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兵法的基本知识(哀兵真的必胜吗)(1)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rǎng)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感悟】

这一章是成语“哀兵必胜”的由来,现代的解释是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这已经跟老子当时的思想,有很大的引申和改变了。

那么,老子认为的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兵法的基本知识(哀兵真的必胜吗)(2)

先让我们来看看20年前的两个新闻:

1999年5月7日晚11时45分,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有20多名使馆人员受伤,48岁的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31岁的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及其28岁的妻子朱颖牺牲。

兵法的基本知识(哀兵真的必胜吗)(3)

2001年4月1日,飞行员王伟,在中国南海执行任务中,迫于无奈驾驶战机与美军侦察机相撞,不幸牺牲。他最后一句:“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你们继续前进!”令人泪目。

兵法的基本知识(哀兵真的必胜吗)(4)

当时一片哗然,举国悲愤,我也一样,还买了一本书,《未写完的战地日记》,纪念牺牲英雄伴侣许杏虎颖。虽然彼时的互联网,远远没有现在发达,但是,在当时还是引起了现象级的关注,大众最想不通的是:中国为什么要忍气吞声,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来一场战争,打回去?中国政府太软弱无能,就那么任人欺负?

时间流逝,一晃20年过去了,在这20年间,中国养精蓄锐,在经济、技术、军事、航空航天等各方面迅速发展壮大。

兵法的基本知识(哀兵真的必胜吗)(5)

2020年冬春之交,在全人类与新冠病毒的战争中,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表现,高下立判。

中国用两个多月时间,成功控制住了疫情;而有的国家,连“抄作业”都根本“抄”不来,没有体制保障、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没有完备的供应链、没有普通民众的配合,没有强有力的国家机器运转,这些都无法实现。

回过头看20年前的“耻辱”,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正在骄傲地崛起。

兵法的基本知识(哀兵真的必胜吗)(6)

“哀兵必胜”,中国用自己20年的努力,一扫曾经的屈辱。根据2019年的数据,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是世界第二,在经济、体育、军事、科技、教育等等方面,都位居全球前三。

但是,也许大家会有疑问:哀兵真的必胜吗?当然不是。

看看伊朗、阿富汗,曾经的发达国家,被他国侵略,百姓倍受战争蹂躏,经济陷入停顿甚至倒退。

如果实力悬殊,如果没有正确领导、如果只能认命,如果不能知耻后勇,奋起直追,那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其实,老子说的“哀”有几层意思:

一、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正义的一方能获得胜利。

现代战争,没有人愿意主动出击,打出第一枪。因为这样的话,奋起反抗的一方,会有正义的力量加持,能更加凝聚人心,所以,假如力量相当,那么正义的一方,受压迫而奋起反抗的一方,才有更大可能取得胜利。

人类不可避免战争,但是为了正义而发生的战争,最终一定能胜利,比如中国的抗日战争。

第二 当自己太过弱小,倍受欺压,这是件令人悲哀的事情。只有奋起直追,强大自己,才能在时间的流逝中获得力量,赢得最终的胜利。

受到欺压,最好的办法是强大自己。就如20年前的中国。

第三 老子认为,战争,不管胜者,还是败者,都令人悲哀

在31章中,就有“战胜以丧礼处之”。

很多人都疑惑,为什么要这样说,打胜了,应该高兴、应该庆贺,为什么要以“悲哀”参加丧礼的心情来对待呢?

战争,一定会有生命消逝,不管是胜方还是败方,当你心中对所有人都报之以仁慈,那么即使是对方的失败、死亡,都令人惋惜和悲伤。

现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争,没有你死我活。但是,当你遇到一个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最终被你打败,你心里会不会感到惺惺相惜,感到可惜可叹呢?

即使你胜利了,也不要得意洋洋,不要得寸进尺,不要穷追猛打。我们的底线是不被侵犯,不被欺负,而不是要把别人消灭掉。

上一章说到三宝之一——慈,就是指要善待所有的生命,要有仁慈、要慈爱,仁者无敌,只有慈,才能有勇。

【译文】

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是说,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可摆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举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打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可持握一样。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了我的“三宝”。所以,当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怀有慈悲怜悯之心的一方能获得胜利。

大家好,我是拂尘记,写日常感悟,聊亲子日常,拂生活尘埃,感人间之爱。

品读道德经,云端共说道!私聊加圈,一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