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已经结束了快一个月了,在看过了太多同学们的不恰当的选择导致的上岸失败之后,我想还是有必要针对考研选择的问题来说一说了。

我的经历

以下内容有暴露年龄之嫌,不过无所谓了。

我是2004年经历的考研,用现在的话说,那个时候的考研远没有现在这么卷,但其实也很不容易的。毕竟是一个选拔性考试,称为人生中的第二次高考,可是在我看来,难度远大于高考。毕竟,无论你在哪个省,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高考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有人管理,有人指导,大家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学习准备就好了,至少在考试之前不需要经历太多的学习之外的事情的干扰(比如各种选择问题)。而考研就不同了,从决定考研开始,到目标的选择,到复习准备过程,甚至直到上战场的时候,基本上都只能靠自己,没有谁来强迫你,全靠自己的选择,所有的道路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也没有谁来盯着你复习,全靠自己,这就真的十分考验人了。

我做出考研的决定也很简单。首先觉得这个时代一个本科文凭不太够,不管什么时候考,最终一定还是会读个研究生的,于是觉得趁着家里没啥压力,干脆就本科毕业直接考研了,而且这样比工作的时候一边工作一边复习考研的难度要小很多。而至于考哪里考什么专业,对于本科就读于985高校的全国顶尖专业来说,这也根本不是问题,本专业一定是首选。

只是我也遇到了上述的问题,复习过程中实在是静不下心来,复习过程非常不到位,导致最后被校内调剂,不过阴差阳错最后读了个博士,现在在双非院校误人子弟……

你是否真的需要考研

我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复习过程中,而不是选择过程中。

而对于我就职的这种双非学校学生来说,考研的选择问题就显得非常十分极其重要了。

在我那个年代,考研或许还不是最好的选择,社会缺乏人才,本科生,尤其是985院校的本科生毕业之后还是很抢手的,上升空间也有,所以对于不是特别想持续混迹学术圈的人来说,选择工作似乎更合适。但是,如今,尽管成都的户籍政策里面对于普通本科生就可以当作人才,就有诸多的落户优惠政策,但对于双非院校的本科生来说,在企业中,尤其是在所谓的大厂中还是非常受到歧视的。因此,我觉得,只要你个人不是特别反感继续学习,不是特别厌恶某一个必考学科(比如数学,比如英语),考研对于双非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优质的选择。

如何确定考研目标

既然决定要要考研,那么对于普通双非院校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咸鱼翻身的好机会,可是怎样利用好这个机会,却也是十分有讲究的。首先就是要确定好自己考研的目标,这个真的是非常重要,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考研的学科?

关于专业和学科的概念,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清楚。

学科是按知识的内在逻辑组织的知识体系,专业是按社会应用的逻辑组织的知识。大学本科阶段以教学为主,所以每个学生都需要编入一个专业。在研究生阶段,以科学研究为主,所以每位研究生都要确定一个学科。

本科专业哪个好?建议关注“软科”公众号。Ø研究学科哪家强?请关注国家官方的学科排名。目前最新的结果是2017年公布的第四次学科评估。http://www.chinadegrees.cn/xwyyjsjyxx/xkpgjg/index.shtml。2020年底进行了第五轮学科评估排名,结果预计在2021年下半年或者2022年上半年公布。

既然决定了要考研,那么首先需要选择的就是考哪个学科的研究生。关于学科的更多信息,可以去查询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年4月版)。下面列出工学的一级学科门类。

除非你对自己目前的学科极度不满意,否则不建议跨度太大的去考和本科专业差别太大的其他学科,尽管也有本科电子信息,跨考医学成功上岸的例子,但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也不是常人能忍受的。

一句话就是,根据自己的精力和兴趣爱好综合来考虑。

关于考研的一些问题(谈谈考研的选择问题)(1)

学硕还是专硕?

到底是应该考学硕还是专硕?这也是很多同学在做选择的时候十分纠结的一个问题。

从国家的指导意见来讲,学硕是培养科学家的,专硕是培养工程师的,现代社会需要更多的工程师,所以每年专硕的名额比学硕多很多。而且通常来讲,专硕考数学二英语二,学硕考数学一英语一,(有的学校学硕和专硕都统一考数学一英语一),这样来看专硕的考试难度比学硕要小,因此很多同学就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专硕。殊不知分子很大,分母缺更大,很多人也只有无奈的做了分母。

冲一冲?保一保?

有的同学,觉得本科学校就不太好了,要是考研都不冲一下,觉得有点亏,反正要是一志愿没考上,还可以选择调剂回本科学校,殊不知现在调剂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专硕。原来本校专硕每年也有几个调剂名额,而今年不但没有调剂,而且还单独划线,比国家线高了好几分,有同学说考了400分想调剂回来,也都没办法。

另外也看到有考学硕的同学考了310分,这个分数如果是一志愿就基本上比较稳妥了,但可惜是调剂,也很无奈的没有被录取。

关于学校的选择尤其要慎重,如果第一志愿就选择了B类地区的学校就要争取第一志愿上岸,否则调剂机会很小,因为一般B类地区高校复试时间都比A类晚一些。现在国家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已经取消,都叫做双一流建设学科了,因此即便你去了一所双一流高校,但你读的学科不是双一流的,其实意义也不大。

以西华大学为例

电子信息相关本科专业

关于考研的一些问题(谈谈考研的选择问题)(2)

对口学位点基本情况

关于考研的一些问题(谈谈考研的选择问题)(3)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硕)

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西华大学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关于考研的一些问题(谈谈考研的选择问题)(4)

2022年的录取情况

关于考研的一些问题(谈谈考研的选择问题)(5)

关于考研的一些问题(谈谈考研的选择问题)(6)

关于考研的一些问题(谈谈考研的选择问题)(7)

关于考研的一些问题(谈谈考研的选择问题)(8)

关于考研的一些问题(谈谈考研的选择问题)(9)

建议

关于考研的一些问题(谈谈考研的选择问题)(10)

考研难,难在坚持。找到适合自己的、刺激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是成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后记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管最后结果怎样,那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自己努力(或者不努力)的结果,这都是人生中宝贵的经历,莫怨天尤人,只有坦然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