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寻一缕花香留心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寻一缕花香留心间(暗笼轻雾繁花盛开)

寻一缕花香留心间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遥望南唐,在金陵一个纸醉金迷的宫殿里,一首首绮丽的词在这里宣泄、升起。这个宫殿的主人是李煜,他是失败的一国之君,也是令人瞩目的词中之帝。

这样的双重身份,令他矛盾,却也让他璀璨。

古代文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虽然有才气,但读书是为了功名,一旦功成名就,便将书里的道理束之高阁,开始研究如何钻营;而另一类是把读书作为生命,这样的人很多时候,才情胜于政治能力。李煜自然是后者,因为身份,不必通过科举找工作,他爱读书和写词完全是出于真心。

他忘却了江山,如痴如狂地追求文艺,他的生活处处可以成为词作的题材。因为无心治国或无力治国,他便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风花雪月上。

人们常说帝王薄情,很显然,李煜是个异类。在他的爱情故事里,有着两个女子的身影——大周后和小周后。

李煜与大周后的相遇,来自媒妁之言。纵然如此,他与周娥皇的爱情最初看来是完美的结合,他们经常一起歌舞论诗,游园赏月……她陪他消磨了许许多多空虚寂寥的时光。

直到李煜见到小周后,他和大周后的爱情似乎有了不完美的地方。

彼时,近三十岁的大周后大病了一场,父母带着年仅十五岁的妹妹到皇宫探望。本是亲人相聚,却不小心触碰了缘分的花枝。

十五岁的妹妹已经亭亭玉立,蓓蕾初绽,惊艳四方。那一刻,宫中春风浮动,李煜面对十五岁的少女浑身一颤,仿佛一颦一笑都如此熟悉。都说“人生若只如初见”,当年大周后也是这样一副风情万种的模样,但那一笑一颦却又那么新鲜。少女的出现,让这份人生若只如初见真实上演。

于是,这个十五岁的少女被安置在瑶光殿别院的一座幽静画堂里。

某一天,这个风流的帝王忍不住去一睹芳容,见到了少女兀自午睡的场景,半透明纱帐的绣榻上,少女天生旖旎。

这段光景,烙印在了李煜的记忆里,又被他用笔墨锁在了诗词里,于是便有了,《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李煜将小周后比喻为蓬莱仙女,女子的睡姿和随风飘荡的秀发那么动人,不小心碰到了珠琐,惊醒了少女,却得到了对方柔情似水的微笑。

爱如潮水,汹涌来袭,李煜便纵情地表达自己的爱意。

最初少女还是矜持的,可李煜却以温情和才情,一步步地闯入她的心扉。少女所有的娇羞,以及对姐姐的愧疚,都被他炽热的爱融化殆尽。

于是,他们像一对初尝禁果的年轻的爱侣,偷偷地享受爱情的欢愉。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描述的便是李煜与大周后的妹妹约会的场景。

那个花好月圆的时节,为他们的约会,渲染了浪漫的气息,兴奋的少女,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手提金缕鞋”小心翼翼地去奔赴这场浪漫的约会。

他们相会在画堂南畔。少女一见到他,便兴奋地拥到了他的怀中。从一个“颤”字,我们可知,她心底的兴奋和紧张已表露无遗。

她带着少女般的娇嗔,说到“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面对这样的青春活力的小周后,李煜的心湖里,被激起了千层浪花。因为这样的爱,又让他找回了渐渐流逝的青春。

一场欢愉的约会,让李煜尝到了一种充满青春气息的爱情味道。而他更是要将这次难忘的相会,铭刻在词里,使之成为不朽的记忆。

一段新的爱情绽放,另一段旧情也渐渐凋零。

大周后得知李煜与妹妹的情事,心中痛不能言。

其实,李煜并非对大周后没了感情,在她患病后,李煜曾做过这样一首《后庭花破子》:

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前。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李煜希望大周后青春永驻,再与自己携手歌舞,做恩爱夫妻。

但这份爱,已经在年深日久的相处中,变成了一份浓浓的温情,带着朋友般的熟悉,带着亲人般的牵挂。

大周后死后,李煜不再顾忌,与小周后走到了一起。公元975年,南唐在大宋的强势横扫中亡国,李煜献出玉玺,开始了囚徒生活,小周后也相伴着。李煜死后,小周后不久也因为悲情含恨而终(一说是殉情而自杀),两人的爱情经过了甜蜜,终于画上句号。

抛开故事本身,这首《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是一首难得的浪漫主义作品,从文学艺术而言,这首难得的佳作为我们展示出一番青春悦动的约会情景,表达着初恋时的羞涩与美好。

茫茫人生,我们都曾有过青春、爱情。那时的眉头微动,那时的莞尔一笑,那时的心潮涌起……都定格在了我们的生命里,待多年后回首,仍是满心幸福和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