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2)

暮春已近,气清景明。《岁时百问》中写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自有它与天气物侯相联的动人之处。《历书》如此解释“清明”这一名字的由来:“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3)

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后的十五天,《岁时百问》中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所以将此事叫做清明节。后来加上了寒食禁火和扫墓的习俗,慢慢就变成了清明节。

清明起源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4)

早在古代,一些帝王将相都会在特定的时间去墓祭,现在来说就是去扫墓,之后民间的百姓也开始效仿这种做法,在特定的时间去祭祖扫墓,就这样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慢慢的成为了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5)

相传在秦朝末年,刘邦与项羽的战争,由刘邦的胜利宣布结束,取得天下后的刘邦返回到家乡的时候,想到要到父母的坟前去祭拜。等到了坟地的时候,因为战争的原因,坟地早已经长满了杂草,墓碑都早已经东倒西歪的,有的已经损坏、破裂甚至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刘邦看到后非常的伤心,命令部下开始帮忙找自己家人的墓碑,可是一直到了傍晚也没有能找到。

这是刘邦心痛之余从衣服里拿出一张纸,并且将它撕碎成很多小纸片,然后紧握在手中同时向上苍祷告:“若爹娘在天有灵,现在风这么大,我将纸片扔向空中,如果有纸片落在一个地方且风吹不动,那就是我爹娘的坟墓。”祈祷完就将纸片扔向空中,结果真有一片纸片风再大也吹不动,这是刘邦跑过去一看,真的有一座墓碑而且上面刻着刘邦父母的名字。

刘邦找到父母的墓碑后非常高兴,就找人重新修正了父母亲的墓地,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都要到父母的坟前祭拜,后来此事传到了民间,老百姓们也开始效仿刘邦每年清明节也都到各自祖先的坟前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纸片在坟墓前,以表示此坟墓是有人来祭拜打扫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6)

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公子重耳为了活命与忠臣还有随从一同流亡到了国外,逃到了一处没有人烟的地方,此时的他们又累又饿,在没有力气往前走了,带出的粮食早已经吃完了,而且在附近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食物,这时随行的一位大臣介子推走到了偏僻的地方,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然后煮了一碗肉汤帮助大家恢复了体力,后来重耳得知是介子推是把自己肉割下来给大家充饥的时候,不禁流下了泪水。

十九年后,重耳当上了国君,也就是有名的晋文公。即位后晋文公开始赏赐那些当年陪他逃亡的人,但是却忘了介子推。这事情很多人看在眼里,为介子推抱不平,还有人劝他面君讨赏,但是介子推却不屑于争功讨赏,于是他就悄悄地归隐山林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7)

后来晋文公听说了此事,对这件事情追悔莫及,于是亲自带人去找介子推,但是多次去请介子推就是不出山,后来有人献祭说烧掉整片山林逼介子推出来,晋文公同意了,一把大火烧了山林,最终发现介子推和老母亲在一棵柳树下烧死了,晋文公看到后痛苦不已,后来下令厚葬介子推,在装殓时,从树洞中发现了一封血书,上面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8)

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在他死亡那天禁火进寒食,这是寒食节的由来。

第二年晋文公来到此地祭奠介子推时发现那颗柳树又开始生根发芽死而复生,于是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且昭告天下,并且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位清明节。

清明习俗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9)

一说到清明节大家都想到的就是扫墓,在宋朝以后,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扫墓,子孙来到祖先墓前进行祭拜、焚香、打扫墓园等,以此来表达慎终追远之意.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10)

扫墓的方式分为“挂纸”和“培墓”两种。“挂纸”又称为“压纸”,就是替祖先来修理房子的意思,首先要铲除墓上的杂草,然后再将墓纸叠好并用小石块压在墓碑前,最后在准备一些贡品并且烧一些纸钱。“培墓”属于隆重的祭拜仪式,需要准备三牲或五牲、各种纸钱、烛炮、子孙灯等。在墓前点燃子孙灯后带回家,寓意着子孙兴旺。

除了扫墓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比如戴柳、射柳、打秋千、踏青、拔河、放风筝、蹴鞠等等。而且在清明节时,各个地方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比如泰州人在清明节会举行划船比赛、贵池县清明节,妇女们制米茧以祭蚕姑、还有吃鸡蛋、包春卷等等。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11)

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

人们禁烟火,只吃冷食,家家蒸清明果互赠。韦庄诗里云:“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古人断火,是要以新火换旧火。吃冷食,如寒食粥、寒食面、凉面等,以清理肠胃。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12)

江南一带的人们,会在这个时节吃青团。轻轻咬一口,糯韧绵软,甜而不腻,肥而不腴,混着青草香的清甜慢慢沉入心坎。

清明饮茶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13)

清明时节,适宜性味清凉的饮食,以便柔肝养肺,增强体质。一杯白毫银针,富含氨基酸,茶汤鲜爽,味温性凉,有健胃提神之效、祛湿退热之功,最是应时佳品。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14)

春天阳气升发,气温明显升高。因暖生燥,应保持心平气和,忌妄动肝火,需清肝明目、镇定降压之茶。白茶本身有着不俗的药用价值,又因白毫银针、白牡丹叶嫩,富含氨基酸,且茶性清凉,退热降火之功效不可小觑。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15)

不同级别的茶有不同的香气,对于白毫银针来说,毫香蜜韵是其他等级的茶无法比拟的,这成了众多爱好者的奢求。随着时间的陈放,白茶内含物的陈化转变得越来越醇厚,与陈香并存的依旧是那白茶特有的毫香。确切说白茶存放至五六年就算老白茶了,白毫银针产量少,能存成老茶的数量更是难得。品质上乘的银针,目前价格已经很高且难找。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16)

时间也是工艺。

白茶有句话叫“一年茶,三年宝,七年药。”可以说每到一个台阶,白茶的质量、价格都会跨上一个台阶。

白毫银针以芽头制作,营养丰富,氨基酸含量高,银针中的茶多酚含量也高,没有经过任何破坏,喝上一杯,赶走体内堆积的代谢垃圾。从口感上来说,因为氨基酸含量高,甜味也很明显,从营养角度上,白茶的茶氨酸含量高,茶氨酸的高效抗氧化作用无需再赘述。多方面的属性,成就了陈年白毫银针的珍贵。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17)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18)

这款白毫银针,采制于2021年3月,头头采茶,茶园位于福鼎市点头镇,是白毫银针的核心产地。这款白毫银针条索肥壮,干茶就有浓花香味。香气浓郁、毫香鲜爽、微带花香。茶汤温润如玉,如谦谦君子,回味无穷!毫香甜香层次丰富,滋味优雅!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19)

白毫银针最突出的香气特点便是嫩香和毫香,略带花香,入口茶汤更加鲜爽、灵动,滋味口感偏清淡,但是淡而有味,韵味生津甜润。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20)

汤色—清澈透亮 汤色与品质有关但不宜直接判断品质,是否澄清才是判断白茶品质的关键。好的白茶汤色必定澄清,但茶毫带来的浑浊除外。白茶汤色以嫩黄、清澈明亮为最佳,浅黄、深黄、橙黄或者橙黄中微泛红,都属正常汤色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21)

2011年白牡丹,毫香,蜜香,药香层层递进,变化无穷!2021年牡丹王花香高,甘甜,鲜爽,滋味浓郁!以毫香,花香为主。白牡丹口感甜润、清甜、花香落水。

白牡丹,多数是一芽一二叶,在叶片中,就暗藏不少的香气物质。这些香气物质,能让白牡丹呈现出不同香型,或是桂花香、或是兰花香、或是栀子花香,丰富了我们的喝茶选择,不少之前喜欢喝茉莉花茶的朋友,可无缝对接白牡丹的口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22)

香气——毫香蜜韵 白茶的香气以“毫香、嫩香、清新、清鲜”为特征,白毫银针和高等牡丹有明显的毫香和清甜香,通常用“毫香密韵”来描绘好白茶的香气。白茶如果萎凋过度,会出现红茶的发酵气,萎凋不足或火功不够,则有青草气。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23)

滋味——鲜爽甘甜 清鲜爽快,有甜味,毫味足为白茶最好品质;醇而甘厚,毫味不显次之;茶味淡而青草味重是白茶品质不好的表现。白毫是构成白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赋予白茶优美的外形,也赋予白茶的毫香与毫味。白毫内含物丰富,白毫的氨基酸含量高于茶身。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24)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25)

叶底——肥厚软亮 白毫银针以叶底均整、肥软、毫芽肥壮、色鲜明亮为优;白牡丹以叶底均整、肥软,毫芽多且壮实,叶色鲜亮为优;贡眉、寿眉以叶底均整、柔软、明亮,主脉呈红色,滋味醇爽,香气鲜纯为优。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26)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27)

《寒食野望吟》

唐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28)

《破阵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会,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29)

《清明》

宋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30)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31)

《念奴娇·春情》

(宋)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32)

《清明日》

唐 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33)

《采桑子》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34)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宋 苏轼

春事阑珊芳草歇。

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小院黄昏人忆别。

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

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

梦破五更心欲折。

角声吹落梅花月。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35)

《寒食帖》

宋 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36)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

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 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37)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来与它有关(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38)

《风筝》

(清)曹雪芹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泽青茶道文化传媒工作室,是一家茶文化高端品牌。致力于茶文化推广、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茶道文化、茶健康生活、香道花艺、中外名酒、世界咖啡文化、艺术品鉴赏、养生膳食、茶空间的一个以茶为媒的东方生活美学平台。

专注于茶垂直领域,茶原产地保护,坚持深入核心产区,关注茶界生态。将专业级茶学知识变为更适于读懂和交流的原创内容。安全茶 健康品。精彩生活,从一盏茶开始~欢迎关注泽青茶道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泽青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