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位于黄山市休宁县,该县自宋到清,出了19位文武状元,因此也被世人称为“中国第一状元县”。

齐云山古称白岳,声名远播,“ 黄山白岳相对峙,细看从来无厌时。”后因“一石插天,与天并齐”,被求子成功而亲来酬神的明嘉靖皇帝改名为齐云山。

齐云山为道教名山,四大名山分别为:湖北十堰的武当山,位于江西鹰潭的龙虎山,位于安徽黄山的齐云山,位于四川都江堰的青城山,四山相较,只有齐云山为AAAA风景区,发展稍逊。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1)

齐云山景点路线

坐索道上山后,走出索道,首先看见望仙楼,此为齐云山的入口售票检票处。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2)

齐云山检票入口

走进齐云山,进入视野的首先是梦真桥,桥左的千年榉树谐音“中举”。此树此桥寄托了世人“一举成名,梦想成真”的愿望,为百万学子拜学祈愿之福地。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3)

梦真桥

经过福喜岩、祈真岩、忠烈岩,就来到朱熹题写的寿字岩。字体浑厚圆润,高九尺九寸,与周易卦数相合,阐阴阳和合之理,故有“齐云山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寿字底下摸一摸,都能活到一百多。”之说。游人大多在此停留,拍照摸岩,暗祈好运。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4)

寿字岩

再往前走,就是齐云山的基本风貌特色:神奇瑰丽的丹霞地貌、琳琅满目的摩崖石刻,令人震撼,印象深刻,此生难忘。石刻年代多为明清,最早追溯到北宋,字体齐全。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5)

一天门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6)

一天门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7)

八仙洞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8)

石岩雕刻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9)

天開神秀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10)

象鼻岩,下为碧莲池

碧莲池,因南宋年间道长余道元植碧荷于池中而得名,池边悬崖高干仞,状若釜鼎,珍珠帘水日夜不息注入釜中,聚气生财,故为世人求财转运之地。

再走数十米,就会看到二天门。二天门建于黑虎崖上,借势凿石,砌阶以登。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11)

二天门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12)

上山二天门

进入二天门,右转就会看到香炉峰。全国的名山大川有不少香炉峰,大概人们爬山多隐抱着祈福意愿,所以都设置香炉峰,给你一个求神平台满足愿望。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13)

齐云山的香炉峰

向前几步,就是三天门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14)

三天门

踏过三天门,前面就是月华天街,明嘉靖皇帝求子灵验后,敕建赐名的玄天太素宫就在此处,它曾为江南第一皇家道场、中国第一风水宝地,当时可为:车水马龙人不绝,八方游客赶道场。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15)

玄天太素宫

再往前就是玉虚宫,齐云山的主体建筑和风景:紫霄崖,典型的崖状丹霞地貌景观,海拔580米,崖东西横亘170米,魏巍壮观,煞是惊叹!玉虚宫,由明正德年间道人王泰元尊建,耗时十年,依山而设,依崖而建,天道自然,浑然一体,是中国道教建筑的典范。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16)

玉虚宫院门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17)

玉虚宫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18)

玉虚宫侧照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19)

紫霄崖的一线天

一线天甚是狭窄,须斜身前行,有时还要下蹲弯腰方可通过,到头后螺旋环绕,就登上一个山峰,极目远眺:群山青翠,河流蜿蜒,对面即是五老峰。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20)

环形登顶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21)

五老峰

返回路上,在岔路口几个坐标,有一个直指最高峰,因时间有限,犹豫片刻,还是决定抓住机会,再攀高峰。登上最高峰的时刻,心情愉悦,疲乏消半,满头汗水没有白流。望着远处风光,真想再待一刻又一刻,但时间不允许,只好打道回府。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22)

心旷神怡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23)

仰视最高峰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24)

一览众山小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25)

赏月亭,海拔585米

道教圣地齐云山旅游攻略(道教名山齐云山游览)(26)

丹霞长廊

下山急忙忙,行程催促慌,今日离别后,不知何日再到访。

虽则匆忙,但齐云山的地质风貌,在我的心里永远占着一个位置。

这可能是国人的通病吧,一个景点赶一个景点,急行行,忙打卡,马不停蹄赶下场。希望,下次再来时,有充裕的时间,慢赏慢体会,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风情和道教内涵,增长更多的知识。

再见,齐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