的种植体之间的存活率和成功率以及植体周炎的发生率进行了评估,得出植体周炎在功能负荷后第5年开始出现,逐年增多,尤以第7~8年更为明显。以上的研究均证实在种植手术前应进行有效的牙周治疗,控制牙周炎症,术后加强维护治疗,从而降低术后植体周炎的发生。

3.关于种植后的定期维护

种植术后的种植体定期维护是预防植体周病发生发展的第一道防线,是保证种植成功的关键。定期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是牙齿种植体定期维护的重要项目,包括彻底的检查周围组织、种植体本身以及种植体支持的修复体等。

4.全身系统性疾病

全身性疾病可能会损害宿主对牙周病原体的屏障功能和免疫防御,造成可能的植体周炎。因此,牙种植术之前应该针对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制定降糖方案,待血糖趋向稳定之后再进行牙种植术,且术后亦应尽量保持血糖稳定,从而降低发生植体周炎的风险。

5.不良的生活习惯

大量的研究已证实吸烟与植体周炎的发生呈正相关,可能的原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能使血管收缩,从而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血供造成影响,造成组织损伤和牙槽骨丢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