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第6集,余氏在皇上午休时故意刁难小厦子,让他用手剥核桃,以至于他的手都出了血。皇上突然醒来问道小厦子,什么时辰了?“回禀皇上,已经未时二刻了。”皇上立马从龙塌上蹦了起来,喝斥道:“糊涂,为何不早点叫朕?”小厦子慌忙解释:“皇上,您一向都这个时辰才睡醒。”但最终还是被皇上赏了一通掌嘴。皇上如此着急,是因为这一天,他跟甄嬛密密约好了要一起赏析乐谱,于是午休后一起身便冒着大雨匆匆忙忙地赴约去了。

清朝最后一个太监说晚上最痛苦(未时二刻午睡醒来怒斥小太监)(1)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人根据白天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十二时辰制从西周时就已经开始使用了。未时二刻相当于午后的13点30分。那么皇上在未时二刻睡醒,到底算不算晚呢?接下来我们就晒一晒清朝皇帝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一般来说,清朝皇帝在早上5点钟起床。梳洗完毕,穿戴整齐后,便率领后宫嫔妃来到太皇太后、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向她们请安。从慈宁宫回去,便进行早读。早读的内容是《圣训》和《实录》。所谓《圣训》,是前朝皇帝告诫臣下的诏令、言辞语录;《实录》是历代皇帝统治时期治国的编年大事记。

清朝最后一个太监说晚上最痛苦(未时二刻午睡醒来怒斥小太监)(2)

大约在7点钟,早读完毕。随后,皇帝就要进早膳了。早膳的地方一般就在寝宫。皇帝一声令下“传膳”,御膳房太监就会排队进来,将装在红色漆器盒里的早膳迅速摆放在餐桌上。摆桌时,粥和点心分放两桌。皇帝用膳,是一个人进行的。没有皇帝的旨意,任何人不能跟皇帝一起用膳,连皇后都不行。在电视剧中,我们看到皇帝有时候跟华妃在翊坤宫吃早饭,或者跟甄嬛在碎玉轩用早膳,这样的场景在真实的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清朝最后一个太监说晚上最痛苦(未时二刻午睡醒来怒斥小太监)(3)

9点半,皇帝用完早膳,稍作休息,就要上朝理政,处理公务了。清朝皇帝日常处理政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乾清门御门听政,这种是文武百官齐聚一堂的大型集体会议,声势浩大;另一种是在养心殿处理朝政,皇帝会召见军机大臣等高官,也可能就是皇帝自己一个人批奏折。雍正皇帝最爱批阅奏折,每篇奏折都要认真批示、回复,包括一些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垃圾奏折”。有时候批阅的文字洋洋洒洒一大篇,甚至超过了奏折本身。遇到大臣在奏折里写了错别字,雍正皇帝还一本正经地修改过来。据统计,雍正皇帝在位12年,批阅奏折5万余件,每天要写1万多字,真不愧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

清朝最后一个太监说晚上最痛苦(未时二刻午睡醒来怒斥小太监)(4)

到了11点钟,皇帝放下工作,进入午休时间。到下午一点钟、两点钟左右,皇帝进晚膳。你没听错,就是晚膳。中国自宋朝以后,已经实行一日三餐制。可清朝却一直保留着一日两餐制,每天只吃两顿饭,皇帝也不例外。

如此看来,我们开头说到的那个场景,皇帝在未时二刻,也就是13:30午休醒来,属于正常的起床时间。此时按照常理,他接下来就应该用晚膳了。而剧中的皇帝,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冒着倾盆大雨赴约去了,也的确看得出皇上对甄嬛的重视。

下午两点半,皇帝进完晚膳,继续下午的工作。如果工作完毕,便可以进行适当的娱乐休闲活动。当然,在深宫大院,皇帝们能够选择的娱乐休闲活动也不多,通常是琴棋书画、赏花赏鱼、或由妃嫔陪同看戏剧等等。在剧中我们也看到皇帝的休闲就是下下围棋、品品名画、在御花园散散步、瞅瞅花鸟鱼虫、听听戏曲之类的。在真实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狂雍正基本都选择继续办公了。

清朝最后一个太监说晚上最痛苦(未时二刻午睡醒来怒斥小太监)(5)

到了晚上5点,皇帝如果感到饿了,可以吩咐御膳房加一顿点心或者酒膳。不过这就相当于加餐吃一些零食之类的东西垫垫肚子,而并非正餐。所以在《甄嬛传》中,我们看到皇帝晚上在皇后或者华妃宫中享用大鱼大肉的场景,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清朝最后一个太监说晚上最痛苦(未时二刻午睡醒来怒斥小太监)(6)

进完点心,皇帝要祭拜神灵。祭拜神灵的规定,是顺治皇帝制定的。为了方便皇帝在夜晚祭拜神灵,清朝在紫禁城里设立了40多座祭拜神灵的场所,分布于各处。

晚上9点钟,是皇帝就寝的时间。有比较勤奋的皇帝,还要在就寝前批阅奏折。就比如在剧中看到的,我们的工作狂雍正皇帝,在侍寝的嫔妃都已经被抬到龙床上了,他还在专心地跟奏折打交道呢。

看完了皇帝一天的作息时间表,我们终于心理平衡了。作为古代具有至高统治权力和无限荣华富贵的真龙天子,每天的生活并没有那么轻松潇洒,他们同样过着一种极其规律且克制的生活。当然那些昏君除外。

OK,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感谢你的阅读[比心]记得关注我哦,君慈将带你一起探索更多《甄嬛传》中的文化宝藏。

这里还有好听的音频专辑等着你哦![呲牙]

https://www.ximalaya.com/album/692777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