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杏坛闲人 图:来自网络

话说在北宋年间,北国的军队常来进犯。为了抵御北国的进犯,宋朝的兵将损伤惨重,兵力不足,国力崩溃,皇帝整日担惊受怕,无计可施。

经典民间故事大全 黄大仙(屠夫途穷末路揭皇榜)(1)

这一年,北国的皇帝又下战表,说已派二十万大軍,三日内将围住宋朝的京都。宋王一心求和,派员去北国讲和。

北国开出的谈和条件是:这次不打仗了,因为你宋室已无招架之力; 来个猜哑迷,双方各派一名猜哑迷的高手,在北国的阵前摆擂台猜哑迷。规则是三猜两胜为赢。如果宋方猜胜,北国就退兵,永不犯璄; 如果北方胜,则举兵大进,洗劫宋室,整吞山河。

宋王连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让大臣们自荐担当此重任。大臣们一听说是猜哑迷,个个吓得直伸舌头。武将们舞枪弄棍,文官们舞文弄墨,对猜哑迷都是头一次听说。哪个敢接这个招?于是有人提议,贴出招贤榜,民间寻高人。

话说招贤榜在午门外一经贴出,引来众人观看。只听有人念到:愿揭榜与北国猜哑迷者,皇上先赐黄金百两,临行前皇上设晏壮行,亲赐御酒。若得胜还朝,再赐黄金千两,封千户侯。如此优厚的条件,引得众人心里直发痒。在皇榜前留连不返,可就是无人敢揭。

张榜招贤的期限是三天。眼看三天就快过去了,还是没人揭榜。皇宫里已经人心惶惶,皇帝坐卧不安,大臣们开始收拾细软准备逃离。

这时候,守榜的武士带进来一个五十多岁的瘦巴巴的老头子,衣冠不整,且脏兮油腻,手里拿着招贤榜,向皇上讨封来了。

经典民间故事大全 黄大仙(屠夫途穷末路揭皇榜)(2)

原来这个老头子是京畿的一位屠夫,一生以屠宰为业,穷得没能成家。

由于战事频仍,百姓生灵塗炭,屠宰行业也生意凋零。近日又传北国军队来围困京城,百姓们纷纷四处逃命,屠夫老叟已失业多日,吃饭都成了大问题。

为讨囗吃的来到京城,听说皇上张榜寻找会猜哑迷的人士,便一路打探来到皇榜前。心想:我一辈子杀猪宰牛,穷困潦倒,也没成个家。现在大兵压璄,到头来还不知是死是活。

与其到时候被乱兵砍死,还不如揭下皇榜,斗胆拚上一回。这样做死前还能吃上皇上的御晏,喝上皇上的御酒,死,也值了!于是,伸手揭下了皇榜。

皇上一看是个脏兮兮的半百老叟,心中不快。可是,事情迫在眉睫,别无二选。只好让侍者与其更衣,洗涮整妆,设宴饯行,第二天派随员同往。

约定的猜哑迷时间到了,双方选手登场。只见北国的擂主乃彪形大汉,虎背熊腰。而宋朝的攻擂人乃一个头不高瘦拉巴叽的半截子老头。

北国擂主见状更是磨拳擦掌,跃跃欲试,志在必得。北国的随从官员更是趾高气扬,吆五喝六。助阵的军队旌旗招展,枪刀寒光闪闪。而宋朝这边,稀稀拉拉的几个随行官员伸头探脑,双腿打颤。

而那位老屠夫,则一脸的旁若无人,我行我素的态势。

猜哑迷开始了,只见擂台上双方按位置站定,主裁宣布规则:由北国方出示手势,让宋方以手势回答,三猜两中为赢。

开始 !只见北国的擂主傲慢地伸出一个指头,对面的宋方的屠夫老叟不卑不亢地伸出两个指头。主裁宣布宋方赢。

猜哑迷继续。只见北国的擂主又伸出三个指头,对面宋方的屠夫老叟不慌不忙地伸开五个指头。主裁又宣布宋朝赢。

宋朝赢了,宋朝的随行官员喜出望外;北国输了,北国官员军队一片哗然,真是做梦也没想到的。只好认输,无论以后还犯不犯宋璄,眼下只得撤兵拔营。

经典民间故事大全 黄大仙(屠夫途穷末路揭皇榜)(3)

回到北国,随行的官员们围着擂主询问究竟,只听擂主说:“上台来我一看,宋朝是真的认输了,派来一个又矮又瘦的干巴子老头子来打擂,还不是认输来了。我随便出个题目他也猜不出。我头一回合伸一个指头,那是一王帝主。一王帝主,是皇上,是国君,权势至上。谁知干巴老头伸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代表啥?那是赫赫二仙啊!赫赫二仙是玉皇大帝的督察官,专门替玉皇大帝下凡督察各国皇帝的。咱强不过人家啊,还能不输吗?第二回合,我伸三个指头,那是三皇指事,也够厉害了!谁料他又伸五个指头,那是五帝为君啊!咱又强不过人家,结果两回合都输了。”

屠夫老叟打擂获胜,退了北国来犯的大军,保住了宋朝的江山社稷,百姓免遭塗炭,回朝时,朝廷亲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先休息三日,后皇帝设御宴为其庆功,文武百官作陪。

席间,皇帝让屠夫老叟讲一讲是用什么计谋打败北国的。只见屠夫老叟慢腾腾地站起来,用手抹了一下嘴巴,说道:“咱操刀杀了一辈子牲畜,每天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从不用搞计谋。我卖肉也是实打实,也用不着计谋。这回打擂,咱对北国的擂主,也是玩的实实在在的。头一回合,他伸一个指头,那是要买我一斤肉;我伸两指头,那是告诉他,一斤肉两毛钱,够便宜的吧 。他一看这么便宜,又伸出三个指头,那是要买三斤肉。买三斤我给他优惠价,让他一毛,只收他五毛钱,所以我伸五个指头。咱买卖公平,价格合理,裁判还能判咱输吗!?”滿朝文武听毕,又是一片哗然。

经典民间故事大全 黄大仙(屠夫途穷末路揭皇榜)(4)

按皇榜的文约,皇上如数兑现了奖金;封千户候,屠夫老叟不愿做官,又改赐他千顷良田。屠夫老叟又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娇妻,为他生儿育女,从此不再孤单,也不再受穷受苦了。

,