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单亲家庭的孩子(单亲问题家庭母女该如何表达爱)(1)

一般情况下,生活在单亲家庭或父母离异家庭里的孩子,在心理上多多少少都会留下些许后遗症,成为其成长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鸿沟或深壑,但也不尽然,这主要取决于因家庭问题产生隔阂的母女或父女间的沟通方法,表达方式。正确的沟通方式很容易将潜在的矛盾纠葛消弭的无声无息,而不正确的表达方式,即使是溢满着亲人之爱,血脉之情,也很难将问题圆满解决,或将问题湮灭于源头,相反,对爱的表达方式的不正确打开方式还很容易激化甚至升扬母女、父女矛盾,从而使问题更加棘手,尖锐,乃至悲剧的发生。

《会痛的17岁》聚焦的就是这么一个问题重重,困难多多的家庭。葵之自小就没有见过父亲,而且母亲又是一个喜欢结婚离婚甚至上瘾的成年熟妇,在葵之成长的这不到20年中,其母就已经结婚了六次之多,而且远没有就此打住的意思。更可怕的是,母亲还当着女儿葵之的面将陌生男人带回家过夜,从未考虑过葵之的感受。变本加厉的是,母亲不仅不知道反省,还以错误的方式企图限制女儿的恋爱、生活、人身自由,母女间的矛盾瞬间如火山喷发般炸裂于这个本来就不圆满的家庭中。母女恶语相向,大有仇人相见分外眼睁的感觉,哪里还看得出有丝毫、半点血缘母女关系。幸好一个叫安全岛的心理危机干预拯救机构的出现,才将这个雪上加霜且正濒临破碎边缘的家庭拉上了正途。

葵之对母亲不是没有爱,从小就失去父亲没有父爱的她对母爱的渴望与坚守比常人更深,她对母亲频频结婚离婚现象的不理解甚至用恶毒语言进行人生攻击、侮辱,其起点是出于对母亲的关怀——害怕被母亲被坏男人骗,虽然对母亲倾注了爱,但由于表达方式的不正确,却大大加深了母女间的矛盾。同样,母亲对葵之也力图尽到为母之责,但由于表达方式的粗陋、简单,单单凭借一两件内裤就盲目认定女儿葵之是一个不检点的女孩,并借此试图限制女儿葵之的自由。一个是正值生理心理成长关键期的女儿,一个是屡经婚姻考验打击的中年熟妇,青春期撞见更年期,火花自然是爆棚的,效果自然是炸裂的,母女关系也很自然的就会被趋向破损、毁灭的边缘。

就这个故事而言,母女间其实都是有问题的,但相对来说,母亲的问题更大些,毕竟,身为母亲,责任也是更大的。生活在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中的确是一件比较可怕的事,但如果掌握好爱的表达的方式方法的边缘与界限,一切问题矛盾也是可以迎刃而解的。诚然,一个母亲结婚六七次固然是她的自由,也是法律赋予其的权利,但在处理自身婚姻大事的时候,能否考虑一下女儿的感受,尤其这是一个从小没有父爱的女儿,而且还正处在青春期,一个反叛、忤逆的爆发期,母亲有责任也有义务在方方面面为女儿着想,而不能只为图自己一时之快,更不能简单将女儿锁在屋里,或没收其手机,如此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对问题的解决是毫无意义的。

在很多家庭中,孩子都被当做成了父母的附属物,父母对孩子也天然的拥有了占有权,在这种大背景下,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就很难站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就好像《会痛的17岁》中,母亲天赋人权般的觉得女儿是自己的附属物,可以随意管制,打之,骂之,控制之。这是一种很可怕的观念,特别是在单亲家庭中,父母更应该将孩子平等对待,将其当做自己的朋友,贴心交流、沟通,为此,爱的形式与内容才能有效往返于母女之间,成为联结母女关系最紧密的那根纽带。

没人生下来就是坏人,即使一些人因为家庭原因,或其他种种因素变“坏”,父母也有责任帮助她,拯救她,而不是适得其反的将其推入深渊,就好像《会痛的17岁》中的母亲对待葵之。剧中,葵之的“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母亲的失责所造成的。如果她真的能从女儿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解决矛盾,母女间也不像现在这样剑拔弩张。家庭问题的出现,疏导是关键,任何对抗都只会让矛盾急剧加深。而疏导的关键的则在于对爱的表达方式上,诚然,这是双向的。这不仅需要母亲家长这一方要学会事半功倍的爱的表达方式,身为已经成年或正在成年的17岁少男少女,也应该学会如何表达怎样倾诉对亲人的爱。单亲家庭、离异父母绝不应该是17岁少年任性妄为的借口与理由,从这点看,《会痛的17岁》所提供的现实范本与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正片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3OTY4OTAyMA==.html?from=s1.8-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