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性质进行分类,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共分为四大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一建实务安全管理口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一建实务安全管理口诀(一建考试教材建筑实务第二章第四节安全管理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一建实务安全管理口诀

4.2 常见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按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性质进行分类,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共分为四大类,分别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一、人的因素

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指伤、病期等。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5)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2)操作错误:误操作系统、违章作业,其他操作错误。

(3)监护失误。

(4)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二、物的因素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设备、设施、工具、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耐腐蚀性差,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

其他防护缺陷。

(3)电伤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静电和杂散电流,电火花,其他电伤害。

(4)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危害。

(6)电离辐射,包括X 射线、 γ 射线、 α 粒子、白粒子、中子、质子、高能电子束等。

(7)非电离辐射:紫外辐射,激光辐射,微波辐射,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高频电场。

(8)运动物伤害:抛射物,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 气流卷动,其他运动物伤害。

(9)明火。

(10) 高温物体:高温气体,高温液体,高温固体,其他高温物体。

(11)低温物体:低温气体,低温液体,低温固体,其他低温物体。

(12) 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

(13)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 其他标志缺陷。

(14)有害光照,包括直射光、反射光、眩光、频闪效应等。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根据GB 13690 中的规定,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 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粉尘与气溶胶,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其他致病微生物。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

(5)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三、环境因素

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包括:室内地面滑,室内作业场所狭窄,室内作业场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室内梯架缺陷,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房屋地基下沉,室内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采光照明不良,作业场所空气不良,室内温度、温度、气压不适,室内给、排水不良,室内涌水,其他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2. 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包括:恶劣气候与环境,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温滑,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地杂乱, 作业场地不平,航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地面开口缺陷,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缺陷,门和围栏缺陷,作业场地基础下沉,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地光照不良,作业场地空气不良,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作业场地涌水,其他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3.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包括:隧道/矿井顶面缺陷,隧道/矿井正面或侧壁缺陷,隧道/矿井地面缺陷,地

下作业面空气不良,地下火,冲击地压,地下水,水下作业供氧不当,其他地下(含水下) 作业环境不良。

4.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包括:强迫体位,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以上未包括的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四、管理因素

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置。

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3.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1)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

(2)操作规程不规范。

(3)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

(4)培训制度不完善。

(5)其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4.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历年真题

(2019-35)题目原文:施工中,施工员对气割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作业交底,主要内容有:气瓶要防止暴晒;气瓶在楼层内滚动时应设置距离不得小于5m,气瓶离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8m;作业点离易燃物的距离不小于20m;气瓶内的气体要尽量用完,减少浪费。

【问题】3.指出施工员安全作业交底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解答】不妥之处:(1)氧气瓶和乙炔瓶的放置距离不得小于5m;

  (2)气瓶离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8m

  (3)作业点离易燃物的距离不小于20m

  (4)气瓶内的气体应尽量用完,减少浪费

 正确做法:(1)乙炔瓶和氧气瓶的存放间距不得小于2m,使用吋距离不得小于5m;

  (2)气瓶离明火的距离至少10m

  (3)作业点离易燃物的距离不小于30m

  (4)气瓶内的气体不能用尽,留有剩余压力或重量。

(2020-24)建筑安全生产事故按事故的原因和性质分为( )。

A.生产事故B.重伤事故

C.死亡事故D.轻伤事故

E.环境事故

【答案】AE

【解析】从建筑活动的特点及事故的原因和性质来看,建筑安全事故可以分为四类,即生产事故、质量问题、技术事故和环境事故。

(2020-30)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提出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应( )。

A.详尽B.真实C.及时D.明确E.有效

【答案】ADE

【解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提出详尽、实用、明确和有效的技术措施与组织措施。

(2021-35)题目原文:项目一处双排脚手架搭设到20米时当地遇罕见暴雨造成地基局部下沉,外墙脚手架出现严重变形经评估后认为不能继续使用。项目技术部门编制了该脚手架拆除方案,规定了作业时设置专人指挥,多人同时操作时明确分工、统一行动,保持足够的操作面等脚手架拆除作业安全管理要点。经审批并交底后实施。

【问题】3.脚手架拆除作业安全管理要点还有哪些?

【解答】3.(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3)拆除的构配件应采用起重设备用运或人工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